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知书,更要达理
2022-12-29张廷赏
一天晚上,岳母出门时,我发现在一旁写作业的女儿,没有给岳母打招呼,一直忙碌不停地埋头写写画画。更不用说见岳母出门,她起身去送一送。
我意识到这似乎有点不妥,这岂不是目无尊长吗?教育孩子讲文明礼貌,是学会做人的必修课,人与人之间见面打招呼是一种基本的礼节。
其实岳母家离我们家非常近,步行仅仅几分钟就到,站在后窗户就能看到他们家的灯。岳母是个非常善良的老太太,都说孩子是隔代亲,她总会想方设法给孩子做一些好吃的,打小就对女儿疼爱有加。因而岳母来串门,只要我在家,我总要去送一送,迎来送往,传递亲情。虽然他们常说:“不用送了,天天来。”我却执意要送,正所谓礼多人不怪,礼节永远不能缺。而且我的父母都不在了,所幸爱人的父母都还健健康康,孝敬他们也是我应尽的责任。
记得儿时在老家时,亲戚刚进门,我就马上给人端茶倒水,亲热地嘘寒问暖聊家常,那其乐融融、情意浓浓的场景,仿佛我们多年未见。吃饭时,我又热情地让菜、让酒、让饭等等。饭后我主动去推来客人的自行车,送到大门外。
多年前二舅步行来我们家走亲戚,他不会骑车,二舅回去时我二话没说骑着车带着他,沿着崎岖颠簸的小路,在我大汗淋漓中一口气把他送到家门口,感动得二舅不知说啥好。将礼节礼仪变成我的生活习惯,它无时无刻伴随在我身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好客心理。其实我女儿并非是一个性格内向、腼腆的孩子,她自幼活泼可爱,很招人喜欢。也许她骨子里认为,三天两头就能见到姥姥和姥爷,他们并非不远万里而来,天天见,不新鲜了。但是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千金难买邻里情,能够住在一起就是一种缘分,自古以来,邻里和睦,邻居们可以相互照应,相互帮忙,有时比自己家的亲戚关系都要好。更何况还是自己的亲姥姥呢。
女儿的学习成绩很优秀,自幼不让我多操心。然而,我认为作为一名初中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注重自身修养,以礼待人,礼仪教育也应是必修课。尊敬老人,意味着感恩,意味着传承,更意味着一个人的人格健全,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从现在起,我要锻炼女儿待人接物的能力,让她明白一个道理—知书,更要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