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军:四十载锲而不舍 做中国人自己的生物材料
2022-12-30冯海波
文/冯海波 潘 慧
[导语]
王迎军从事生物材料研究与工程化工作四十余年,其提出建立的生物适配理论扩展了新型生物材料研究理论体系,对新一代生物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该理论指导下研发成功的大缺损骨再生修复产品转化应用于国内外临床,解决了承重骨大缺损再生修复国际难题,既挽救患者生命,又保住患者肢体、避免残疾。王迎军发明的个性化精准修复成套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降低手术难度、提高修复精准度,使很多复杂难治病症得到治疗,并提高病患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
王迎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生物材料研究与工程化工作四十余年,在骨、齿和血液净化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被Nature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 等国际顶尖期刊引用和高度评价。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技突出贡献奖、自主创新十大女杰,以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类奖励20余项,获评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被授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Fellow终身荣誉(2007年)、“中国陶瓷科学与发展终身成就奖”(2018年)和2022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等。
王迎军在指导学生
潜心研究四十年 让中国的生物材料走向国际前沿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知道“生物材料”这4个字的人还不是很多,王迎军一头扎进这个领域,一干就是40年。当时她有一间20平米的实验室,但一台设备也没有,为了能做基本的合成实验,她硬着头皮和丈夫商量,把家里全部存款拿出来买了一台简单的合成装置。就是靠着这台装置,她合成出第一批性能优异的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奠定了后期多项重大成果的实验基础。
多少年来,她和她的团队,从未有一天按正常的时间离开实验室,干到晚上12点更是经常的事。有时太晚了,她就会让团队的女同志先回家,久而久之,有人问她:“王老师你也是女的呀!”她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我忘了”。
就是靠着这份坚守,在面对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校外的世界丰富多彩,自己的学生住房、待遇都高出自己10倍以上,很多大企业重金聘请的时候,她依然执着地坐在实验室这条“冷板凳”上,锲而不舍地研究,“要做中国人自己的生物材料”。
由骨肿瘤等原因引起的承重骨大缺损通常采用截肢治疗,造成患者终身残疾,避免截肢治疗是一个国际难题。王迎军带领她的团队坚持研究30年,发明了受限空间模板技术,研制出具有人体骨有序结构特征的类骨纳米材料;发明了三维精准控制模板技术,使大块植入体具有类似于人体骨的复杂分布多级结构,植入人体可快速成骨、血管化、神经化及组织成活,实现了大缺损承重骨缺损的再生修复。该成果在企业成功转化,获中国产品证和欧盟产品证;形成6种类型30个规格系列产品,在中国和欧盟400多家医院、超过30万个病例使用,使成千上万病人保全肢体、免于残疾,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和重大国际影响。
王迎军带领团队研发了集人工智能、大数据、3D技术及先进材料于一体的精准修复成套技术并用于临床,使很多本来不能治疗的复杂难治病症得到精准治疗。除国内患者外,还有加拿大、欧洲的一些患者闻讯前来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产生很好的国际影响。
在血液净化、抗菌材料等方面,王迎军带领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或实现国有产品替代,或解决临床中普遍存在的细菌感染问题。所研发的抗菌材料不仅可有效杀死细菌,更具有促进细胞发育、组织修复的多功能效益。有专家评论:“她的每一项国际领先的成果都让中国这两个字在国际上更加响亮”。而王迎军则认为,“所有的成果只有当它被真正地转化应用以后,才能称之为成果”。
王迎军在实验室
王迎军在介绍研究进展
致力于成果转化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多年来,王迎军致力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国家中心一流的研发条件和多学科融合团队,在2012年牵头组建了我国的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的主体成员有18家科研单位、29家医疗器械企业和21家三甲医院,开展“产学研医管政”协同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全链条推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她和团队以技术转化、人才培养等形式帮助企业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产品注册证8个,助力多家企业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有效推动我国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
如今,年近古稀的她又带领团队承接了国家四部委生物材料创新平台唯一的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新型生物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广东研究院的建设,建立集研发、成果孵化、产品标准制定、检验检测和临床研究的全链条转化平台,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医疗装备的成果转化,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并逐步占领国际市场。
胸怀大爱 一片冰心在杏坛
四十年来,王迎军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即使在担任校长期间,她都要给每一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她的面向全校新生的“校长第一课”,是华南理工大学思政课的一个品牌,很多高年级同学也偷偷溜进去蹭课。她带领团队摸索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和基于4I(学科融合、产学研合作、国际化教学、深度工程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为“华工模式”,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迎军对她的学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间。作为一名导师,她要求学生爱国、奉献,认认真真做好研究,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正如王迎军所说:你可以给我失败的数据,但绝不可以有虚假的数据。她的“学生信箱”每天都有很多信件,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找女朋友,她都会一一作答。她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努力关心、培养一个个年轻的学子,鼓励他们去追逐自己心中的中国梦。时至今日,王迎军已培养博士68名、硕士51名、博士后15名,这些人里有“杰青”“优青”等青年拔尖人才,也有成功的企业家。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不叫她校长,叫她“王奶奶”。学生们喜欢她,她被学生们评为“我心中最喜爱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