基于网络化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22-12-31长春新区管委会孙宇巍
长春新区管委会 孙宇巍
引言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将科技研究成果落实到生产活动中,并为生产作业提供新技术的支持,以及确保各类农业信息及时传播。农业在科技信息服务与支持下,将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利用网络构建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意义
1.1 最大限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依靠的是科技,科技研究出成果以后,如何将其快速转化,落实到农业生产才是关键。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收益。在网络技术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未有效融合之前,传统的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着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速度慢、辐射范围不够广、技术信息更新不及时等方面,导致相关从业者生产技术落后,进而使得农业服务质量与成效颇为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与打造各种网络平台,比如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在线学习平台、智慧服务平台等,从而为从业者提供全面且完善的技术支持。
多渠道和全方位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扩大服务覆盖面,也可满足各种科技信息服务需求。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就会被大范围使用,并且具有比较强的时效性,将最大限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时期农业发展依靠的是科技,在科技全面辐射的情况下,农业发展势头会更好,经济效益就会提升,既可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也能使农业发展进入到全新阶段。
1.2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长久以来的战略目标。要想驱动农业的快速发展,科技是第一要素。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就如同一个动力系统,完善之后有助于农业发展整体速度的提升。完善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促进性。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农业发展存在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因此,基于网络化背景下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农产品在市场上是否具备竞争力,产量和品质如何等,与所包含的科技含量有很大的关联性。网络时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信息流通速度更快,有效打破了信息孤岛,将和农业相关部分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联系在一起。科技信息服务将融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部分,推动了生产与加工一体化,也能确保与销售一体化,相关成本会降低,而且会实现产业化种植与生产加工。通过全方位和系统的科技信息服务形成产业链,控制成本基础上,实力会更强,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也会提高。
2 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2.1 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设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服务时效性提升,以及增强服务质量过程中,应做好科研成果转化,而这个需要合理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相关高校,将研究获得的农业科技成果搜集和整合,然后建立农业科学技术数据库。信息集成化,当农业生产作业中需要相关技术,就可在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1]。
农业发展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桥梁,使农业相关高校与科研机构,加强与基层农民、企业等沟通与合作。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借助于网络平台,征集相关的农业项目,或者是反馈项目推进时遇到的问题。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依据反馈,积极组织专业力量展开相关研究,然后将成果归入到数据库之中,以帮助农户和相关企业真正地解决相关问题,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此外,基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建设要做好各类资源,促进成果转让和信息服务,真正以科技推动农业发展。
2.2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非常重要。农业发展需要各类科技信息支持,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一个是数据库,另外一个是信息检索,最后一个是终端服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建设,主要任务是搜集与农业生产与发展相关的信息,然后将其进行整合,最终按照一定的标准存入到平台中。资源整合期间按照要求,挖掘和整合数字化资源,主要有文字信息、视频信息、图片信息、音频信息等,并对其进行保存与建立资源库。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重视检索,通过科学设计与建设,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以使科技信息服务成果提高[2],网络信息平台要统一发布农业科技信息,然后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使农民和企业了解,并在信息服务平台检索,提高服务质量以外,促进信息服务辐射范围扩大。终端服务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利用软件对农民和企业提供服务,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检索以外,还可采取向服务对象主动推送信息,或者是进行咨询服务和定制服务,促进服务形式多样化,使信息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通过优质服务使农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2.3 构建在线学习服务平台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体系中,除了要进行信息分享和传播外,还要强化教育功能,通过构建网络书屋平台[3],促进农民与农产品企业线上学习。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经济建设相关人员知识储备丰富,技术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农业发展中科技含量会进一步提升,自然也就能快速发展。科技书屋打造不仅能利用网络,超越空间与时间界限,远程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同时还能使相关人员通过网络了解农产品信息和进行推销。农业科技网络书屋要及时更新内容,为农民生产活动和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帮助其提升生产作业和养殖技术,并使得农业加工技术得到优化和改进,最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应注意的是,网络科技书屋一定要及时更新,保证内容的与时俱进。农民和农业企业人员可随时登陆,在上面了解农业科技信息和展开学习。网络科技书屋要具有个性化服务功能,依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比如土壤、降水等,为农民和企业提供个性化科技信息,同时也要使其能够学习到真正可用于农业生产与加工的知识和技术。在集成科技信息基础上,结合服务对象所在区域进行针对性推荐。做好网络学校建设,依据科技信息制作课程,将农业技术、机械设备、生态生产技术、新产品等相关内容,制作成网络视频课程,或者是开展网络知识讲座[4]。
2.4 智慧服务平台建设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创新与优化中,需利用好智能技术,加快智慧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信息服务过程中资源整合是基础和关键,期间要借助于云技术,将所有的内容置于云端,这样就能促进信息资源统一发布。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数据库多,相关资源量大,检索中只有关键词准确,才能确保快速精准找到所需信息。智慧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可通过云计算构建关键词库,并结合农民实际情况,进一步简化相关的操作和流程,使其获取所需信息。云计算应用可推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智慧化发展,这个主要体现在应用这种技术,可推动资源的跨越式共享,同时还能促进资源实时共享。设计与框架架构,一般情况下为云计算结合网络,然后结合终端的方式。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智慧平台建设中,应加快物联网系统和平台构建,增强对农业发展的智能化监控。期间要借助于各种技术,比如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对于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和各个环节展开监控,做好指导工作,促进科学管理[5]。智能监控信息系统构建中最为顶层的是农作物环境,在获取数据信息以外进行传输,然后借助于技术处理。结合数据处理情况制定控制策略,紧接着则是传输,达到控制环境的目的,农业生产成效会更好。物联网技术支持下除了能促进农业生产智能监控,还能使信息形式更加多元化,具有传播投入少和效率高的特点。
2.5 远程技术诊断与预警系统建设
农业生产主要受病虫害困扰,科技信息服务要帮助农民解决这个问题,当前需利用各类技术,主要包含网络技术、视频技术、信息技术等,构建针对农业生产与养殖中病虫害远程诊断系统,以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问题。这个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了种植与养殖病虫害知识,还有各类病虫害出现的外在表现和规律,传授防治经验和方法等,促进种植和养殖农户病虫害诊断能力和防控能力提高[6]。此外,远程技术诊断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设置网络医院,农民和农业合作机构可针对病虫害提出问题,网络医院进行诊断和提供对应服务。就病虫药防治中农药使用和兽药的使用,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增强这部分的安全性,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与经济建设。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应做好价格预警系统构建。农民和农业合作机构只有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才能更好地进行产品销售。故而信息服务平台要多渠道搜集价格信息,及时通过各类服务平台进行发布,以保证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在价格合理情况下及时销售,避免掉价或者价格提高而出现较大损失。价格信息预警系统建设中预测也是关键,建立价格数据库,挖掘价格变化规律,与各种因素关联。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近期市场价格变动准确预估,帮助农业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调控,帮助农民更好地制定销售策略[6]。
2.6 针对绿色农业做好服务系统建设
当前发展绿色农业是关键,农民在生产中普遍缺乏这方面意识,故而需要利用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做好相关宣传。以往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化学药物,而且选择上过于随意,缺乏对污染与抗药性等的考虑,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够好,在过程中存在严重污染。农业科技信息平台要传播绿色防治技术,根据种植不同作物,推荐使用低毒、低污染、高效的农药。针对绿色农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必须要系统整合相关信息,根据种植的不同作物提供绿色技术,包含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态防治技术等。必要时录制视频,以方便农民了解与掌握,达到在线转化绿色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作用。
绿色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应完善板块,既要有绿色技术与方法推广,又要提供互动平台。农民受文化水平限制,可能无法在获取信息后理解和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这个时候应由专业人员在线指导,针对提出对绿色生产技术方法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帮助其真正掌握。全面提供绿色信息服务情况下,农民会自觉自发进行变革,绿色生产研究成果会更快转化,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将会共同提高。
2.7 科技信息服务方式多样化
网络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要不断摸索,创新模式,朝着多元化发展。针对主要农作物生产,打造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以小麦、玉米、稻子等为例,科技信息推广要借助于网络平台,渗透到各个环节。从购买种子入手,提供各类种子信息以及介绍其抗药性、产量、适应环境、播种方式、常见病虫害,对水肥的需求等。农民在获取信息以后,可根据当地种植环境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避免因为选种不当难以促成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7]。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与专家、协会建立联系,形成一种新模式,即“专家+协会+农户”的方式,将科技成果产出端与最终生产端联系起来,能够最快转化成果。此外,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新模式,比如“专家+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真正实现科技信息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做好技术平台的建设,围绕县与乡镇,打造精准服务平台,智能化推送科技信息和提供服务,以确保能够快速接收和应用到生产之中,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另外,加强农业生产专家数据库建设,整合相关信息,比如加工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不断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和能力。
3 结语
总之,网络信息技术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带来了创新机遇,故而要从农业发展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出发,构建信息服务系统与平台,最终保证满足农业发展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需要,并最大限度助力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基于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可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服务主动化、智能化、集成化、个性化等,不仅能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水平,满足相关从业者的使用需求,还能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新时代农业经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