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修复的绿地绩效研究
2022-12-30孙瑞丰杨征翰
孙瑞丰,杨征翰
(吉林建筑大学)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意识不断提升,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我们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已经被破坏、失去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环境,要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恢复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这就是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改善土壤、恢复绿植方面,更表现在重塑自然、促进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方面。
2 生态修复与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共包括六大类,公共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
2.1 城市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1)绿地布局不合理
绿地的建设规划应与人们其他活动用地所呼应,在空间上合理分布。现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绿地分布不合理,未能考虑到社会经济要素,凭借主观理念规划分布。此外,大多数城市政府修建大型绿色公园和公路绿化带,这种城市绿地虽然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相对改善了城市环境,但是城市的绿地面积总体上是有限的,大型公园的建立也对地皮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相较而言,小的社区绿地和街头的小型公园在居民日常使用和用地利用方面的性价比更高。此外,很多绿地的实际可活动范围有限,仅可供人们散步等,而需要较大活动区域的活动形式会受到限制,且大型绿地的服务范围有限。
2)不能体现绿地功能多样性
基于生态修复还原的大部分城市绿地建设的目的都主要围绕在休闲娱乐方面,大都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休闲娱乐需求。而绿地更应发挥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环境污染的净化,甚至是城市文化的宣传和防火救灾等各个方面的作用。许多城市在建设绿地时采用硬质的非透水方形砖块,使绿地丧失了存水能力,加大城市排水系统压力的同时,雨水会携带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或水源,造成更严重的污染。除此之外,很多生态修复项目和绿地建设追求速度,后期维护困难,安全性能不高。
3)盲目建设忽视自然生态
许多地区在建设大型生态公园时,对原有的地貌进行了破坏,为了所谓的美观加以改造,使自然被破坏,甚至将原有的绿植全部砍伐,不惜代价改种其他昂贵草木。这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原有植被被破坏,依赖于这些植物的动物也被迫迁徙,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后期还要投入大量资金保证移植草木的成活率以及补充生物多样性。
3 绿地绩效与评测方法
3.1 绿地绩效及其分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放松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城市用地的合理分配显得尤为重要,绿地与绩效之间的联系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
绩效评估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管理学领域,反映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成绩、效率、结果,被用于时间的研究、动作研究、工作制度等方面[2],用于公司员工的工作状况评定,成为优化公司部门行为,改善内部决策决定、提高集团整体质量的优秀工具。到20世纪末,绩效这一概念开始被运用到城市规划领域中。可以用来描述某一类城市用地的功效,比如住宅用地绩效,商业用地绩效等等;也可以用来描述城市专项的运营水平,比如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等。绿地绩效属于前者,用来描述城市绿地的功能状态和运行水平。与其他用地类型不同的是,城市绿地不能进行高强度开发而创造出直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城市绿地的绩效衡量方式也不同于其他用地类型。我国很多地区基于生态修复的绿地建设急于求成,考虑不周,对社会经济需求和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了解不充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而导致实际使用绩效与建设前预期绩效存在较大差距。
绿地绩效可以由其功能性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绩效类型,可分为五个大类,分别为:社会文化绩效、生态环境绩效、经济发展绩效、安全性能绩效和综合绩效。其中,社会文化绩效包括可供绿地附近居民休闲娱乐游憩的休闲服务绩效;可提供身体锻炼场所,增进居民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健康增进绩效;作为景观可对城市环境起到美化作用的城市美化绩效;有的绿地保留了历史遗迹,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绩效。生态环境绩效包括可起到降温保湿、减小温差、吸碳释氧、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的气候调节绩效;可起到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维持物种多样性的生物保护绩效;可以去除大量空气扬尘、沙土,降低空气PM2.5 含量,杀菌的降尘杀菌绩效;可起到隔音、降低和过滤环境噪音的降低噪音绩效;可提供更多种环境种类,改善和修复环境的环境复合绩效。经济发展绩效包括绿地的建立可以提升周边用地的价值,提高整体收益的地块价值绩效;绿地建立可以减少其他环境治理和能源损耗方面的费用支出,这是降低支出绩效;还包括建立绿地可以提高经济收益,提供就业岗位的创收就业绩效。安全性能绩效则包括绿地可以起到防止污染扩散,吸收污染物的防护隔离绩效;绿地在暴雨、洪水时期吸水防洪的雨洪防控绩效;灾难时期作为应急临时避难场所的应急避险绩效。除此之外,还有涉及我们生活其他方方面面的综合绩效。这五大类的绩效基本涵盖了城市绿地的所有类别。
3.2 绿地绩效的评测方法
过去,农村过度开垦,增大种植面积导致土壤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农牧地区过度放牧导致土地退化、草原变成荒漠,城市用地过度开发,遍地起高楼,造成土地承载力不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绿地面积的大小就像城市的一张名片,可以展示一个城市的形象。因此,现在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生态修复,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提高绿地绩效。绿地绩效能够很好地评价和衡量城市用地中绿地的面积是否充足、布局是否合适、功能是否完善。但由于影响绿地绩效的因素多种多样,且作用方式不同,因此绿地绩效的评定不同于其他单一类型的用地,考核和衡量方法非常复杂。对于不同的绩效类型,其评测方法和评测指标也不相同,评测方法主要分为直接评测法和间接评测法。
3.2.1 直接评测法
1)统计信息评测法
通过统计绿地的人员游客数量、收取门票的景点绿地门票售出数量、绿地的温度变化等信息进行评测。这样的评测方式较为直观且简便,信息来源明确,可通过绿地景观管理部分查询或通过公园等绿地入园摄像头查询。这种评测法的优势明显,能获取到准确度较高的绩效信息。但进入21世纪后,除了一些专类园区外,大部分公园绿地都向群众免费开放,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免费开放的绿地,其效率大大降低,而且这种评测方法无法获取除人员数量以外的其他信息,比如人群的年龄、性别组成等。
2)现场信息评测法
在某一时间段内,通过设备辅助对绿地的人员活动信息进行评测。可以通过地面拍摄的方式,通过拍照记录或者录像的方式较为全面地获取游客活动的信息,且地面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较为简单。但是受到评测绿地空间大小的限制,只适用于街头的小型公园绿地。此外,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人机的普及,通过无人机拍摄进行评测的难度大大降低,无人机可以扩大评测的范围,观察更加直观,可直接观察到绿地中不同时间段内人员数量的规模以及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但是无人机拍摄对游客年龄等信息的识别精度较低,还会受到地面障碍物的干扰。这种评测方法的信息采集效率较高,但仅适用于某一个时间段内评测,评测时间范围受限,评测的空间范围也由于拍摄角度受限,因此这种评测方法可用于对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进行评测。
3)抽样调查评测法
抽样调查的评测方法主要通过向绿地适用人群发放调查问卷或者进行访谈实现,最后在所调查获取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分析评测。抽样调查评测法的最大优势是可以直接获取游客的全方位信息,比如进入绿地的时间,游客的年龄、性别信息,游客居住地距离绿地的路程,进入绿地的频率和对绿地哪一部分更加偏好等,可以凭借游客提供的信息对绿地的多种绩效进行评测。由于抽样调查的范围有限,具有不确定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配合其他评测方法共同评测。此外,抽样调查的工作量巨大,不仅需要大量的调查数量,还要对所调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3.2.2 间接评测法
1)大数据评测法
大数据的发展为绿地绩效的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手机定位信息追踪用户位置等,可以将进入绿地的游客的行动全部记录下来,获取到游客的其他信息,例如游客居住方式地距离绿地的距离,游客进入与离开园区的时间点等。手机定位可以调查并存储大量的数据,适用范围广泛,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定位的准确精度高。但此评测方法的成本极高,且信息获取有限,不能准确获取到游客的其他个人信息。此外,手机定位的方式对无智能手机的群众,比如幼儿、儿童和老人等无效,不能覆盖到所有的群众,因此对所调查信息的年龄段等误差较大。除了手机定位之外,还有通过社交媒体软件的评价、言论进行评测。通过社交软件的定位信息可以获取到某块绿地的游客所发布的信息,通过游客所发布的内容和发布人账号的信息可以得知游客的游玩内容和游玩感受,该方法的局限性和定位的局限性相同,不能覆盖所有群众,社交平台的使用者大多为年轻一代,且在平台上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等为随意填写,真实度不高。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可通过公共交通的信息数据进行评测。可通过在绿地附近的公交车站、地铁站的刷卡数据、出租车的打车路线和共享单车的停车地点定位等信息,推测出绿地园区的游客数量,始发位置和游玩时间等。该方式的缺点是无法将通过步行方式进入绿地的居民纳入评测范围。
2)基于绿地服务面积进行评测
该方法主要通过费用加权距离法、缓冲区法、最小距离法等分析方法划定绿地服务能够覆盖的空间范围,通过分析该范围内居住用地面积或住宅建筑面积测算可达公园绿地的居民人口规模,并结合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如高峰时间出游率等)推导公园绿地周边潜在游客规模和高峰时刻出行规模,进而对公园绿地游憩服务状态进行推导[3]。
4 结语
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活居民来说非常重要,它对城市文化、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防火防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活动的场地,可以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可以净化空气、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