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品质提升为导向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
——以株洲市渌口区旧城更新为例
2022-12-29张小坤
张小坤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1 引言
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旧城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课题[1]。老城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区位价值高,但建设年限久远,配套设施落后,又涉及文物保护、旧居民安置等复杂问题,改造难度大,成本高。株洲市渌口老城区随着南洲新区、梅子湖等区域的发展逐渐出现设施陈旧落后、建筑面貌不佳、活力不足等问题,如何在旧城更新中提升城市品质[2],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渌口旧城区现状概况
2.1 主要概况
渌口旧城区现状基本为城市建成区,北至军事用地,西临京广铁路,南至渌江,东至渌枫大道—南洲大道,总用地面积为3.83km²。建设用地主要有区政府、区公安局、区公路局、区自然资源局等行政办公用地,以及区中医院、五中、明德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农林用地多分布于规划区东北部。
渌口老城区人口密集,集中了大量的行政办公、商业及商贸设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交通阻塞、各类活动设施缺乏等影响城市整体风貌的问题。
2.2 现状问题
2.2.1 用地发展不均衡,可开发用地相对集中
老城区作为渌口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已开发用地位于中部,面积为269.11hm2,占总用地的70%,主要以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主。可开发用地集中分布于规划区西南部、东北部,面积为95hm²。
2.2.2 对外联系通道较少,过境交通量过于集中
对外联系向北仅有伏波大道(省道S211)联系株洲市区,向南由南洲大道联系南洲新区,向东只有县道张渌公路联系醴陵市,西面受京广铁路限制,现状只有津口路为车行通道,通行条件较差,其他信道均为人行信道。旧城内部过境交通量集中在南江路、漉浦大道和南洲大道。
2.2.3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静态交通设施相对缺乏
渌口老城区内部道路系统未形成网,尽端路和断头路较多,造成交通通达性较差。次、支路网密度较低,远低于国家标准,次干道道路密度仅为0.79km/km2(国标1.2-1.4),支路道路密度仅为1.34km/km2(国标3-4),密度相对较低,难以满足交通需求。现状无独立公交首末站,7路公交首末站暂设于汽车客运站处,其他公交线路采取占道停放方式。同时缺乏社会停车场,主要采用道路两侧设路内停车的方式,高峰期影响交通通行效率。
2.2.4 公益性服务设施承载力不足,难以满足需求
行政办公设施相对较成熟,文化、体育、养老等设施需完善。教育方面,整体幼儿园数量不足,服务覆盖面为51%。小学覆盖面(61%),学生班额超标(每班超55人),且用地紧张;中学服务覆盖面为72%,西南区域尚未覆盖。
2.2.5 绿地景观风貌欠佳,城市形象有待重塑
现状景观风貌较凌乱,新建建筑风貌各异,功能混杂,改造难度大。同时,架空线穿越道路及用地,影响景观。现状色彩以暖色系为主色调,但是整体色彩未统一,需要统筹考虑。
3 案例借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老城区控规
定远县老城区东起鲁肃大道,西至西环路,北起幸福路,南至藕塘路,总面积12.7km2。定远县老城区在控规编制过程中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
1)释放土地资源,补充公共资源
释放老城区的土地资源,树立城市形象,补充公共稀缺资源,如公共空间、停车场地、公交换乘等功能,将释放出来的土地资源考虑用作商业服务、居住用地的开发建设。
2)打破院落割据,拉通交通组织
规划区域内用地权属复杂,在土地权属进行局部调整的基础上,形成街坊式的空间形态,以利于城市整体风貌的建设和交通组织的顺畅。
3)公共资源扩散,满足日常需求
一是依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现状,在原址上适当进行扩建,提高设施等级。另一种“扩散”是指降低设施等级,减少服务人群。
4)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城市品质
南北向西城河、南城河、三里河滨河绿化,与道路两侧防护绿地交织,形成网状的绿化格局。
4 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的旧城更新策略
4.1 谋发展——盘活存量,集约发展
梳理可开发建设用地,明确土地的主要用途,合理确定用地建设容量,集约用地[3]。通过三类用地梳理,保留整治用地面积为172.23hm2,主要为现状情况较好的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等;拆除重建用地面积为39.75hm2,梳理现状建设情况,将原待拆企业、搬迁部门进行拆除后重新开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23.99hm2,根据规划路网,将现有部分未利用土地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4.2 通脉络——路网优化,窄路密网
落实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在区域大背景下,衔接主要对外通道,加快融城步伐,实现新突破。增加渌枫大道、渌湘二桥南北向通道,改造漉浦大道、湘醴大道东西向交通线,同时梳理向西跨京广铁路通道,新增三处下穿京广铁路通道。完善次干路和支路路网,形成小街区密路网格局,在老城区增加停车设施,解决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通过路网梳理,将老城区建设成为对外联系通道顺畅、内部道路结构清晰、道路成网密度适中的宜居之城。
4.3 促民生——以人为本,优化设施
4.3.1 聚焦短板,填补设施欠账
根据现状情况,确立各级公共和基础设施改造标准,在用地中落实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采用服务半径的有效性,补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
1)数量织补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用地总量提升,主要体现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规划3处文化设施用地,其中现状保留区图书馆和文化馆,新增1处;规划新增2处体育设施用地;规划19处幼儿园,其中保留现状8处,新增11处幼儿园。规划共设置小学4处,其中现状保留渌口镇明德小学、湘渌实验小学、改扩建育红小学,新建1处。规划保留渌口镇中学、湘渌实验学校和株洲县第五中学。
2)首位度织补
首先保障与市民活动最接近的街坊级公益设施用地。各类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满足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微观服务理念。
3)覆盖面织补
根据服务半径,优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满足覆盖要求。
4.3.2 对症下药,改造老旧小区
依托《株洲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导则》,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消防安全、房屋改造、建筑节能等内容。
1)绿化
通过防护绿化等手段划分单位组团,提高老旧小区安全性;通过对建筑立面的高度和色彩控制、保证老旧小区与城市整体风貌和谐统一。
2)道路
保证老旧小区至少一面与城市道路相邻,且消防车辆能从内部通过。完善公厕、垃圾桶、路灯等设施,同时通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绿化、铺装、健身器材等设施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4.4 树形象——护蓝增绿,鼎新风貌
4.4.1 见缝插绿,织补公共空间
规划采取“见缝插绿”的形式织一张绿网,依托宝塔山、渌江、湘江等山水资源,向老城区进行渗透。利用空旷地带,形成街头公园、广场等,满足市民需求。通过北部山体和南部临江的景观资源优势,将该区域打造成“一带三轴多节点”的开敞空间结构。“一带”指沿渌江形成的公共开放景观带(渌江风光带),全线贯通滨水步道和自行车慢行道,并置入公共活力节点,形成崇享运动、内外共享的公共活动带。“三轴”为沿渌枫大道、漉浦大道以及伏波大道—南江路形成的主要景观廊道。“多节点”指依托桥头公园、北湖公园、渌南公园、渌湘公园、渌滨公园等公园以及其他街头绿地和山体形成的多个景观节点。
4.4.2 传承延续,塑造城市风貌
针对老城区建筑风貌各异,功能混杂,改造难度大,整体色彩未统一等问题,规划采用不同的风貌分区,对建筑风貌、色彩进行控制引导。
1)新建风貌区
渌口建成区是衔接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代表渌口发展的新风貌,结合其发展条件和建设“活力渌口”的目标,综合建成区的发展现状,重点突出商贸居住等城市风貌。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15m~60m,地标建筑大于60m。建筑以现代简约为主,中式简约为辅,建筑主色彩以白色和灰色为主,装饰色以褐色、棕色、蓝色为主。
2)传统风貌区
旧城中心区对现有建筑修缮和整治,以行政办公、文体娱乐、商贸居住为主题,形成商业文化气氛和生活氛围浓重的城市中心氛围。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15m~60m,地标建筑可大于60m,建筑以现代简约为主,中式简约为辅,色彩以浅灰、浅咖啡色系为主。
3)湘渌文化老街风貌区
重现老街记忆,回味湘渌美食,营造寻根与聚会场所,唤醒湘籍游子的故乡记忆,保留原有的街巷空间,以旅游、居住生活为主题,减少车流对该区域的干扰,创建环境景观优良,文化气息浓重的住区氛围。建筑高度控制在20m以内,建筑色彩以青灰、白色为主,建筑材料可用现代混凝土材料,建筑外墙面采用青砖贴面;二层阳台应采用当地传统木质栏杆形式阳台;窗户为传统花格窗样式;窗台下用白色抹灰涂料粉刷墙面;采用坡屋顶形式并铺设传统小青瓦片。
5 结语
在新时代对城市集约发展的要求以及老城区自我提升完善的要求[4]下,建造更加人性化的空间生活环境、更具文化内涵的城市特色风貌,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渌口老城区的旧城更新改造,通过“谋发展、通脉络、促民生、树形象”等策略提升老城区的品质形象,让老城区“绿起来更绿,亮起来更亮”,为“无缝融城”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