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的Meta分析

2022-12-29陈艺曦龚桃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3期
关键词:异质性检索穴位

陈艺曦 云 洁 龚桃林 陈 倩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易产生诸多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是其典型症状之一。研究[1]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DM患者有便秘这一并发症,随着DM患病率的持续增高,DM便秘人群也逐渐增多[2]。若便秘控制不佳,会引起血糖波动,用力排便还会导致肛裂甚至脑血管破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状态,同时加重经济负担[3-4]。因此应早期治疗DM便秘,然而口服药物难以避免首过效应和对肝脏的刺激;长期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容易损伤直肠且患者会产生依赖性。有研究者[5-6]运用穴位贴敷治疗DM便秘,该疗法发挥穴位和药物双重效益,可通利大便,报道其疗效较好的研究增多,但受限于样本量的不足,其疗效的确切性尚有争议。故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Meta分析,客观评价穴位贴敷治疗DM便秘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CNKI、SinoMed、VIP、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 Library、EBSCO、Web of Science、Ovid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月12日。中文检索词:“糖尿病”“便秘/排便困难”“穴位贴敷/中药外敷/敷脐疗法/中药贴敷/贴敷疗法”;英文检索词:“diabetes”“constipation”“acupoint”。使用主题词+自由词的方式检索,并根据不同数据库的特性制定相应检索策略,同时追溯论文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RCT;②研究对象:确诊为糖尿病且符合功能性便秘国际学会罗马(Ⅱ、Ⅲ)诊断标准或国内便秘诊断标准[7]的患者;③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或其他药物疗法,试验组单用穴位贴敷或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④结局指标:主要指标为有效率(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制定的疗效标准),次要指标为排便间隔时间、周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时间。(2)排除标准:①重复发表;②无法获取全文;③数据不全;④便秘未提及确切诊断标准;⑤不能体现试验组穴位贴敷独立效应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两名研究生分别独立查阅文献,意见不同则请教导师,将所查阅文献导入ENDNOTE,运用该软件筛去重复文献,再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将选定的纳入研究数据提取于统一表格,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样本年龄、干预措施、疗程、干预方案及结局指标。

1.4 文献质量评价 参考Cochrane标准评价文献质量,从随机方法、分组隐藏、盲法(研究者和受试者、结局评估者)、结局资料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及其他偏倚7方面进行评价。与文献筛选相同,两名研究生独立评价,出现分歧时请教导师权衡决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首先进行异质性评价,若(P>0.1,I2<50%)表明同质性较好,用固定效应模型;若(P≤0.1,I2≥50%),则异质性较大,用随机效应模型。连续变量采用均方差(MD)表示,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表示,均取95%置信区间(CI)为效应量。检验水准设定P<0.01,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纳入RCT不足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文献288篇,筛选后最终纳入11篇RCTs。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纳入11篇RCTs,共84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23例,对照组420例。纳入的RCTs发表于2015年及以后的占比超过70%。在穴位选择上,8篇[10-15,17-18]RCTs均只选择神阙穴,2篇[9,16]选择了神阙穴与其他穴位的结合,只有1篇[5]选择的其它穴位。纳入RCTs基线资料可比,具体见表1。

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手册质量评价标准对11篇RCTs进行评价,1篇[17]研究评级为A,其余均评为B。所有研究均无选择性报告的风险。纳入RCTs中,6篇[5,10-11,15-17]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余仅提及随机,未描述具体方法。2篇[11,17]RCTs提及了病例的脱落现象及原因,且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对结局指标造成统计学上的影响,其余RCTs无脱落情况。尽管穴位贴敷难以对参与者施盲,但本研究结局指标均为客观指标,是否施盲不会影响评估结果,因此将研究者、参与者盲法均评为低风险;1篇[17]RCT明确指出结局资料由专人收集,体现了结局测评者盲法,且该研究也提及对随机方案的隐藏。如图2所示。

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表

图2 纳入研究偏倚评价图

2.4 Meta分析结果及敏感性分析

2.4.1 有效率 11篇RCTs均被纳入,中等异质性(P=0.02,I2=5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穴位贴敷能提高DM便秘的有效率[RR=1.23,95%CI(1.12,1.35),P<0.001],如图3所示。通过改变数据分析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说明此次Meta分析结果较稳健。

图3 穴位贴敷治疗DM便秘有效率的森林图

2.4.2 排便间隔时间 纳入5篇[5,9,13-14,16]RCTs,异质性较高(P=0.0002,I2=82%),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穴位贴敷能明显缩短DM便秘患者排便间隔时间[MD=-1.70,95%CI(-2.09,-1.30),P<0.001],如图4所示。进行敏感性分析,剔除俞婷婷[17]的研究后,异质性消失(P=0.43,I2=0%),此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MD=-1.85,95%CI(-2.00,-1.69),P<0.001],故认为此次Meta分析结果较稳健。

2.4.3 周排便次数 纳入3篇[9,12,16]RCTs,低异质性(P=0.26,I2=2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穴位贴敷显著改善了DM便秘患者周排便次数[MD=1.95,95%CI(1.76,2.14),P<0.001],如图5所示。

图4 穴位贴敷治疗DM便秘排便间隔时间的森林图

图5 穴位贴敷治疗DM便秘周排便次数的森林图

2.4.4 每次排便时间 纳入5篇[9,12-14,16]RCTs,统计学异质性较高(P=0.002,I2=77%),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穴位贴敷能显著缩短DM便秘患者每次排便时间[MD=-3.08,95%CI(-3.74,-2.43),P<0.001],如图6所示。敏感性分析剔除丁怀莹[13]一文后,异质性降低(P=0.34,I2=11%),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MD=-2.86,95%CI(-3.11,-2.60),P<0.001],提示此次Meta分析结果较稳健。

图6 穴位贴敷治疗DM便秘每次排便时间的森林图

2.5 发表性偏倚 以有效率为指标绘制漏斗图(图7)分析发表性偏倚,显示原点并未完全对称分布,说明存在一定发表偏倚,可能与部分研究为小样本RCT有关。

图7 穴位贴敷对DM便秘有效率影响的漏斗图

3 讨论

大部分患者由于知识缺乏未能意识到DM便秘可能导致的后果,疏于重视,最终导致便秘持续伴随,造成不可逆影响甚至可能诱发、加重其他疾病[2,19-20],使血糖控制不佳[21]。当前,尚无特效疗法,西医常采用缓泻药,严重者使用开塞露或灌肠等,停药易复发[22]。中医注重整体又辨证施治,治疗DM便秘有独特优势[23-24]。中医汤药虽然标本兼治,但与西医口服药相同,无法避免首过效应,且中药味苦,患者难以坚持服用,依从性较差。加之由于DM的疾病特性,患者口服药物有诸多禁忌[25],以穴位贴敷为代表的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就得以突显。清代有学者证实将药物用膏剂封闭,使药性通过毛孔挥发,沟通表里,有时效果比服药更好[5]。穴位贴敷疗法既避免了首过效应及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又能使药物经穴位直达胃肠,调节脏腑[26],直接改善便秘。同时,穴位贴敷还具有简便、无创性、副作用小、价廉效佳等优点。

研究纳入11篇RCTs综合评价穴位贴敷对DM便秘的疗效,显示穴位贴敷能提高治疗DM便秘的有效率,缩短排便间隔时间,增加每周排便次数,缩短每次排便时间。在选穴上,本次研究纳入文献除傅玲玲[5]一文外,其余RCTs均有选取神阙穴,可能与神阙穴位于脐中,脐部皮肤薄,脐下血管丰富,药物易吸收有关。《幼科大全·论脐》认为“脐之窍属大肠”,该穴位还与脾、胃、肾关系密切,而DM便秘的病因病机复杂,但病位在大肠,气阴两虚、脾胃受病是众多医家的观点。在实施方案上,有研究采用单一穴位贴敷进行干预,也有将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的研究,如灸疗、拍打天枢穴等,均对DM便秘症状有改善效果,但由于联合方案有差异,本次研究未进行亚组分析。在疾病的辨证分型上,傅玲玲[5]一文对DM便秘进行虚实分型,辨证用药,研究结果表明辨证贴敷组疗效更好,体现了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性。在不良反应上,有5篇[11-13,15,17]RCTs对穴位贴敷治疗DM便秘进行了安全性评价,但评价方法存在差异,本次研究未纳入该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这5篇RCTs提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均体现为皮肤问题,但差异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穴位贴敷未对患者造成明显不良反应,这也给未来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改善外用贴剂可能造成的过敏反应,完善穴位贴敷的使用。除本次研究纳入的指标外,1篇RCT[15]还报道了穴位贴敷有助于缓解DM便秘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此前,也有研究[27]认为情绪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便秘也会加重负性情绪,但目前关注穴位贴敷对DM便秘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较少,期待后续有更深入的进展。

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纳入的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小、质量较低,且部分结局指标纳入研究较少,可能存在异质性;由于穴位贴敷在国外的推广还有很大空间,本次研究最终纳入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可能导致选择偏倚;尽管观察组都是穴位贴敷,但是干预方案不够统一,DM便秘人群证型存在差别,也可能增加Meta分析结果的异质性。

研究显示相比口服药等常规治疗,穴位贴敷兼具药物和穴位的作用,能提高治疗DM便秘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但受限于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尚需更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进一步验证,希望未来有更多研究者构建出以证型为基础的穴位、药物、每次贴敷时间以及疗程方案,辨证施治,为临床提供更完善的疗法。

猜你喜欢

异质性检索穴位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