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智能化课程单元 促进学生素养化发展

2022-12-30李华

中小学校长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校本智能化智能

□李华

一、智能化课程单元的价值追求

(一)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必然路径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教育政策对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共同要求。2022 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 等重要文件,要求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推动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学习的有机结合。积极推动校本智能平台与大单元教学的融合应用,构建与实施智能平台支撑的智能化课程单元,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支持,是学校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体现。

(二)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理性选择

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具体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校探索与实践的智能化课程正是将人工智能与学校课程进行构建与实施的新形态,通过创新课程组织与实施形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契合了国家教育战略的发展目标。

(三)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自觉行动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校是一所2009 年建校的小区配套公办小学。建校伊始,学校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依托教育行政与企业力量,逐步开发了集“教、学、评、管、研”于一体的校本智能平台,打造了线上与线下融通、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联结的智慧校园。2014 年前后,学校基本实现了常态化应用智能平台开展课堂教学。在历时5 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构建的“智慧教学”平台还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依赖传统学科本位的课程,知识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二是校本智能平台更多应用于国家课程的课时教学,尚未融合应用在学校所有的课程与单元教学之中;三是学校目前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仅适用于知识本位、教学评脱节的课时教学,不适用于素养本位、教学评一致的信息化单元教学,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和育人目标的持续性优化。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应当依托智能平台,基于学校课程,着眼素养发展,立足单元站位,探索构建智能化课程单元与智能化大单元教学模式,配套建立管理与运行机制,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的有效进阶。

二、智能化课程单元的基本构成

(一)智能化课程单元的主要涵义

智能化课程单元是教师团队基于素养本位融合智能平台设计实施的最小课程单位,由探究性主题、素养性目标、发展性评价、情境性内容、任务性进阶、适切性作业、自主性反思、嵌入性技术八大要素有机组成,课程理念是让学生在智能技术嵌入的主题探究中丰盈人生智慧,课程目标关注智能、品格等核心素养生成,课程内容来自三级课程的真实性大项目、大任务、大概念或大问题,课程实施倡导教学评的一致性,课程评价注重运用智能技术嵌入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行为。

(二)智能化课程单元的实施载体

智能化课程单元的实施载体为校本智能平台。基于学校智能化课程建设需要,构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支撑的包含管理、课程、学习、评价、研修五大系统并连通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智能平台,搭建大数据分析模型、智能决策模型、个性教学模型、多元评价模型,根据实时刷新的办公动态、实时反馈的学习行为、实时更新的教学状态、持续跟进的教师研修,全天候、全要素地采集多维度的数据,畅通并盘活各系统平台和行为数据,优化智能化课程建设服务流程,从而形成智能化、情境化、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课程单元教、学、评支持系统。

(三)智能化课程单元的组织结构

笔者针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立足单元站位,依托智能平台,形成以课程单元为最小课程单位的学校智能化课程结构。

一是根据国家及地方课程,选择学科内自然单元内容、学科内跨单元关联内容、跨学科关联内容,依托校本智能平台,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分析,选择大项目、大任务、大问题或大概念组合方式,按照“设立探究性主题—共制素养性目标—设计发展性评价—构建情境性内容—搭建任务性进阶—谋划适切性作业—提供自主性反思—融合嵌入性技术”八大步骤进行重构,形成以智能化课程单元为“细胞”的智能化课程。

二是针对校本课程,重点关注学科拓展内容,跨学科整合内容、超学科内容,主要采取大项目、大任务组合方式,形成以任务型课程单元为“细胞”的校本课程框架。

三、智能化课程单元的探索路径

(一)奠基:搭建平台,智慧管理

学校通过连通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智能平台,设置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四级空间,提供资源共享、教学支持、学习交互等服务,形成智能化、情境化、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课程单元教、学、评支持。基于智能化课程单元建设需要,配套建立“项目管理驱动”“主题研修共创”“家校社企协同”三大机制,为智能化课程单元构建与实施保驾护航。

(二)组队:借力平台,智慧研修

通过整合智能平台中的教师发展信息,学校组建“学科内”“跨学科”“超学科”三大课程团队,依托“众创式微教研、成长性科研、沉浸式教研、孵化性培训”等研修模式,解决教师在智能化课程单元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厘清智能化课程单元的涵义,梳理出智能化课程单元的构成要素,实现问题解决、教师发展、教学改革的多重目的。

(三)构建:融合平台,智慧设计

三大课程团队依据情境教学、项目学习、逆向教学设计等教学理论,结合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结合智能平台遴选大项目、大任务、大问题或大概念设立探究性主题;明确主题素养指向,基于平台研制“单元+课时”素养性目标;针对学习目标设计平台嵌入的发展性评价;开发利用平台资源创设情境性内容,形成场景化学习内容,借助AR 技术构建模拟空间、还原生活场景;对接学习内容,搭建平台支撑任务性进阶,运用源代码自主编程,活化知识,趣化任务。

(四)实施:依托平台,智慧教学

学校引导教师团队基于《融合校本智能平台的智能化课程单元规划表》,依托平台实施单元教学,包括:单元导学课——推送个性化预学,奠定学习基础;单元进阶课——促进精准化研学,实现共进学习;单元延展课——引导持续化拓学,增强学习韧性,在智能化课程单元中促进学生素养进阶。

图1 “1+N+1”表达练习

基于智能化课程单元的八大要素,依托校本智能平台,我们遵循“单元导学课—单元进阶课—单元总结课—单元延展课”的实施进程,按照“聚焦单元表达要素的整体架构—指向单元表达目标的序列训练—回归习作素养提升的行动反思”的学习路径,形成“‘1+N+1’ 表达练习”的表达链条(见图1),生成有效表达的可显路径,提升学生的表达素养。

(五)评估:整合平台,智慧评估

通过实践,在校本智能平台中构建与实施了“三化”单元评价策略:一是行为评价可视化;二是数据生成个性化;三是结果应用增值化。“三化”单元评价策略引导课程团队整合平台实时记录的师生教与学数据和实施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对标课程单元目标达成及评价指标,从课程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个维度对智能化课程单元的八大要素进行综合评估,依托校本智能平台,不断优化智能化课程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循环促进课程资源的更新,促进教学、学习、管理一体化的实现。

未来已来,构建与实施智能化课程单元是学校深入推动新技术与“五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基层尝试,学校新技术与新课程实现全面深度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育,教师专业水平获得大幅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赢得全新突破,让学生站在了智慧学校的“正中央”。

猜你喜欢

校本智能化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