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研究
2022-12-29李罗春子
◎李罗春子
王建中是我国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对我国钢琴发展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王建中的钢琴作品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征,其对中国钢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通过研究王建中的钢琴作品,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并且能认清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方向,对未来创作中国化钢琴作品有极大的帮助。
一、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创作时期
王建中一共创作了23部钢琴作品,其题材十分丰富,包括钢琴协奏曲、创作曲、民间器乐曲、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改编曲等各种类型。王建中钢琴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创作早期
在王建中的创作早期,王建中刚从学生变成老师,当时国家有很多关于文艺发展的政策,这为当时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此时王建中经常下乡采风,深入群众中间,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钢琴作品创作素材,这为他后面的钢琴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王建中的代表作品是《云南民歌五首》。
(二)创作中期
经过创作早期的沉淀,王建中的创作变得更加成熟,他创作出来的很多作品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军民大生产》《大路歌》等。王建中还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节奏、唱腔等融入其钢琴作品中,并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三)创作晚期
这一时期正值20世纪80年代,文艺创作蓬勃发展。王建中跟紧时代步伐,其在钢琴创作上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王建中通过现代作曲技巧,并融合古典元素,做到了中西方创作技法的结合。其作品通过丰满细腻的旋律织体及浓郁的和声语汇,构建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结合钢琴演奏的二度创作,充分展现了西方钢琴艺术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融合的魅力。
二、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
(一)作品素材选取的民族性特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钢琴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王建中在创作钢琴作品时,扎根于民族文化,并结合民歌旋律与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改编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例如《云南民歌五首》,其包括《大理姑娘》《跟哥》《猜调》《山歌》《龙调》五首歌曲,其结合了西方的编曲技巧及云南当地民歌特点。这部作品是王建中早期的作品,他根据云南广为流传的民间作品,结合钢琴独特的音色及音域,形成了悦耳动听、短小精悍的云南民族风格钢琴曲。如《大理姑娘》选材于白族同名歌曲,白族是云南大理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民族风情独特,形成了独具韵味的民歌。在王建中改编的钢琴作品中,除了有云南地区的民歌外,还有其他很多地区的民族歌曲,如钢琴曲《陕北民歌四首》是根据陕北地区广为流传的民歌改编而来的,王建中将陕北民歌中独特的陕北风味和西方钢琴乐器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陕北特色的钢琴曲。
(二)调式、旋律运用的民族性特征
我国民族调式也被称作是五声调式,与西方的大小调存在明显的差异。五声调式是中国民族音乐调式的本质,王建中钢琴曲中以民族调式为主,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特征体现出来。王建中在钢琴改编曲中对民族调式的应用,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这就为钢琴乐器在中国的全面普及奠定了基础。在钢琴改编曲中,王建中通过对西方大小调式与民族调式的良好结合,赋予了钢琴演奏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王建中改编的钢琴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作品创作源于中国各民族音乐元素,具有强烈的中国风格烙印,如《云南民歌五首》《变奏曲》《大路歌》《陕北民歌四首》等作品;还有根据传统民族器乐改编的钢琴曲,如《百鸟朝凤》《彩云追月》等。王建中创作的钢琴曲对民族调式有很好的展现,如《大理姑娘》是以D为主音的五声商调式,《跟哥》是以升F为主的五声羽调式,《山歌》是以G为主音的五声羽调式。可以说五声民族调式是王建中在钢琴曲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手法,也是其区别于西方大小调式的重要方式。
王建中在改编钢琴曲时,会通过重复、连缀、变奏等方式来强化民族乐器的独特韵味,使作品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民族乐器曲改编中,交替重复是王建中比较喜欢用的一种技巧,如在《军民大生产》中,其分为上下两句,同时会对下句进行重复;在《百鸟朝凤》的前奏中先出现了排比的小分句,然后通过长乐句进行对答,借助逗趣的方式推进音乐发展,增强音乐的活力。王建中在钢琴创作中,还会围绕原来的旋律,增加一些装饰,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通过演奏的多样化变化促进乐曲情感更好地表达。
王建中的变奏形式、变奏方法十分多样,在相同的乐段也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变化,在一首音乐中也会出现多种情感内容的变化,如在《浏阳河》的主题节奏中,通过变奏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旋律主题及情感。
在民歌旋律中,展衍这种结构手法也是比较常见的,通过这种手法可以让人感受到劳动人民在音乐创作中作出的努力。在旋律中,王建中会通过音乐贯穿及素材的特殊处理,实现衍生。如在《百鸟朝凤》中,王建中以E贯穿全曲,引子部分从E开始,后面的旋律发展、迂回都是落实到E上面,围绕E这一核心,向周围衍生发展。
王建中的钢琴作品还用到了很多装饰音来丰富乐曲的色彩及强化乐曲的音响效果。王建中用到的装饰音有的是对民族乐器特性进行模仿,有的是利用民歌、说唱等方式来改变装饰特点,还有的是为了烘托音乐氛围。装饰音是音乐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也是王建中音乐作品形成民族特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在钢琴曲《百鸟朝凤》中,王建中通过小二度的装饰音,在钢琴演奏中模仿出唢呐吹奏的声音,从而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三)民族乐器特殊技法的模拟
1.对唢呐及笙的模拟
在王建中创作的《百鸟朝凤》中,王建中并没有完全对整曲进行改编,而是将唢呐曲的基本形式、旋律脉络保留了下来,使得钢琴曲具有极强的民族气息。如在开头部分,保留了唢呐曲原来的旋律,开头的第一个音是利用尖锐的小二度倚音模仿出唢呐倚音吹奏效果。在创作中,王建中对唢呐曲的部分旋律作了改编,以此保证作品适应钢琴的特性,发出更加饱满的声音。如王建中通过一高一低的八度重复乐句和一强一弱的力度对比,将唢呐高音区尖锐嘹亮、中音区刚健豪放的音色效果模仿出来,从而突出了作品中的民族特色。
在我国民间吹管乐器中,笙是一种控制力极强的传统乐器,其可用于吹奏,也可用于伴奏,这种乐器的音色温润、甜美,常用于唢呐、笛子等乐器的伴奏。王建中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通过模拟笙的音色达到了合奏作用,在四度、五度音程中,右手演奏对唢呐声音进行模仿,左手则配合模仿笙的伴奏,四度音程及双音落键需要保持整齐稳重,并且要与右手的唢呐旋律区分开来,保持声音的连贯,呈现出欢天喜地的热闹场景。
2.对古筝、竹笛及扬琴的模拟
王建中的钢琴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根据陕北民歌音乐改编而来的民族曲,其主要描绘了红军在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看到山丹丹花开美艳动人的场景,心生欢喜,展现出了陕北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表现出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在这部作品改编中,王建中用到了多样化的演奏手法,如通过钢琴对我国传统的古筝、竹笛等音色进行模仿,增强了作品的民族气息。在乐曲的引子部分,加入了各种装饰音,将竹笛的滑音、打音、颤音等模仿出来,突出竹笛清新的音色;在引子部分还用到了大量的琶音,从而突出了古筝的音色效果。扬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比较常见的击弦类乐器,具有音色明亮、清脆的特点,在表现欢快情绪上有良好的应用。王建中《百鸟朝凤》中的第四段就模仿了扬琴的八度散打,通过演奏重复音、重复高八度的方式,将扬琴的音色模拟出来。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双手紧密配合,用清脆明亮的音色模仿出扬琴的轮音,还要保持双手衔接的连贯性。
3.线性思维的融入
王建中创作的钢琴作品体现出了我国音乐家将西方音乐理论、音乐技巧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线性思维相融合的特色。在钢琴作品中涉及的多声结合、变奏技法主要是为音调、音色等元素服务的。这也要求在演奏王建中钢琴作品时,应该注重线性思维与立体化思维的结合,以此更好地体现出作品的意境。王建中的钢琴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线性美感,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西方钢琴乐器的特征,通过速度快慢,填充传统音乐旋律,表演者在演奏中需要将这种独特的流动感体现出来,利用切分、触健的方式进行形象演绎,同时要注意不能破坏原来的线性旋律。在钢琴声乐作品旋律切分中,需要通过适当的触健来维持旋律的连贯性,而王建中的作品所写的旋律具有明显的跳跃式短句线条,这也是王建中钢琴作品线性思维的表现。
在王建中的钢琴声乐作品中,作品的和声是以多和声变化为主,具有极宽的音域,层次变化也十分丰富,突出了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立体思维。和声织体的变化、音色组合的改变、旋律声部等的交叉应用都是立体思维纵横结合的成果。王建中在创作钢琴曲时,保持了严谨的结构,在传统旋律中融入现代音乐元素,用现代的曲式创新传统曲式结构,从而构造出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影响及意义
王建中改编的钢琴作品,不仅开创了中国钢琴艺术的新形态,同时也实现了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族艺术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所服务的,民族艺术必须契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这样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在中国钢琴艺术发展中,如果作曲家仅仅是将西方的创作艺术、技巧生搬硬套到中国音乐作品中,而忽视了人民的实际需求,那么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是很难被群众所接受的。所以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必须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引入西方艺术,这样不仅可以创作出契合中国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还可以将中国传统音乐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
王建中深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其通过多样化的钢琴织体及丰富的钢琴演奏类型,成功地将民族音乐特征应用于钢琴音乐创作中,创作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化钢琴音乐作品。在2003年美国开展的一场独具中国特色的钢琴演出活动中,就有很多王建中改编的钢琴作品,这也意味着中国的钢琴艺术不再是单纯地模仿西方钢琴作品创作模式,而是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钢琴作品中,既保留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底蕴,又将中国钢琴艺术推向了世界音乐艺术的舞台。
四、结语
王建中的一生都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其钢琴创作的主要方向就是改编曲,这也是中国民族风格的重要体现。王建中创作的钢琴作品,题材十分丰富,既有根据民族歌曲改编而成的作品,也有结合中国器乐曲创作而成的作品,这些作品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随着国际音乐交流的频繁,王建中创作的钢琴作品也逐渐从中国走向全世界,其很多作品也成为世界钢琴音乐曲库中的经典作品,因此,在实践中加强对王建中钢琴声乐作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