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太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与启示

2022-12-30林仁红王凤宇王伟陈舒懋

国际太空 2022年11期
关键词:航天太空经济

林仁红 王凤宇 王伟 陈舒懋

(1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3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4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第五次工业革命》一书强调:太空探索正在塑造一个新的文明阶段,太空经济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五次工业革命。太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人类美好生活新要素。全球太空活动创造的产品和技术正为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尤其是新兴的太空经济业态正在逐渐改变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太空经济内涵、发展规模及态势着眼,提出全球太空经济发展对我国的若干启示建议。

1 太空经济内涵与现状

内涵

近年来,太空经济各种业态不断显现,主要包括太空运输、卫星应用、太空制造、太空农业、太空采矿、太空旅游、太空医疗等领域,同时在太空生物、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等新业态方面不断创新,其覆盖范围从地球到近地轨道,再向深空拓展。本文结合太空经济的发展历程和业态特征,综合国内外各专家的观点,认同联合国(UN)《太空经济倡议2021成果报告》提出的太空经济内涵,即在探索、研究、理解、管理和利用太空的过程中为人类创造价值和利益的全方位活动。本文进一步延伸,认为太空经济是人类从事全部太空活动及相关产业所形成的经济业态的总称。

国内外关于太空经济内涵的不同定义

总体规模

根据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发布的《太空经济报告2021》,提出2021年全球太空经济总规模为3700亿美元。主要包括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活动所产生的全部价值,商业航天占比75%,成为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政府推动的民用以及军用市场分别占8%。总体来看,大约90%的价值来源于商业航天活动以及政府给予私营部门的商业合同额,这部分市场价值为3370亿美元,相比较2020年增长6%。

2021年按照客户类型划分的太空经济总额

2 全球太空经济发展态势

太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据多家航天机构统计,太空经济都是以高于全球经济增长平均水平的高速度来发展,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10%。据统计,全球太空经济年收入在2020年达到4470亿美元,参与的国家数量持续增多。近二十年来,全球太空经济增长了176%。预计到2040年,太空经济的年收入将增长至1万亿美元。

全球太空经济获得丰厚投资

据美国航天技术投资平台“太空资本”(Space Capital)的最新报告,十年来,全球获得投资的相关创业企业有1553家,涉及金额达1998亿美元。巨大规模投资中的绝大部分投向中美两国,这与航天大国的航天活动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从资金投向领域来看,全球获投资的相关企业中,约33%处于种子轮,20%处于A轮,17%在B轮,意味着从整体而言,参与太空经济的创业企业仍处于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美国太空投资机构(Spaceventure)的《欧洲太空投资2021》报告提到,过去十年中,出现了一个颠覆性的、商业驱动的生态系统,其特点是以创新体系和商业模式为特色的、雄心勃勃的私企。这种新生态在国外称为“新太空”或“太空4.0”,而国内更近似于 “商业航天活动”。

太空经济领域向商业化服务发展

据欧洲空间政策研究所(ESPI)分析,近年来太空经济演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开展太空活动的国家和私营主体数量正急剧增加。太空经济已经从过去的“少数国家”变成了一个更广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泛群体。仅过去五年,全球10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太空机构,参与航天活动的国家数量十年内超过90个。这些新情况、新特征推动太空领域迈向商业化和服务化。例如更多的新市场,包括在轨服务、微型火箭、太空旅游甚至太空采矿等;更多的新体系和新方法,包括产业组织优化、供应链合理化、垂直整合、重复使用技术、商用现货等,以实现更低的成本、更好的灵活性和更短的交付周期。

3 全球太空经济特征与规律

主要特征

太空经济覆盖了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的全部过程,具有战略性、风险性、带动性等特征。

一是具有高度的国家战略特征。太空经济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手段。太空安全是太空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也是太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太空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太空经济既能为有效监控资源环境状况、防止局面恶化失控、实施有效干预提供技术手段和决策支持,也是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降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的重要保障。

二是体现出高增长特点。空间应用、空间衍生产业的范围几乎遍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太空经济颠覆了现有的经济学体系,以数字化、科技化、指数化方式开启人类文明的一个新时代。太空活动开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是具备高度带动溢出效应。太空经济的强带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太空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对整个国家的科技与产业有很强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太空技术还能转化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即所谓的技术溢出(spin-off)效应。

四是呈现出不确定的风险因素。由于太空活动本身具有复杂性高、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太空经济具有高风险性的特征。从长期看,对太空经济的需求是持续增长的,但市场的短期波动难以避免,特别是相对于传统资源,人们对新生的太空经济的理解和认识需要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也加剧了太空经济的市场风险。

发展规律

从太空价值来看,太空经济的价值增长点正由以太空运输、航天器研制及卫星应用迈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使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当前,太空经济在技术驱动和投资驱动双轮引擎下,太空经济价值链通过“太空+”和“太空赋能”等方式,推动传统制造业的价值链整体抬升到更高的价值活动位置。亦即通过“太空赋能”之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价值链将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新体验、新价值。

从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来看,继陆地、海洋之后,太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疆域。太空经济发展所需的空间基础设施,实现了突破地球空间限制,而且能够利用太空的环境与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独特的要素,更好地解决地球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问题。其次,太空经济及产业的带动效益越来越明显。此外,太空经济及产业在促进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功能很大。太空经济及产业领域技术的进步是牵引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源头动力,而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也将使太空经济及产业领域相关技术向更高目标迈进。

4 启示分析

《2021中国的航天》提到,未来五年将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空间应用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丰富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等太空经济新业态。

太空经济发展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

过去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依靠规模效益,即依靠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条件正在变化。太空经济时代到来,更多通过挖掘新要素、提高要素效益等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太空经济及产业的兴起是航天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经济规模看,美国航天商业化、产业化程度日益提升,民用、商用航天产生的价值在其太空经济中所占份额逐年上涨,同时由于社会资本的注入,美国政府对航天发展的投资压力逐渐减小,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带动航天全产业链发展。从涉足领域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辟了太空制造、太空旅游、太空采矿等新市场,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与发展需求。

太空经济核心价值链

推动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

太空活动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能够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太空经济时代,太空安全治理、太空活动规则制定、太空开发利益分配、太空环境保护等成为太空经济及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太空活动倡导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对推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太空经济及产业的发展壮大,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更多方案。对太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开辟人类生产生活新疆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太空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可使国家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状态,太空经济及产业发展活动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政府政策仍是推动太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世界主要国家结合本国国情、太空经济、产业实际以及未来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改进、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以提升在太空领域的战略优势。美国政府出台了《商业航天政策》《商业地理空间情报战略》《美国商业航天发射竞争法案》等,促进了商业航天发射、卫星遥感等领域的发展,为新兴航天企业的成长铺平了道路。未来政府政策需要面向长远发展、具有包容性,从法律体系层面构建具有兼容性和可补充、可扩展性的支持政策。

强化创新引擎推动太空产业融合发展

航天科技的持续创新、融合与应用是各国太空经济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低成本发射、智能终端、大数据技术、微系统技术、先进推进技术、衍射成像技术、3D打印技术逐步应用,以及手机卫星、芯片卫星、立方体卫星等新应用涌现,带动了太空设计、制造及运营服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为进一步促进太空产业自身各领域,及其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国外还在积极开展相关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从而更快地获得优势资源以及进入市场的资格,提升行业地位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航天太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上太空,安个“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逐梦航天日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太空遇险
畅游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