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的策略研究

2022-12-29王卫民孙朝阳魏凤玲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授权点硕士学位新建

王卫民,孙朝阳,魏凤玲

(安阳师范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河南 安阳 455000)

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国家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职能。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经历一定阶段的发展建设后,办学实力均有较大提升,其中一些高校已经在部分学科领域形成较为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具备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实力。无论是从国家战略需求,还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层次教育期盼,或是从高校自身发展需求来看,积极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力所能及地开展研究生教育,既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机遇,也是它们在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承担的历史使命。深入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建设规律,总结此类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经验,提出适应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学位点建设现状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一般指在2000年后分批次设置成立的本科高校。20多年来,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数量快速增加,从2000年的599所到2021年的1270所[1],净增671所,其中513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是在2010年前设置成立的本科高校,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均在8年以上。在这513所高校中,部分高校在2017年、2020年开展的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先后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余已经获得学士学位授权8年以上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仍有366所。

(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提供了社会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关于主要矛盾的表述中,两个矛盾主体发生重大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取代了“物质文化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取代了“落后的社会生产”。相较“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过去我们讲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人民群众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要”。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对享受更好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其中,更加美好的高等教育包括更优化配置的学科与专业,更多硕士学位授权点,更高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等;高等教育的不平衡主要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如具有硕士学位授权高校数量的区域不均衡等。中国高等教育的矛盾在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主要表现有两方面。

其一,研究生教育的供需矛盾日趋扩大。近年来,研究生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均有较大规模增长,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但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招生计划的增长速度,报名人数与招生人数之间的差额从2016年118.02万人扩大到2021年的271.93万人;2022年报名人数达457万人,录取人数110.7万人,报名人数与招生人数之间的差额达到346.3万人(详见图1)。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需求急剧扩大的背景下,现有高校研究生培养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满足这一庞大社会需求,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在此形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主动作为,通过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来实现办学层次的突破,以满足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迫切需要。

图1 2016年以来研究生招生人数与报考人数逐年变化图

其二,研究生教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我国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三个层级。2016年,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共2 893.95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生数约为198.11万人,本科在校生数为1 612.95万余人,专科在校生约为1 082.89万人(1)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16》,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第9页。,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校生占比分别为6.85%、55.74%、37.42%,高等教育全日制教育的学历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就市场需求来看,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需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2],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共有高校3012所,其中本科高校1270所,2022年研招单位库中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共有629所(含“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高校),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0.88%,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的49.53%;就河南省而言,2021年,河南省共有高校141所,其中本科高校57所,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20所(含“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高校),占全省高校数量的14.18%,占全省本科高校数量的35.0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尤其如此,不论是研究生招生数量,还是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数量,我国研究生教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更与我国高等教育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上述矛盾和问题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提供了社会需求,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从这一社会需求出发,主动作为,将学校优势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积极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

(三)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是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办学水平的有效抓手

在经历本科教学评估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逐步走向正轨,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才培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人才培养特色逐渐显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本科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实现办学层次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建设就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实现办学实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其一,有助于强化学校办学特色。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可以有效凝炼学校已有的办学特色,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特色学科建设,更好地发挥特色学科在学校内涵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其二,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为导向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建设,既有助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全面提高整体办学实力和基础建设,又有助于重点学科以学位点建设为抓手,在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其三,有助于提高学校社会服务水平。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现行《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十六条规定,新增学位点原则上应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需求较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其中新增硕士学位点以专业学位点为主。因此,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建设,有助于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提高重点学科及其骨干教师面向社会需要开展应用性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其四,有助于改善学校发展环境。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环境带来的利好是多方面的,例如提升办学层次,优化办学结构,扩大社会影响,改善本科生源质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等等。

因此,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既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内在要求,又是其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有效抓手。

二、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的历程与反思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硕士学位授权的前提条件和依托载体,其发展情况反映了我国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发展的宏观布局。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13批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详见表1),在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表1 1981年以来国务院开展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信息一览表

(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增列的数量由剧增到逐渐平稳发展

表中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审核增列的硕士授予单位数量最多,三批授权审核共增列硕士授予单位555个,其中仅第1批就增列358个,远远超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次审核增列数量的总和(上世纪90年代至2020年共增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24个)。1980年代大规模增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之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停滞,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十分迫切;二是通过增列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基本都是高水平本科高校和科研单位。进入90年代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审核增列数量有大幅降低,其中第4、5、7批分别审核增列41、35和55个,第6批仅增列5所高校,在2000年的第8批授权审核工作中,甚至出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增列的零增长。在这一时期,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增列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国内成熟本科高校已基本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增列,成熟且没有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高校存量下降到最低点。进入本世纪后的第9—13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增列数量相对稳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每批增列数量在29—59之间徘徊。

(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增列的时间间隔呈现出整体的规律性与局部的时间紊乱

如表1所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增列的时间间隔呈现出整体规律性与局部时间紊乱的特点。第1批至第10批学位授权审核的时间较为规律,除少数批次的时间间隔为2年或4年之外,一般都是每3年一轮。在2006年至2017年长达11年的时间内,国家仅开展过一次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2008年启动的第11批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改变了以往“学校定期申报、全国统一评审”的做法,采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规划和立项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验收和批准授权的办法进行,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完成时间最早为2010年,最晚为2015年,成为历次硕士授权审核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在国家倡导开展高校转型发展和提高大学社会服务水平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和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当时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面对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不仅在本质上涉及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分层发展和基本定位问题,还直接影响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立项建设工作。2017年制定的《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为硕士授权审核走向规范化提供了制度基础,明确提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每3年进行一次授权审核。此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于2017年和2020年开展了两轮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预计2023年硕士授权审核工作也将按时启动。这一段时间也正是较早升本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建设快速发展期,在经历了十余年基本建设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经历了教育部主导的本科教学评估,本科教学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学科建设工作也有长足发展,办学特色逐步显现,办学实力有了较快发展,逐步向成熟本科高校过渡。

(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增列条件由相对宽泛到标准明确

从第1批到第11批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来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标准相对宽泛,审核重点主要表现为“数量指标控制”[3]。《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的核心问题是促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新增硕士学位点审核与自主审核单位新增学位点审核制定了具体的审核办法和程序,提出了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八项基本条件和各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4]。《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和基本条件的发布与设置标志着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步入制度化、标准化的成熟轨道,同时也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启了政策通道。

硕士授权审核在增列数量上的渐趋稳定性、授权审核时间的规律性和申请条件的明确性,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从自身办学实力与特色优势出发,对标基本条件,提前规划建设方案,探索适合自己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道路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可能性。

三、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的路径

(一)围绕基本条件,加强内涵建设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审核,就必须严格按照《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对标对表开展建设。对开展立项建设的普通本科高校而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要求的量化核心指标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5%;二是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三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不超过17:1;四是师均年科研经费不低于4万元(申报当年“近五年”指标);五是学校生均经费收入不低于3万元。这五项指标的设置是在科学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办学条件需要制定的文件。该办法指向清晰明确,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提出了明确的内涵建设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尽管大都经历10—20年的发展建设,但与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相比,许多高校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共批准增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43个,其中当年即可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5个,除6所高校外,其余19所学校全部位于东部地区;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8个,除4所学校外,其余14所高校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这说明,较多的东部地区高校能达到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要求,中西部高校则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还存在学科建设的理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人才高地尚未形成、学科领军人物尤其匮乏,学科平台尚不充分,生均办学经费不足和社会服务能力存在差距等共性问题。

在此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要从学校办学定位出发,制定好学校发展建设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扎扎实实加强内涵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合理规划招生规模;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学科骨干;发挥重点学科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支撑作用,把高校人才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不断提高高校办学保障能力。从具体建设措施来讲,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摸清家底,充分了解学校及申报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基础条件,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差距,对标对表授权审核基本条件,本着“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科学制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扎扎实实开展建设工作;二要强化建设效力,将建设任务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目标考核清单,强化目标管理;三要突出建设重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与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是同步过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的同时,应凝聚全校资源,形成建设合力,重点加强对单位申报有直接支撑力的学位授权点建设。总之,扎扎实实的内涵建设工作,是实现高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坚持特色发展,形成比较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坚持走内涵发展的同时,如何在众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高校中脱颖而出,除了应符合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之外,还要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谋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建设之路,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变轨超越。

安阳师范学院位于甲骨文故乡、殷墟所在地、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市,是2000升格为本科的河南省普通高校。该校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自上世纪80年代就致力于甲骨文研究。升本以来,学校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填补全国学科领域空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甲骨文信息处理特色学科,走出了一条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展学科建设的新路径。近年来,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5],“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6]的殷切嘱托,甲骨学信息处理特色学科取得显著成就。目前,该学科甲骨文信息处理团队是国内甲骨学研究领域唯一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是国内甲骨学研究领域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殷都学刊》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考释甲骨文的方法拓宽了甲骨文研究的领域;2019年发布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标志着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安阳师范学院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学校对国家急需战略和区域文化传承创新需求的积极响应,集中体现了该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为该校办学层次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安阳师范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四、结语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学科建设的价值旨归。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职能方面是有所不同的,学科建设水平较高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设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流社会服务;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则应从自身办学实力出发,紧紧把握国家持续开展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战略机遇,坚持自身特色和优势,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对标对表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基本条件,将国家和社会之所需,与自身优势特色之所能相结合,确定科学而清晰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和目标定位,重点建设少量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使之成为能够引领学校发展、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特殊需求的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研究生教育需要。

猜你喜欢

授权点硕士学位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我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新增80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山西9所高校 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在美国对于就业来说最好和最差的硕士学位
教育部公布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撤销不合格学位授权点
军事科学院199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