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认同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初探

2022-12-30李向春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国家

李向春

(曲靖市民族中学,云南曲靖 655000)

国家认同是公民对自身所属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风俗、政治制度以及道德价值等的认同感。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1]因此,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国家认同教育,在初中学生心灵深处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的重要手段。

一、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融合与碰撞,一方面会消解着文化间的差异性,使世界更加和谐;同时由于政治、民族等方面的因素,在某些地域或方面也出现了剧烈的冲突甚至对抗,国家认同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道德与法治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是落实课堂主渠道,增强学生国家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措施。

(一)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有利于增强初中学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意识

公民身份是国家认同的起点,也是公民联系国家的纽带,是维持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员间交往的便捷、经济发展的依存度日益提高,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发展进程。在政治领域,民族认同与地区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冲突对抗加剧,削弱了国家认同水平;在文化领域,东西方不同国家强烈的异质性文化冲突,加深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疏离,加剧了族群冲突、种族歧视以及国家分裂。尽管要共同面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以及恐怖主义等方面的世界性难题,合作与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正如民族主义研究专家安东尼·史密斯指出,“民族国家这种组织形式将会一直存在,其他类型的身份,包括性别、阶级、宗教等等都是情境性的,而国家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是永恒的、普遍的和真实的。”[2]从这种意义来说,因为民族国家这种组织形式一直存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对抗与冲突也将一直存在,国家认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公民身份认同在维持国家长久繁荣稳定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初中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传授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从具体的教学实践看,因为中考等方面的原因,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大的视角、从面向国内与国际互鉴的大背景下来分析,过分注重知识传授与学习的教育正是初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讲成就的正面教育比较多,对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困难的教育则显得相对不足;即使讲存在困难和问题,也更多地强调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对初中生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消除困难的讲授显得相对不足。我们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教师的影响,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滋生盲目乐观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降低他们的忧患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长大后更要容易受到诱惑。因此,站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高度,既展望美好的未来,又关注当下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既培养民族自信心,又激发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国家意识,不断强化青少年家国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有利于凝聚初中学生奋斗新时代的共同意识

国家间的竞争除了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外,还有文化的竞争,甚至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段文化的竞争会更加剧烈。国家认同往往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体现为共同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全球化时代,文化观念、国家共同体意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先进科学技术和工业产品的裹挟下,外来文化正在以“浸润”的方式对输入国家原有的文化进行侵蚀,在这样的浪潮中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更大。因此,国际组织、许多国家对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教育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要培养中小学生的群体认同;欧盟要求培养学生对本国的归属感;法国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公民素养[3]。新加坡推行“共同价值观”教育,提倡国家至上和社会为先;韩国要求从小培育国民热爱祖国,热爱国民自豪感。“群体认同”“归属感”“公民素养”“共同价值观”,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共同指向爱国主义教育,都要求培养青少年的国家共同体意识,也就是对国家文化的认同,这是塑造国家认同的基础。

以踔厉奋发姿态接续奋斗,努力培养和塑造初中学生较高水平的国家认同意识、凝聚建设新时代的共同意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教育七个方面的基本教育内容,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坚持从娃娃抓起,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和“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1]的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认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科教学,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对青少年开展国家共同意识教育,引导和培养初中学生对国家的身份感、责任感、归属感与忠诚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调查发现,当代青少年在对国家具有较强的情感依赖的同时,受多元文化、尤其是外来文化的影响,放松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民族文化自信、民族认同等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例如对传统节日不感兴趣,相反对西方的节日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4];在国家与个人、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好[5]。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自制力和辨别力不强,国家认同不稳固、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诱惑和消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反映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互动性较弱,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正面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入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就是要落实在青少年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认同教育要求,使国家认同教育经常化,让初中学生在正面教育下达到对社会主义中国在知识层面、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等全方位认同,能够有效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一)整合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深化思想认同

国家认同教育要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教师对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也是主阵地。一般来说,我们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讲授知识、激发学生思考、师生互动交流三个阶段。从现阶段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立足于完成第一阶段,也就是主要针对相关的国家认同知识和理论等内容进行讲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使他们在考试时能够得到一个好的分数。至于这样的讲授引发了学生多少思考,从而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能够达到“知其所以然”往往不够重视。要使学生在课堂中理解国家认同的基本知识、深化思想认同,教师要善于整合资源,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并为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互动创设一个好的环境,让学生从独立思考出发,自己归纳整理形成观点和想法并进而公开地表达出来。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教师要尽力避开一般性的说教,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共享单车”“小区中的健身设施”“健康步道”等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让学生从这些具体现象中理解“共享是什么?”继而思考为什么要设立这些项目?使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明确“共享”是新时代党的新发展理念之一,这些项目是“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最终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这种思考和互动交流,克服了浅表化的知识讲授和机械记忆的弊端,让初中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深化对课本知识的认知,有利于将对国家认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长久影响自己成长进步的深刻记忆。

将国家认同教育融入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课铸魂育人的目标。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少年有梦”时,除了给学生讲述一些英雄模范少年时立志报国的故事之外,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当学生沉浸在歌曲营造的全民抗战的宏大叙事中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这首歌的曲作者冼星海非常著名,那么同学们知道词作者桂涛声吗?因此,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立刻引发学生的关注。教师整合进课堂的地方文化鲜活素材——桂涛声(曲靖沾益人)少年时代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的故事,青年时代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解放不懈奋斗的事迹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英雄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英雄,从而激发出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尊敬,对自己的家乡和家乡人民的热爱,身边事、家乡人,更具有感染力,对身边事和家乡人的思想认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真“行”。这样的融入,也使教师从“用教材教”升华到“用课标教”的新层次,学生由学知识上升到进思想见行动的新层次。

(二)适度延伸,在生活实践中激发情感认同

停留在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学习理解层次,或者是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的宣讲和记忆这样的学习是应试的、任务式的。这种学习方式中,学习者与所学的知识之间存在疏离感,因此在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过程中,初中学生往往容易滋生一些消极负面情绪,认为国家认同“与己无关”,这些知识和内容都是“别人的事”“政府的事”;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目的异化为只是为了考试获得较高的分数。学会的最高境界就是融入生活,国家认同教育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陶行知先生十分注重对学生开展生活化教育,坚决反对“死读书,死教书、教死书”,提出“生活即教育”[6]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学校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为我们开展融入生活实践的国家认同教育指明了方向。

因此,教师在对初中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时,要将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将学生自己的利益与和日常生活结合,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内容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国家富强带来的幸福,激发情感认同,进一步巩固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法治政府》的“探究与分享”栏目中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课本中给出了“保障义务教育”等内容的四张图片,但是因为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理解上仍然存在一些距离,这时教师就要将课堂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深入社区进行调查:

测量所居住小区(村庄)的各种噪声。例如,家中的电视机等电器发出的声音,家人说话、走路等发出的声音,要求学生:1.如果测量发现这些声音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的有关要求,就应该主动加以控制,或者劝导相关人员加以控制;2.借助国家机关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自己家中测量工地、工厂或者邻居发出的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主动向相关国家机关反映,依法维权并且解决了噪声扰民问题。

这个调查活动是课本上探究的深化,学生将问题从课堂带到生活中,指向性更加明确:1.让学生体会主动守法;2.让学生学会靠谁来依法维权,在真实的生活中体会到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对国家、政府认同的情感。

“知”的目的是“行”和“信”。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尤其强调“行”,将“行”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生动地指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7],将“行”放在了第一位。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中,关于“公民的权利以及义务”,这个部分的内容很容易讲,但要讲深讲透并使学生理解却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社区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真切地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践中,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基础上,通过“行”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将个体的行为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政治认同,强化家国情怀,促进国家认同的养成。

(三)提高教师能力,在示范中强化行为引领

在当前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国家认同教育仍然存在教师主观化和教学表面化的问题,国家认同教育效果不够理想;部分教师表面化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从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简单地处理教材,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能够解决考试,尤其是中考试卷中的问题就达到了目标,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国家认同理解的限制,将思政课混同于其他一般课程,导致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矮化”,长此以往将削弱思政课的功能,导致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异化”。

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所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8]。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更容易在无形中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在对初中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在提高教师能力的基础上,要通过教师的示范不断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应该首先做到。例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关于“低碳行动”的内容,教师在生活中就应该首先做到低碳环保;课本中有关于“民主”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教师的“六要”标准,其中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就是强调教师的自我修养,就是强调教师要成为示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教师的引领下达成道德与法治的育人目标。

“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要求每一个教师都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识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凝聚同心、同向、同行的国家认同教育自觉。因此,教师在充分挖掘每一学科、每堂课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资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同时,必须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思政教师“六要”的标准,以受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首先做到的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自己的行动强化初中学生的国家认同。

(四)凝聚合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国家认同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9]。学校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强化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工作,主动建构国家认同教育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同,并最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国家认同教育体系。

国家认同教育要多方协同、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学校要把《道德与法治》课放在塑造初中生人格,增强“四个自信”,培养学生对自己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的高度来建设。要构建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龙头,语文、历史、艺术等多学科协同的初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以课程思政和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为契机,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国家认同教育资源,将国家认同教育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要在语文中开展以推广普通话为载体的国家共同语教育,在历史中融入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在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中开展美育教育和中华传统艺术传承教育,在多学科协同中不断丰富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要拓宽创新对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载体和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5G等前沿技术和载体,引入生动鲜活的乡土教育资源,实施教育改革,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国家认同教育体系,不断拓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领域。

国家认同教育要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在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辅助、社会支持的格局,将国家认同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体教育中,将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引入学校,使学校教育向社会辐射,构建人人可以是老师,人人可以是学生,人人可以受教育的国家认同教育体系,让学校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进步服务,使学校与社会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国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