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今年12月起实施”等信息11则

2022-12-29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证照村落排查

政策

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今年12月起实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公告,批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国家标准,自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同时废止。

《标准》主要包括总则、术语等24项技术内容,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00公里每小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标准》明确,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年限应分为初期、近期、远期三个阶段。客流预测年限应与设计年限一致。跨座式单轨交通应为全封闭、双线右侧行车的线路,并应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情况确定选址。同时,应节约资源,满足建设智慧城轨需求。线路应以高架线为主。跨座式单轨交通主体工程结构及其他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明年3月1日起实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公告,批准《民用建筑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国家标准,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同时明确,《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规范》不一致的,以《规范》的规定为准。

《规范》指出,民用建筑的建设和使用维护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体现时代特色、地域文化。民用建筑建设应遵循安全、卫生、健康、舒适的原则,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合理的使用空间。民用建筑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等防灾安全措施。应满足无障碍要求,选择安全环保型装修材料。装修材料、装饰面层或构配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安全牢固。民用建筑的室外公共场地、建筑部件及公共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日常保养、维修和监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国家标准,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同时明确,《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规范》不一致的,以《规范》的规定为准。

《规范》提出,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责任追溯制度。施工过程中应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化文件。施工进度计划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后执行。施工中不得任意压缩工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应准确齐全、真实有效,且具有可追溯性。实行监理的工程项目,施工前应编制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按规定程序审批。施工现场应制定技能工人配备方案。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应进行全员质量培训,保留培训记录,并应考核合格。

《建筑钢、木结构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标准》发布

由中国建筑业协会钢木建筑分会联合高等科研院校、相关行业组织等编制了《建筑钢、木结构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标准》,该标准是钢木建筑行业首部质量风险过程管理标准,于日前发布实施。

标准以企业质量管理运行全过程为基础,结合企业风险控制和质量管理效果,帮助企业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绩效、提高抗风险能力,更好地跟紧国家现代化市场发展脚步。标准的实施将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活动在京启动

8月24日,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华通讯社联合开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活动在京启动。

据介绍,保护宣传活动包括传统村落保护宣传短视频征集和“传统村落万里行”两项活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已走过10年历程,目前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将681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实施了挂牌保护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52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3380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

10月起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试运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自2022年10月1日起,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电子证照(以下简称“电子证照”)试运行。

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电子证照的制作、签发和信息归集业务流程,规范数据信息内容和证书样式,并通过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进行电子证照赋码,形成全国统一的电子证照版式。

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电子证照数据对接工作,将已制发的电子证照数据进行归集和存档。

试运行省份应于2022年9月底完成相关信息系统升级和联调测试等工作,出台相关纸质证照转换电子证照实施细则,主动向社会公开。其余省份应根据有关标准,尽快做好电子证照发放准备工作,力争在2022年年底前全面实现相关证照电子化。

行业

河北提前完成棚改年度任务

今年河北省计划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1.7万套、建成10.5万套。截至8月25日,已开工11.77万套、开工率达100.6%,建成10.55万套、建成率达100.5%,提前完成棚户区改造年度任务目标。

为保证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每月印发工作通报,对各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排名。同时,各地坚持合理布局棚改安置房,优化户型设计。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与棚改安置房相衔接。全面落实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打造精品工程。

内蒙古力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过施工图审查的绿色建筑项目共1042项,达1158.81万平方米。

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及能耗“双控”要求,加大绿色建材应用力度,推动政府投资或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以及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率先采用获得认证的绿色建材产品。

据了解,今年全区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成立建筑工业化绿色发展专班,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认证工作,搭建绿色建材认证标识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积极组织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拉动绿色消费。同时,自治区将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机制,推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昆明出台方案保护传统村落和建筑风貌

日前,云南省昆明市印发《昆明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保护传统村落历史环境和传统建筑风貌,提高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水平,为悠久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传承和延续提供保障,推动当地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据了解,方案坚持保护优先、发展利用、规划引领、分类施策、活态传承、突出特色的原则,从有效保护和科学发展两个层次对保护任务进行分解。

此外,昆明市将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资金保障。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将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统筹整合专项资金,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日常养护和修缮维护等有关费用逐年纳入财政预算并予以资金支持。同时,强化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政策性保险的保障作用。

广东已对万栋存有安全隐患自建房采取管控措施

日前,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在历年农村危房排查的基础上,今年5月份又开始了新一轮自建房的排查。目前,广东省正在全面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对存有安全隐患的自建房进行整治。

该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省已经排查了约1100多万栋自建房,初步判定存有隐患的有16万栋,约对1万栋采取停用等管控措施。据介绍,广东省近期将重点聚集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学校和医院周边工业园区等区域,突出对人员密集、涉及公共安全的经营性自建房进行排查。在排查内容上,重点排查房屋的结构安全性、经营安全性、建设合法合规性等情况。同时,组织产权人开展自查、有关部门和街道(乡镇)进行核查、专业力量参与排查。

湖南自建房排查工作基本完成

从近日召开的湖南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及百日攻坚行动调度会上获悉,截至8月17日,湖南全省已排查自建房1442.74万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70.95万栋、非经营性自建房1371.79万栋,自建房排查工作基本完成。

目前,全省各地正聚焦“五类”重点区域、“三类”重点情形的经营性自建房加快推进分类整治。据介绍,湖南省工作专班政策和技术指导组还增设了结构安全性、消防安全性、经营安全性、建设合法合规性4个整治工作指导小组,加快推进涉及“四性”隐患的自建房排查鉴定整治工作。全省各地分类施策、常管常治。

猜你喜欢

证照村落排查
新建核电站项目前期的证照申请与核安全监管浅析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公布第二批可在线办理的电子证照清单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电子证照系列基础标准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如何排查并改错
TD-LTE网络F频段干扰排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