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弹一星”精神的心理学机制及其现实意义

2022-12-29陈永涌

关键词:两弹一星精神文化

陈永涌,徐 洁

(1.青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师范大学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 西宁 810016)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1]由数万名科学工作者所铸造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滋补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精神品格,既蕴含坚毅、自强、奋进的民族精神,又体现了自尊、自信、自强的时代价值,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民族财富。“两弹一星”精神作为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知、情、意、行紧密契合。国家危难之际,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认识下,在“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情怀下,在“道阻且长、行则降至”的意志行动下,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楫笃行。全国上下大力协同,快速推进“两弹一星”伟大工程,撑起自己的和平盾牌,孕育出的“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和平与发展的格局下,继续学习、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发全国人民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奋斗姿态,对于实现自我价值、担当民族复兴重任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一、记忆、适应、驱力:“两弹一星”精神的认知过程

认知是一种意识活动,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个体认知的表达,使得个体和环境产生相互作用。进化心理学受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以及进化学的生物进化论观点的影响,将人类的心理视为经由自然选择形成的信息处理装置。“两弹一星”的起因是新中国为了打破西方世界及其核垄断和核威慑,为了适应国际上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选择的一条出路。因此,结合认知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看“两弹一星”精神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探析“两弹一星”精神背后的认知过程。

(一)历史文化凝聚了家国情怀的集体记忆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2]在漫长的进化史过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历史经验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促进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这些历史经验并不仅是个体所独有的,也可以是集体所共有的记忆。1925年,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他的著作《论集体记忆》中首次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共同享有、延续、构建的事或物”[3]。后来,康纳顿在其基础上提出社会记忆理论[4],认为记忆具有延续性,人们通过身体实践和社会交往延续过往的经验知识,并将之传承下去,集体记忆体现着整个社会群体的情感表达、深层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变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也是一个文化大国。集体记忆作为中国历史的文化产物,成为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使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历经上千年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社会心理等内在特质方面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和鲜明品格。“天人合一”的整体精神,“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民族精神早已刻进中华儿女的集体记忆里,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基因。所以,当国家危难之际,被建构的集体记忆便开始发挥作用,将分散的个体凝结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和平崛起,顽强挺立世界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撑。

(二)研制“两弹一星”是新中国生存的“适应器”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大脑里装着一段漫长的进化史。在这段历史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和生存或繁衍相关的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它们,逐步进化出了一套特有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人类特定的生存条件导致了某种行为的产生,而产生这种行为的潜在心理机制之所以能够进化,是因为它能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与生存。“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是结合国际大环境与生存发展内驱力作用下的结果。心理适应器理论认为,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产生三种产物:适应器、副产品以及随机效果。其中“适应器”是进化心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产物,是一种进化而来的、通过遗传获得的、稳定发展起来的人类心理特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生存与繁殖问题。解放后的新中国面对大国的核威胁,就像一个亟需解决生存问题的新生儿,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创造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

在人类进化史中,为了生活生存、发展生产、争夺资源等目的,人们不断地创新创造更加先进的武器,以求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从赤手空拳发展到石器时代,从弓箭长矛发展到青铜铁器,从火枪火炮发展到飞机坦克,武器的进化使各个国家力量此消彼长。在科技力量更新迭换的时代,党中央认识到抱残守缺已经不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世界,要想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家安全,营造国内良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拥有足以保家为国的强大力量,“两弹一星”的研制正是新中国寻求生存发展的“适应器”。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这样的国际地位。”[5]

(三)竞争环境下激发生存发展的需要与驱力

在漫长的生存发展进展中,个体或群体不乏面临着形形色色的来自自然环境以及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威胁与攻击,进化是生存在竞争环境中的自然结果。进化心理学认为,竞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有五个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6]处于竞争条件下,安全、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都会成为激发个体潜能的心理能量,推动个体朝着目标方向行动,直至使自身物质及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人的各种活动,从饥则食、渴则饮,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需要的推动力。研制“两弹一星”的动机正是在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需要未达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内忧外患。在国内,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同时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与建设;在国外,新中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和打压,甚者受到了核恐吓,这一切给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极大困扰和严重威胁。历史经验让人民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落后,人民就会挨打,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因此,在竞争的国际环境下,祖国的安全需要为中华儿女提供强大的心理驱动力,克服困难的意志也更加坚定。因此,在“两弹一星”研究的艰苦环境和落后条件下,每个个体都能充分发挥各种才能和潜力,最终实现了从仿制到独立设计与制造的突破,既保证了祖国的生存与延续,也维护了人民的尊严与幸福。

二、身份、文化、情绪:“两弹一星”精神的情感过程

“认同”包含两个层面内涵,既有认知上的选择,也饱含情感上的归属。1986年,亨利·塔菲尔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会对内群体产生更大程度的认可和偏好,并且会对外群体产生不满和偏见,这种情感态度上的差异会在个体的社会行为中得到显现。[7]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上至国家,下至百姓,处处体现着中华儿女深沉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包含了对家的依恋、对国的热爱,并进一步激发了中华儿女对国与家的崇敬感、归属感与凝聚力,引导人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8]家国情怀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苏武牧羊、班超投笔从戎、岳飞精忠报国等家弦户诵的故事,都显露了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情感认同。

(一)身份认同是唤醒集体情感的基础

“身份”一词揭示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学中“认同”的概念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9]。所以,身份认同可以看做是个体对主体、社会、文化的认知以及情感上的融合。这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凝聚力,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存续。人不能离开身份而存在,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民最终完成了“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的追求与确立。此时,认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当个体与群体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正向相关时,认同产生的集体情感就更加强烈。

集体情感一般指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每个人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接受并形成对祖国家园的深厚情感,从国歌国旗、语言文字、诗词歌赋、文化传统等要素中,个人的身份认同不断被强化。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个体因这些共性要素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条与国家紧密联系的牢固纽带,牵动着每一颗中国心。当新中国面临核威胁,个体对国家的整体感、归属感、认同感等情感被充分激发,便容易唤醒国民的集体情感,从而最深层地激发各族人民的内聚力和创造力等强大力量,产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促进动力。科研尖兵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协同攻关“两弹一星”;年轻后生风华正茂、勇挑国家伟业的重担;各行各业的平民英雄不辞辛苦、默默无闻贡献力量。国家力量、集体力量、个人力量被汇聚成滚滚洪流,彰显了中国人民集体情感蕴含着的速度与力量。

(二)文化认同是产生民族归属感的动力

中国人民的身份认同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认同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会受到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10]个体对其所在社会共同体的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是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11]“文化”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更是因“人”而存在的一部分,会无意识地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思维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就此而言,文化认同对个人、社会、民族和国家都有着巨大作用,具有增强群体归属感和凝聚力的作用。[12]有了归属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就会更加紧密,自觉地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把集体的困难看作是自己的困难,把集体的荣誉视为自己的荣誉。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秉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观念,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有国才能有家”“家国一体观”已经成为一代代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不仅表现为对悠久历史的自豪,也表现为对灿烂文化的认同。在这种文化认同的基础下,越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越能激发个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忠贞不渝的报国情怀,从而凝聚起中华儿女的拳拳爱国之心。因此,当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新中国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时候,依然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纷纷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数以千计的海外学子,包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许多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物质待遇以及良好的科研条件,先后回国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中。

(三)情绪感染是集体凝聚力的催化剂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反映,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求的价值判断和情绪体验,[13]能激发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情绪具有感染性。在群体中,情绪感染是十分常见的,自我情绪会受到他人情绪的同化影响,自觉地或是无意识地将自我情绪调整到与多数人相同的情绪状态。[14]原始性情绪感染理论认为,情绪感染是一个“情绪觉察—无意识模仿—生理反馈—情绪体验”的过程。[15]觉察者与诱发者之间不仅存在情绪体验上的传染与效仿,还伴同着一致性的动作交流与模仿。[16]所以在群体情绪的交互感染下,群体内做出的行为选择也通常不谋而合。

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的幸福美满。家国情怀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一种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17]这种情感认同根植于集体主义精神,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转变中,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中国历史的实践经验证明,充分发动并依靠集体的力量,是克服困难、达成目的的最佳选择和有效途径。[18]“两弹一星”事业是高度综合、体系庞大、大力协同、集智攻关的集体事业,[19]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活表现。在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传统的熏陶下,中华儿女心系祖国的情感炽热而深沉。省吃俭用购买科研器材的赵忠尧,爱国主义大于兴趣的于敏,为祖国建设腾出地方而搬迁牧民等,体现了浓浓的爱国情、报国志。正是有了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和家国一体的情感,广大科研工作者才会甘愿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更加积极地奉献自我,参与到以“共圆强国梦”为目标的集体行动中,也深刻反映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情感认同和自觉担当。

三、集体、榜样、理想:“两弹一星”精神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承受挫折、战胜困难、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品德塑造、人格完善大有裨益。[20]彭聃龄认为意志品质的结构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性。[21]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千万人的牺牲与奋斗,体现了革命前辈坚强的意志品质。

(一)集体环境的社会支持

意志并不是与生俱来、自然具备的,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后天实践与自我驱动力的推进下可以逐步培养、不断发展。中国文化受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的浸润,早已形成了以社群集体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强调团队精神、集体利益,集体主义的文化思想根深蒂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休戚相关、唇亡齿寒,共同利益成为社会成员的一致追求。所以当国家面临核武器的威胁时,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精神动力,[22]让每个社会成员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相互支持、同欲互助、通力合作,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推动力量和支持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提到“历史发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每个人的意志都会对历史的发展做出贡献。在“两弹一星”的实践中,集体的支持和鼓励为意志行动增添连绵不绝的精神动力,促使集体成员的潜力充分发挥,意志品质快速发展。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发展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成员的相互支持与帮扶下,人们的精神动力也会被激发,集体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行动上责任共担。所以在物质资源和技术基础都十分薄弱的条件下,人民的精神依然丰盈,广大科研工作者依然能够苦中作乐,义无反顾地将血汗洒在祖国的黄土地上,以“我愿以身许国”的豪言壮志投身祖国的核事业。

(二)榜样效能的激励力量

人们都有社会赞许的心理需要,即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接受和赞赏的心理需要。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榜样人物的行为与社会准则和文化要求相一致,模仿榜样人物的行为模式,会得到社会、他人的赞许。因此,社会赞许性可以看作是一种有目的、有动机的行为,同时它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对个体的行为举止具有重要的规范、约束作用。而榜样行为就可视为一种强化因素,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快速形成一股推动力量,汇聚了四面八方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奉献,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和模仿,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强化和巩固。

榜样蕴藏着无穷的精神资源和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模仿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语言、动作等不断学习、模仿、创新,而榜样行为更是模仿学习发生的关键。[2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就十分强调观察学习以及榜样行为的强化作用。班杜拉认为,人们能够通过观察榜样者的行为表现及结果反馈主动地进行行为上的自我调节。“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莘莘学子见贤思齐,智慧的中国人民也早已懂得“言传身教”的感染作用、激励作用和榜样作用。因此,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又一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照亮一代又一代人们精神世界的榜样标杆,构筑起了中华民族不怕困难、不懈奋斗、一往直前的精神谱系。

(三)理想信念的精神指引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理想作为人们对未来的追求,蕴涵着人的某种愿望和期盼,体现着特定的价值原则和目标导向,是一种能够坚定人们前进的意志,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支撑。具有强大意志力的人,其心灵深处必定树立了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荣格也十分重视理想信念的作用,甚至将其视为人格形成、意志发展中的根本要素。[2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中国人民“个人梦”的集合体,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国梦”增添磅礴力量。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正是“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坚强的精神支柱。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便是那批成长在炮火、欺辱和贫穷落后环境下的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梦想与信念。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梦”涵盖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奋斗历史,概括了几代人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战争的磨难,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在核时代,没有核武器就会挨打,在国际社会上就会站不住脚。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能够当家作主,所以绝不愿再受别人的欺压。“两弹一星”便是“强国梦”这一理想信念的再现和具体化,在开发“争气弹”的道路上,是指引他们一如既往、坚韧勇敢走下去的精神指引,也是各民族团结一致、以举国之力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精神动力。

四、“两弹一星”精神的现实意义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5]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久经劫难而不衰,正是因为爱国主义作为一根精神支柱,使得中华儿女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为国奉献、为国尽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前,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对匡正青年的责任担当、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等具有重大意义,它凝聚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同,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自觉践行。

第一,要继续弘扬、深化“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坚守初心使命,踏上时代新征程。1999年,党中央在表彰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大会上,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干惊天动的事情,做隐姓埋名人。这是对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的生动诠释。创业的历程是艰苦的。西部戈壁滩上,黄沙漫天,严寒酷热,科研条件也很落后,但凭着一股干劲、一腔热情、一种精神,中国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强国之梦也从这里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对新时代的探索历程之中,革命先辈们以勤奋刻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建立了强大的新中国,并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先辈们已经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环境。作为中国新生力量,更应该传承先辈的红色基因,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并发扬先辈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面貌,从中汲取昂扬力量,厚植爱国情怀,肩负历史重任。脚踏实地地做一名“两弹一星”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以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把个人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洪流之中。

第二,要积极学习、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的红色基因,讲好“两弹一星”故事,坚固青年人的精神“钙质”。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谈到“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6]如今,现代社会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在安逸的环境中爱国主义氛围趋于平淡,当代的青年群体也逐渐失去了老一辈人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很难感受到革命先烈身上的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容易将爱国主义与现实生活脱节,思想上还存在只有为国做出贡献、为国牺牲、做大事等才算是爱国,社会精英才能爱国、普通人与爱国扯不上关系等观念上的误区。但爱国主义行为并不是少数人做的事,每个公民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社会或多或少地做出一些贡献,实现个人价值。青少年的价值观取向,既与自身的前途紧密相连,也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两弹一星”精神凝聚了无数的科研前辈、技术工人、普通百姓的青春与奉献,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讲好“两弹一星”故事,不仅要讲好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的故事,也要讲好新婚夫妇分别时秘密前往厂区工作、年轻大学毕业生奔赴前线、为“祖国建设腾出地方”而搬迁牧民等普通工作者的故事。从小故事中讲出大道理,让爱国更生活化、具体化,鼓励青少年将爱国行为渗透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减轻普通大众对爱国主义的思想包袱,全面提升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将“两弹一星”精神故事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强化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引导他们合理地表达爱国情怀,正确践行爱国主义思想,也可以补充其理想信念之“钙”。

第三,要延绵“两弹一星”精神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实行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国家,继承革命先辈的红色血脉,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是中国人民坚持文化自信的沃土,“两弹一星”精神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中滋养形成的红色文化,对“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能够夯实中国文化建设的根基,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也有利于提高文化自信,奠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底气。青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先进文化的代言人,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夯实、践行文化自信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时代价值。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新时代下,文化建设在治国理政中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青少年亟需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从中不断汲取营养,利用根植青少年内心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文化建设润泽人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活力,展现文化魅力与时代风采。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正确领悟“两弹一星”的思想内容,延绵“两弹一星”精神血脉,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促进青少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认可和认同,让文化自信在青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达到“日用而不自知”的程度。在文化自觉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中筑牢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共同的精神基因,才会孕育出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27][28]从而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

结 语

“两弹一星”是党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光辉业绩,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能力,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追求,始终是中华儿女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砥砺品格的重要精神力量。“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29]50多年来,“两弹一星”精神生生不息,在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近、历久弥新,在时代大潮中奏响强音、引领前行,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两弹一星”精神进行新的论述,帮助青少年在认识上传承红色精神,情感上匡正理想信念,意志上坚定文化自信,行动上践行爱国主义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两弹一星”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今天,“两弹一星”精神已经同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党中央不断提出要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表达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本体、史实材料、现实路径、时代价值等模块,这些课题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整体来说,有关“两弹一星”工程的史料以及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多,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板块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研究内容不够系统、全面。“两弹一星”精神蕴含丰富的科学理性、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所以,其研究方向还可以聚焦到科学技术的成就与意义、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的形成和发展、人文情怀的哲学思考等领域,扩展“两弹一星”的研究内容,深化“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进一步丰富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为实现中国的善治之路和文化自信提供理论与情感的支持。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精神文化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