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2-12-29郭文雄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畜牧兽医站福建平和363713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雏鸭鸭群肝炎

郭文雄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畜牧兽医站 福建 平和 363713

病毒性肝炎是鸭养殖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病毒性传染性疫病,不同日龄的鸭群感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存在很大差异,雏鸭易感性强,病死率高,成年鸭抵抗力较强,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从当前鸭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看,虽然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很多养殖场内部并没有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存在较多的不科学之处,如圈舍被各种病菌严重污染、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各类传染性疫病的发生流行趋势日益明显,危害逐渐加重。病毒性肝炎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一旦防控不及时将会引起严重的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因此需要养殖户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此类疫病的有效防范,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证鸭群健康生长。现将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总结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20年3月上旬平和县某养殖场从外地购进1 000羽雏番鸭。养殖场构建了合理的养殖管理条件,雏鸭精神状态较好,饮食排便正常,但饲养到17日龄后,个别鸭相继出现发病和死亡,发病进程相对较快,发病1~2 d就出现死亡。最急性型患鸭没有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倒地死亡。发病第2 d,患鸭数量逐渐增多,大多数患鸭呈角弓反张姿势。检查发现该养殖场并没有执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尤其是鸭生长到17日龄之后,没有进行病毒性肝炎的疫苗免疫接种。另外养殖密度相对较大,将鸭子集中在一个圈舍,采用地面平养模式,垫料严重板结,没有及时清理,污染比较严重。

2 临床症状

现场发现不少患雏精神沉郁,头部紧缩,呆立,行动较为迟缓,双翅下垂,食欲下降,急性期的患鸭食欲废绝,随后出现腹泻,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便。大多数患鸭表现呼吸急促困难,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向一侧歪斜,全身肌肉抽搐,头部向后仰,背部着地,腿部下弯,在地面上做转圈运动,两脚出现痉挛性乱蹬,呈角弓反张姿势[1]。出现神经症状几小时后患鸭就开始死亡。病死鸭的嘴部爪尖严重瘀血,外观呈暗紫色。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鸭,病变主要表现在肝脏,外观肿大,质脆,表面有很多砖红色或深红色坏死灶[2]。有的病死鸭肝脏颜色逐渐变淡,外观呈浅黄色,肝脏表面分布很多大小不同的出血斑点,胆囊充盈青草色胆汁[3]。脾脏外观呈斑驳状,表面有很多细小出血点。肾脏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肿胀,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的病变。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病死鸭的病变组织,无菌处理后,尿囊腔接种9~12日龄无母源抗体保护的鸭胚,经3~5次传代后,无菌吸取死亡鸭胚胚液毒,以鸭病毒性肝炎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发现可中和胚液毒,据此可诊为鸭病毒性肝炎。

5 诊 断

综合该鸭群的养殖情况、发病过程、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

6 治 疗

1)将患鸭隔离饲养,并做好污染圈舍的彻底清扫和卫生消毒,用复合酚溶液配制成1%水溶液后喷雾消毒,每天上、下午各1次,连用1周。

2)为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扩散,在确诊后的第2 d选择有效成分为头孢噻呋钠的冻干粉,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加入50 mL鸭肝炎高免血清,每羽鸭肌肉注射0.2 mL,之后鸭群的病死率逐渐下降。

3)为增强鸭群体质,在饮用水中添加速补康(多种复合维生素),每250 g兑水1 000 kg,连用1周,患鸭的临床症状逐渐得到好转,不再出现死亡。

7 讨 论

1)在开展鸭病毒性肝炎防控中,应该在发病初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一般在初期选择鸭肝炎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紧急免疫接种,能够有效防止病情的扩散蔓延。

2)在开展疾病防控过程中,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可在饲料和饮用水中适量添加抗生素,但应该确保合理选择抗生素,一般呈强酸或强碱性的药物不能和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混合注射,因为会影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使用头孢噻呋钠与抗体或血清混合使用,不会影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3)防控此类疫病,关键在于做好预防工作。母鸭在开产前2~4周可接种适量的病毒性肝炎疫苗,这样可保证雏鸭出生后获得一定免疫力。养殖户在购进雏鸭后,应根据免疫接种情况,分别在1日龄或10日龄免疫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如果母鸭在开产前没有进行疫苗免疫接种,那么雏鸭出生3日龄之前必须进行第1次免疫接种,这是降低鸭病毒性肝炎发生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雏鸭鸭群肝炎
《世界肝炎日》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世界肝炎日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