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洗筷子,细菌“越洗越多”
2022-12-29佚名
今日文摘 2022年19期

洗筷子,别犯以下3种错
在水里泡太久:有多少人习惯吃完饭后先把碗筷放入水池子里,加入水、洗洁精泡上一会儿,等等再洗的?这个做法看似有利于去除油污,能将碗筷清洗得更干净。实际上,餐具中残留的丰富油脂会促进病菌的生长。而且,如果筷子是竹木材质的,那么长期浸泡在水中还容易发霉。
一大把一起搓:把筷子攒成一把后一起搓洗,这种常见做法其实是错误的。首先,一把筷子一起搓洗,会加快筷子表面的磨损速度,食物残渣也就更容易残留在筷子的划痕、缝隙中,更易滋生病菌;其次,整把筷子一起搓,清洁效果不如一根一根洗。
湿答答地堆一起:未完全干透的筷子更易繁殖细菌、霉菌。所以,如果把刚洗好、还湿着的筷子直接堆在一起,那很可能“功亏一篑”,白费了洗筷子时的努力。
筷子的正确清洗方式
首先,将筷子整体用流水冲洗一遍;其次,将洗洁精倒入水中化开,用柔软、干净、不褪色的洗碗布蘸取,一根一根地搓洗筷子;再次,用流水将筷子冲洗干净,取另一块干燥、干净的洗碗布,擦干筷子表面的水分;最后,将筷子的筷尖朝上,立着放入镂空、干燥的筷笼中,并置于通风环境保存。
筷子也有“保质期”
通常来讲,筷子使用的时间越长,上面就越容易出现划痕、凹槽,藏匿的细菌数也就越多。理论上,竹制、木制筷子应该3~6个月更换一次。
此外,筷子若出现变色、长斑,仔细刷洗后依旧如此,就要尽快换掉,因为这通常是细菌长期堆积所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筷子表面出现斑点时,很可能滋生了霉菌,甚至可能有黄曲霉毒素。
(董和怡荐自《老年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