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变迁的桂林地区剪纸艺术研究

2022-12-31蔡婷婷

造纸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桂林变迁剪纸

□蔡婷婷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引来众多族群来此聚居,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文化碰撞与交流。无论是外来文化和时代因素造成的本土文化的功能与意识表达转变,还是政府传承并挖掘发展本土文化品牌,这都对桂林发展文化事业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桂林地区剪纸文化便是在文化变迁机制下逐渐发展并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一方面,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桂林地区的剪纸艺人相互交流,积极传播剪纸艺术,最终在群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新生的桂林以人文与自然为主题的剪纸和龙胜壮绣剪纸展现在人们面前;另一方面,桂林地区的剪纸通过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已实现价值重构,并逐渐发展成为桂林地区特色的剪纸文化。不论是文化变迁在哪种机制下产生功能与意识表达的转变,桂林地区剪纸本质上都是在传播桂林人文与自然文化,表达自身的生命意识,从而让更多的人有兴趣去了解桂林文化。

根据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在《文化人类学——欣赏文化差异》中提出的文化变迁机制理论,他认为文化变迁的机制包括文化涵化、文化传播和独立发明。笔者将结合这三种机制对桂林地区的剪纸艺术发展进行分析。

第一,文化涵化是指由文化接触而形成的文化融合、文化交流现象,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群体之间持续不断的直接碰撞,任何一方或双方都可通过这类碰撞而改变,其本质上是两种文化特质的交换或融合。通过涵化,这些文化的某些部分会产生变迁,但每个群体依然保持其特殊性。桂林剪纸由传承人闵江红走访祖国南北各地,习得北方浑厚的剪纸技法和南方细腻的线条剪纸手法,这种具有不同剪纸技艺与地理文化的群体或者个人在相互接触中潜移默化的发生文化涵化的现象,无论是从交通便利带动双向交流的过程来说,还是从在文化涵化的媒介推动下产生新生的文化结果来说,作为以闵江红为首的剪刻桂林人文与自然主题的桂林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研究剪纸艺术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其文化所发生的涵化现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二,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间的特质采借,当两个群体彼此贸易、通婚或发生战争时,就会形成文化的直接传播。文化传播的过程需要各种符号和媒介载体,因此会产生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形成各种价值判断。没有文化传播就没有文化的传承、增殖与重构;没有文化传播,也就没有文化的变迁、冲突与控制。龙胜壮绣剪纸的文化传播正是处于一个共享、重组的过程,也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流的社会互动过程。

第三,独立发明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进行创新,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终级办法,这是文化变迁的第三种机制。时代发展使得很多传统剪纸技艺和寓意用途逐渐消褪,现在的婚嫁气氛也很少需要纯手工制作的剪纸图案来增加气氛,本土剪纸艺人逐渐意识到本土文化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首先,桂林民间剪纸是桂林文化遗存的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手工技艺,它有着相对固定而又复杂丰富的内涵和要素,隐喻着桂北地区劳动人民的文化心理、价值规范和丰富的想象力,也承载着传播桂北地区文化,更是联结和维系桂北地区的社会关系以及促进族群认同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当地政府和传承人不断传承与创新桂北民间剪纸,多次举办剪纸艺术活动,希望通过创新来触发相关的变迁和传承,以适应时代发展。

桂林剪纸特指桂林地区的剪纸,其中包括桂林人文与自然风光为主题的剪纸、兴安的浮雕剪纸与糕点剪纸,其中以全州为首的桂北地区民间风情剪纸和龙胜的壮绣剪纸是桂林剪纸中最具特色最有地域性的剪纸类型,那么桂林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类型的剪纸呢?笔者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从自然环境来看,桂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杂聚居且与其他地区双向融合的城市,更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桂林北接湖南、贵州,西面、南面与柳州市相连,东面与贺州市毗邻,那么就为各省市间的剪纸艺人频繁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进而积极地影响着桂林剪纸艺术的发展。作为桂林剪纸艺术传承人的闵江红老师,带领桂林剪纸艺人创作出以当地文化和生活相结合的具有桂林风土人情的新型剪纸,如今桂林剪纸艺术已成为桂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之一。闵江红积极与各省市的剪纸艺人交流学习,集南北方不同技法,希望能够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桂林的人文与自然,传达对桂林这片土地的喜爱,甚至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剪纸的形式了解桂林。闵江红是桂林地区剪纸的串珠人,积极挖掘桂林民间剪纸技艺,其中兴安浮雕剪纸原本存在但是未被命名也未被熟知,在闵江红的努力下这门技艺慢慢被呈现在大众面前。兴安浮雕剪纸也算是桂林新生的剪纸技艺,制作与其他剪纸不同,其是用广告记事贴制作而成,先剪出图案再将背面的粘贴膜撕掉,然后贴在纸张上浮现出剪纸痕迹,因而命名为浮雕剪纸。兴安浮雕剪纸独特的创作手法不仅丰富了桂林地区的剪纸种类,更是增添了一种新的创作技法,从而多面性地表现桂林文化。由此可见,桂林地区剪纸的种类丰富离不开传承人闵江红的努力,也体现出桂林剪纸文化的强大包容性。

第二,从社会影响来看,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品牌,积极挖掘非遗项目丰富的本土文化,以增强地方文化自信。桂林非遗中心积极申报地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桂林剪纸项目包括桂林人文与自然为主题的剪纸、全州民间剪纸和龙胜壮绣剪纸。以龙胜壮绣剪纸为例,首先将剪纸作为制作蓝本,剪纸艺人就地选取比较厚的纸张,比如书写纸、烟盒纸等,然后根据需要随手剪出剪纸纹样,这是制作背带纹样、鞋面纹样、童帽纹样等的重要环节,最后用直针、铺针、抢针、锤针等刺绣技法在剪纸纹样上进行绢绣。但是笔者在对桂林地区的剪纸艺术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龙胜壮绣剪纸与柳州三江的侗绣剪纸十分相近,这归因于桂林与柳州两地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两地文化发生涵化现象。

总而言之,造就桂林剪纸多样性的原因浅层归因为文化交流、文化本土发展以及文化迁移,实则是文化变迁的机制所导致,文化变迁是影响桂林剪纸出现不同形式表达意识的重要原因,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必然结果。

任何形式的文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被群体广泛使用并充分发挥其价值。桂林地区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桂林特色剪纸无疑是为了满足自我的生活需要与精神需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虽然桂林剪纸文化的产生和功能的转变,是受时代发展和生活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导致这种变迁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媒介形式的介入,文化变迁的媒介形式即是桂林剪纸传播方式发生转变的原因。换言之,就是桂林剪纸文化功能的转变、传播形式的文化变迁与媒介形式有关。

桂林地区剪纸艺术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人们运用久经不褪色的万年红纸纯手工剪出形象生动且寓意丰富的图案,如在全州,当地传统婚嫁、春节等喜庆时使用的剪纸,大都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与象征意义,吉祥又祈福,展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朴素的生命意识表达。如今,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科技时代的产物层出不穷,也增加了桂林地区剪纸艺术的内容和功能。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现在所留存的剪纸功能指向和创作心态随之发生改变,甚至是作为非遗活态传承项目的桂林剪纸,也逐渐发展到艺术层面。

文化变迁对桂林地区剪纸的功能转变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时代发展和传播媒介来说,桂林地区剪纸功能依附文化变迁的机制发生了平行且交叉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仪式功能转向传承功能、实用功能转向审美功能、艺术功能转向商品功能,这种转变使得桂林剪纸既保留了原有的剪纸语言,又发展出了新的艺术特征,创新出了多样化的桂林剪纸类型。

“民俗作为一种普通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世代传承的程式化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主要包括服饰、饮食、居住、岁时节令、婚丧、商贸、文娱综艺等具体民俗事项,而这些民俗事项又都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而形成的。”桂林剪纸不仅运用在民俗活动的仪式上,也体现在全州民间剪纸艺术用于婚嫁礼仪、春节、节日送礼等活动中,比如办喜事必贴以双喜字为主体纹样的剪纸图案还有以莲花为主的团花剪纸图案,可见桂林剪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桂林剪纸艺术是桂林民俗文化的折射镜,反映着桂林独特的民俗风情。因此剪纸艺人运用剪纸的多种技巧在一张张红纸上传达自己深厚的思想感情,同时赋予了纸张独特的传承使命。

桂林剪纸最初除了具有仪式功能外,还有实用功能。桂林剪纸的实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龙胜壮族刺绣剪纸和全州民间剪纸上。例如龙胜壮族刺绣剪纸往往用于绣花鞋面、儿童帽、背带等,剪纸艺人随手拿起卡纸剪出龙凤、花鸟鱼虫等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作为底稿,底稿在制作中起着关键的样本作用,再用绚丽多彩的绒线将图案绣在布上,这样绣出来的物品与常规刺绣不同,这也是产生有凹凸手感的重要手法。

随着与各省市间的不断交往和文化传播、文化涵化的加深,桂林剪纸受到很大影响,加之各地剪纸艺人常常外出参赛观展,她们的剪纸作品也开始吸收和融入外来剪纸技法与造型样式,使桂林剪纸调整自我,优化自我,从而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从使用桂林剪纸来营造气氛的现状来看,桂林剪纸的实用功能明显开始动摇,装饰功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当然装饰性剪纸并没有脱离桂林地区自身生活,而是将剪纸技艺上升到艺术鉴赏层面,再转化成艺术文创产品,将桂林风光印在一件件小物品上,把桂林印象记载在一张张红纸上,以此更好地传承与传播桂林文化。

目前,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的桂林剪纸仍然在节日中被当地人择用,有需要就会有人生产满足他人需求的产品,其商品价值功能就悄然出现。旅游文化产业将桂林作为主打场,桂林剪纸艺人利用桂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设计与创新出具有桂林地区的人文与自然文化的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的故事性和纪念性是令游客对其产生购买欲望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桂林的东西巷国粹剪纸体验店都有专门销售桂林印象剪纸纪念品的店铺,店内陈设了有关剪纸元素的文创产品。在桂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下,艺术介入为桂林剪纸实现精神到物质的转换,不仅极大满足了游客的体验需求,而且关联并流露了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和自由的思想表达,更使得桂林剪纸的传承模式多样化和时代化。

桂林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既具有传统美术类的美感,又具有剪纸特有的丰富寓意。由于桂林剪纸是依赖口头传播和手动创作相结合的艺术,剪纸艺人在各地方进行教学或者交流中就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不利于推动桂林剪纸在生产生活中发展“活态化”和创造性转化。因此,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桂林剪纸在传承上面临很大的挑战。

过去,桂林剪纸的传承表现在家族传承,或是闲暇时的无意传播。如今,桂林剪纸在传统口头与传统纸质媒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媒介进行文化传播,剪纸艺人通过开班、网络直播、校本课程传授等方式,激发了本地人以及全社会学习剪纸的热情。经总结,桂林剪纸文化的传播媒介形式可归纳为开班授课、网络直播、开设剪纸体验馆、举办展览等,下面以前三种传播方式进行阐述。

第一,开班授课。开班授课是最规范、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也是传统的口语媒介之一。剪纸艺人通过线下授课的形式面对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可以更精细地传授剪纸技法,展示剪纸的魅力,让学习者通过直接的接触来体验桂林剪纸的制作过程,了解桂林剪纸的民族元素,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习者对桂林剪纸技巧的认识,而且能够将各年龄段的人群集中教学,削弱传承断层现象。第二,网络直播。这种方式是当下很流行的教学形式之一,网络直播面向的是全国各界人士,不仅可以扩大受众人群基数,还可以跨空间展开剪纸教学,让更多的人学习桂林剪纸技巧,了解桂林剪纸魅力。第三,开设剪纸体验馆。在开班授课的基础上开设剪纸实体体验馆,是又一扩大桂林剪纸影响力的传播方式。剪纸体验馆是借助剪纸文创产品来开辟创造和创新桂林剪纸的可能性,剪纸的文创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元素,还融合了新潮流元素,比如在卡包上印上桂林著名的象鼻山剪纸样式,不仅创新了桂林剪纸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人文与自然风光主题的剪纸,而且打破了以往剪纸装饰使用的单一性。

在桂林剪纸传播形式的变迁中,将传统与新媒介相结合,积极传播桂林剪纸文化,推动人们了解桂林剪纸文化,进而主动了解桂林的民俗风情,呈现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促进桂林剪纸文化的多样化与艺术化表达。

桂林剪纸艺术作为桂林市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在桂林艺术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文化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桂林剪纸,我们既要传承又要保护,而传承与发展才能真正赋予各类型的桂林剪纸活力与生命力。新媒介的应用和推广,既为剪纸艺人传播桂林剪纸文化和吸收新技巧创造了新平台,也使桂林地区的人文与自然风光通过剪纸印在了游客的记忆里,更重要的是,新媒介的介入也使得桂林剪纸的功能与文化表述依附文化变迁的机制而发生转变。剪纸艺人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对文化题材不断进行创造,焕发了桂林剪纸的新面貌,并且运用不同的剪纸艺术技巧展现与传播桂林剪纸文化,表达剪纸艺人对桂林地区文化形态的认识。

猜你喜欢

桂林变迁剪纸
小渔村的变迁
桂林行
剪纸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乐!乘动车,看桂林
清潩河的变迁
剪纸
剪纸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