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病毒调控宿主细胞氨基酸和能量代谢的机制研究

2022-12-29XUEQIAO,LIUHUI-SHENG,ZHUZI-XIANG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羧酸糖酵解组学

细胞代谢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核苷酸代谢等多种代谢途径。代谢组学是鉴定宿主细胞代谢变化的重要手段。近几十年来,代谢组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的生物学研究,可用于鉴定疾病中的代谢产物,为进一步筛选生物标记分子、开发靶向药物、靶向代谢途径设计新型疫苗等奠定基础。病毒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策略操控机体代谢网络,为自身复制提供资源,但不同病毒调控细胞代谢的途径也不相同。非洲猪瘟病毒(ASFV)可调控宿主细胞代谢,进而促进病毒复制。已有的研究表明细胞膜中的胆固醇是ASFV 复制所必须的,且脂质交换促进ASFV“病毒工厂”的形成,揭示了脂质代谢在ASFV 感染中的重要性。然而,ASFV 与宿主其他代谢系统的调控关系及机制仍不清楚。

近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研究所郑海学研究团队发表于《Journal of Virology》的文章“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regulates host energy and amino acid metabolism to promote viral replication”,首次揭示ASFV 可以提高宿主细胞的氨基酸和能量代谢,促进病毒复制。该研究首次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等技术解析,发现ASFV 感染可显著引起90 种代谢产物的变化,其中65 种代谢物上调,25 种代谢物下调。改变的代谢产物主要集中在氨基酸、三羧酸循环、糖酵解等代谢途径。进一步研究揭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三羧酸循环促进ASFV的复制。

为了鉴定ASFV 与氨基酸、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的调控关系,该研究进一步利用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发现ASFV 感染早期,多数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上调;感染晚期,胱氨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他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下调。能量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发现ASFV 感染引起丙酮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等物质的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ASFV 感染促进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的活性,从而导致三羧酸循环和氨基酸代谢物质合成之间的可逆性转变。此外,该研究发现RⅠG-Ⅰ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了ASFV 诱导的ⅠFN-β 激活,但乳酸抑制了ASFV诱导的ⅠFN-β产量。

该研究首次证实ASFV 可以上调宿主细胞的氨基酸和能量代谢,并发现氨基酸和三羧酸循环促进ASFV 复制,乳酸抑制了ASFV 诱导的天然免疫应答。该研究揭示了ASFV 抑制宿主天然免疫的新机制,为非洲猪瘟疫苗的创制提供了新数据。

猜你喜欢

羧酸糖酵解组学
影像组学在肾上腺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逆转能量代谢重编程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①
东莨菪碱中毒大鼠的代谢组学
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羧酸系超缓凝减水剂性能研究及应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搅拌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
搅拌站废水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浅谈400米跑运动员的生化特点和训练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羧酸酯酶比率荧光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