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候因子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2-12-29房吉兰
房吉兰
(本溪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0 )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 et Zucc.)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植物,其生长特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详细分析了光照、温度和水分主要的气候影响因子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1]。
1 光照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作为红松生长阶段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红松全部的生长发育与获取营养全部依赖于光照所产生的光合作用。没有光照,树木便无法生活。光照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大气和土壤水分、温度状况、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化学作用。光照对树木光合作用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树种的差异对光照的需求有所不同,这种对光照适应性的形成,是树种在长期发育的过程中,其本身与光照有关的一系列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2]。因此,树木对光照的需要和适应,也是一些主要生态条件,如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及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的[3]。
树木在温热条件、水分状况适宜的情况下都需要全光,在光照充足可以使树木的生长量最大。如果对树木采取适当遮阴的方式,树木的生长量会减少,保持一种最低限度的存活。树木对于阳光的忍耐程度和适应能力被称为耐荫性,耐荫性对于不同树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树种的不同发育阶段,耐荫性的表现也不相同,幼苗阶段的耐荫性要远比大树强得多。因此,树木的耐荫性也因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而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变得更加干旱瘠薄,本来耐荫性差的树种也要求较大的庇荫,才能顺利的生长。反之,温热状况适宜,营养条件良好时,即使耐荫性强的树种也是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量更大。所以,在树木的生长与发育的不同时期,对阳光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同树种在立地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对光照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条件生长的喜光树种,在土壤贫瘠阳光充足的条件同样需要适当的庇荫才可以保证其稳定的生长量。
红松的生长和其他树种是一致的,只要满足适合的生存环境,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下生长量才会提高[4]。由于在我国东北地区长期形成的阔叶红松林内复层林分的生态结构,形成了红松幼龄林阶段具备一定的耐荫性。林龄的不断提升,其耐荫性也发生变化,逐渐需要充足的阳光满足其生长量的需求。不同光照条件下红松4a生人工幼林生长情况,采伐迹地地径0.51 cm,苗高19.32 cm,杂木林下地径0.29 cm,苗高14.00 cm。皆伐迹地全光条件下的红松幼龄林,提前改变了遮阴性的需求,其生长要比杂木林庇荫条件下的红松好得多。
采伐迹地上,光照充足,坡度较大30°,土壤较瘠薄;杂木林上层主要为柞、花曲柳、榆和色木萌条,郁闭度0.4,坡度较缓12°,土壤湿润肥沃。两处均春季植苗造林,苗木上山年龄为2 a生,并进行同样的除草抚育。造林后的第一年,由于适度的庇荫,有利于苗木的恢复,所以两处红松的生长差异不明显。到造林后的第二年,由于光照不同,幼树生长开始分化。光照条件充足的采伐迹地上的红松生长要比杂木林下的为好,生长量迅速增加,植株粗壮,枝叶发达。这除了采伐迹地上具有较多的速效营养分外,主要是由光照条件的影响。杂木林下,虽然土壤条件较好,但由于光照不足,红松生长较差[5]。
2 温度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
红松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是树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等一系列重要生命活动都以温度为基础,温度适宜,树木的新陈代谢作用有所提高,从而促进良好的生长发育。每个树种都有其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和最高最低临界温度。对于红松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的要求与适应,便成为影响培育红松林的关键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其生长量。红松作为温带树种,喜好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温度适宜,湿润度0.5以上的情况下,对温度的适应幅度较大。红松的耐寒力强,在小兴安岭冬季-50 ℃低温下,无论老龄或幼壮树木都无冻害现象。因此,红松在近海湿润地区,可以分布到北纬52°的寒冷地区。在我国红松分布区的最北限,年平均气温为-1 ℃,南限辽宁省宽甸、草河口等地年平均气温升高到5.8~8.5 ℃。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东部是红松适生的乡土中心地区。本地区气候的特点是温和湿润。年平均气候0~6℃,温润度0.7~0.9,年平均相对混度为70%~75%,1月平均气温-28~-14 ℃,夏季温度较高,7、8月平均温度20~24 ℃,冬季绝对低温有时达-50 ℃,积温1900~2200 ℃,5~9月生长期内平均气温16.2 ℃。
红松在湿润条件下对温度要求有一定的可塑性。它的潜在生态幅度似乎较其现在自然分布的范用要大一些。这种趋向,比较一下暖温带湿润区与大量红松自然分布的温带温润区、红松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处于暖温带湿润区的草河口红松人工林以及引种到山东泰山地区的红松,日前生长状况均不比温带湿润地区的差。当然象泰山地区引种的红松,尚处于幼龄阶段,能否适应,尚有待时间的进一步考验[6]。红松是温带湿润地区树种,生长期中要求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但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对温度适应幅度有一定的可塑性。除在我国东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量发展外,在我国暖温带温湿润区,海拔较高的地方,可试验扩大其引种范围。红松的耐寒力强,可忍耐冬季-50 ℃的低温,而无冻害现象。
3 水分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
红松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是随着其发育的阶段和生长的时期而变化的。红松在幼龄阶段,由于根系还不很发达,因此要求较湿润的环境才能生长得更好,特别在发芽和幼苗阶段,苗期失水,常常会影响幼苗的正常发育。在干山坡上往往于干旱时期,可以发现红松幼苗因缺水而枯干的现象。所以红松幼龄时期,如雨水丰沛、空气湿度大、土壤湿润就生长迅速。根据东北林业大学的研究,认为红松在6月间高生长的快慢与空气湿度的大小有很大关系,并且5~6月份的降雨量与年高生长量有较大的影响,每降雨之后,日高生长则有明显增加。
红松在其自然分布区域内气候是温和而湿润的。生长季节,即从5~9月平均降雨量为400~850 mm,空气湿度平均为60%~80%,甚至90%。湿润度(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之比)一般在0.5以上,湿润度对红松生长影响较大,在湿润度大的地方,即使是荒山地带,土壤比较干燥贫瘠,也能生长很好。红松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有较大的可塑性,从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到比较干燥贫瘠的陡坡地,均能发育成林,但不适应于排水不良、通气性差的积水地上生长。所以在低洼排水不良的谷地上红松常常为落叶松和云冷杉所代替。红松生长最好的土壤水分条件是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8]。但在大气湿润度适宜的条下,也能生长在干燥的土壤上。其耐旱力仅次于黑桦和蒙古柞。红松生长发育过程中某种生态因子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由其他生态因子所补偿[9]。例如降雨量的不足,可以从较高的空气温度得到补偿等。在发展红松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红松所具有的这种生态补偿能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