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吃水果?
2022-12-29王文祥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约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风险。得了糖尿病,通过吃药、饮食调整等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但很多人都对糖尿病存在着一些误解。
误区1:糖尿病一定会遗传?
不一定。糖尿病确实有遗传因素,但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的贡献是有限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后天的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当其冲,有遗传易感性不可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远离糖尿病。遗传因素只是装上了“火药”,是环境因素扣动了“扳机”。
误区2:少吃糖就一定不得糖尿病?
错。糖尿病与吃糖并无直接关系,多吃糖未必得糖尿病,少吃糖未必不得。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诸多因素有关。如果胰岛功能好,摄入再多的糖也可以有效利用,血糖也不会升高。反之,若因多种原因导致胰岛功能异常,则少吃甚至不吃糖,也会有糖尿病的发生。想不得糖尿病,只少吃糖肯定是不行的。
3:只有胖子才会得糖尿病?
不一定。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概率确实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腰带越长,离糖尿病的距离就越近。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如果瘦人有其他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一样可能患糖尿病。而且患糖尿病的瘦人不在少数,糖尿病更青睐胖子,但对瘦子也不嫌弃。
误区4: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再吃甜食和水果了?
肯定不是。糖尿病患者在合理控制总热量和均衡营养的前提下,是可以适度摄取甜食和水果的。但切记千万不要吃多,可作为加餐,放在两次正餐之间食用。可优选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草莓、哈密瓜、桃等。
误区5:糖尿病人不能喝粥?
错。糖尿病患者当然可以喝粥,但需掌握一些技巧。喝粥确实影响血糖,但影响相对短暂。喝粥后,血糖升高速度快,但下降的速度也快。推荐喝粥技巧:少喝纯米粥;煮粥时加一些豆类或杂粮;别煮时间太长;搭配蛋白类和蔬菜类食材一起食用;先吃菜再喝粥;限量喝粥,放慢进食速度慢慢喝,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血糖变化;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幅度较大时,谨慎喝粥。
误区6:“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有糖无糖是相对的,不要被表面的名称或概念所迷惑。无糖食品虽然在生产中没有添加蔗糖等精制糖,但很多无糖食品本身依然含有大量淀粉,会在体内逐渐分解为葡萄糖。无糖食品不可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如果吃多了血糖同样会升高。
误区7:血糖高无症状,可以不吃药吗?
大错特错。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高血糖,不管有没有症状,都会促进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无症状不代表没问题。糖尿病的危害就在于并发症。糖尿病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并发症,而非缓解症状,即使症状缓解,仍需治疗。
误区8:得了糖尿病就活不长?
不一定。这取决于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如果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成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但若控制得当,糖尿病人照样可以健康长寿。所以,患了糖尿病不用害怕,只要肯努力,积极控制好糖尿病,长寿不成问题。
(江阮霞荐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