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与特点探寻
——以Kv.332钢琴奏鸣曲为例

2022-12-29黄岑

参花(下) 2022年10期
关键词:奏鸣曲莫扎特乐章

◎黄岑

一、引言

莫扎特是欧洲古典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一生当中创作了无数佳作,尤其是钢琴曲,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赞誉。在莫扎特一生所创作的钢琴曲中,最具代表性的是Kv.332钢琴奏鸣曲。这首钢琴曲充分将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彰显出来,让人们可以沉浸在乐曲的旋律当中,感受其中的意境之美。同时,Kv.332钢琴奏鸣曲也成为当前钢琴爱好者和钢琴学习者的必学曲目。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Kv.332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体会作品背后的情感,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学习该曲目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

二、莫扎特简介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莫扎特及其音乐经历

莫扎特于1756年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在音乐方面具有极大的天赋,虽然只活了35岁,却创作出数量颇多的音乐佳作,这些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古典钢琴音乐的风格,给欧洲音乐的发展增添了优雅与灵动的曲风,让古典音乐在欧洲绽放出了更为耀眼的光芒,也使得钢琴奏鸣曲变得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

从莫扎特的成长经历来看,其在6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母去各地参加巡演。在一次次的音乐巡演当中,小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音乐风格逐渐受到人们的赞誉和欣赏,在当时的欧洲音乐界备受关注。莫扎特16岁时就成为萨尔茨堡宫廷乐队的首席乐官,但是当时的大主教并不看好他,在许多方面为难于他,这也使得莫扎特萌生出离开萨尔茨堡到别的地方发展的想法,但他寻找新的谋生职位却并没有一帆风顺。在经历了多次碰壁及母亲的离世后,莫扎特再次回到了萨尔茨堡,担任了宫廷管风琴师。几年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作,莫扎特毅然辞职,不畏惧艰难的生存困境,开始了以自由音乐家的身份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创作之旅。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从作品的基调和曲风中可以感受到莫扎特积极、热情、活泼、欢乐的音乐风格。

(二)Kv.332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这首令人神往的钢琴曲是莫扎特在1778年于法国巴黎创作的,其将自身的音乐风格与当地的音乐风格相结合,将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释放出来。在这段时期里,莫扎特经历了失恋和丧母之痛,加上生活不顺,各种复杂的感情交杂在一起,使得莫扎特内心非常压抑。为了能够有效抒发自己的感情,莫扎特开始着手于Kv.332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在真正经历了人生的阴暗之后,莫扎特对于作品创作有了更多的理解。他的表达变得更加丰富且具有个性,可以更加直观、明确地通过音乐语言来向他人传达内心的情感。思想上的转变使得莫扎特的乐曲创作越发成熟,所写出的作品更容易触动听众的内心。

三、Kv.332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及艺术特色

Kv.332钢琴奏鸣曲有着轻松、明快的音乐节奏,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三个乐章,各个部分之间连接紧密,从奏鸣曲式到歌谣奏鸣曲式,之后再度回到奏鸣曲式,充分体现了Kv.332鸣奏曲的整体基调。

首先,从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这一章具有较为典型的宫廷音乐特色,可以直观地体现欧洲传统的古典音乐风格。这一乐章在气势和风格上也有着多变的特性,对外显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戏剧性。多变的音色让该部分乐章有效地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色,在其副拍的影响下,该部分乐章也彰显出了欧洲皇室的贵族风范。从整体上看,第一乐章鸣奏曲式主要被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主要承担着打开演奏局面的效果,初步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之后的展开部则借助呈示部做出的铺垫,进一步展示乐章所具有的吸引力。最后通过再现部的重复表演,给听众带去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效勾起听众对后续内容的期待。

其次,第二乐章是歌谣奏鸣曲式,这种曲类的乐章具有比较安静、宁和的特点,该节奏的乐章演奏可以帮助听众一扫过去生活当中积累的不满,安抚听众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同时,这种形式特殊的乐曲演奏形式可以进一步提升现场的感染力,让听众沉浸在音乐享受中,更好地去体会莫扎特在作曲时积极向上的情绪。歌谣奏鸣曲式在整体乐章当中发挥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协调不同乐章在演奏时的统一发挥。安静的曲式节奏代表着莫扎特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这种看淡人生的态度帮助其忽略了生活中充满的各种不幸。眼界的豁达让他能够将身心全部投入音乐创作中去,更好地完成音乐创作。所以说,这段安静的乐章不仅代表了莫扎特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表现出他对于人民生活平静安稳的期望。

再次,第三乐章的演奏形式再次回到奏鸣曲式,这种曲式的重复出现,为的是将表演节奏从早期的安静、平稳逐渐发展为丰富、强烈。这段乐章具有极强的节奏感,能够带动全场的氛围从平稳走向高潮。节奏强烈的乐章氛围和热情的曲调,充分体现出浓厚的意大利南国风情。热闹喧嚣的气氛有效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氛围,尽管街边的人们互不相识,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但他们仍能和谐地与热闹欢快的节奏融为一体。乐章的最后将节奏烘托至高潮,为的是有效激发听众对演奏的认同感。在演出的最后,这种激情的形式能够让听众跟随整体的音乐节奏摆动。这种热情的表达正是莫扎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人们都可以和谐共处、互帮互助,而不是互相猜疑、互相诋毁。莫扎特一生艰苦,但是在生活中他总是用充满希望的眼光去期盼明天,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正是其音乐创作的原动力,也是他支撑起生活的核心力量。

最后,Kv.332钢琴奏鸣曲总体上是以F大调为主的钢琴曲,规模宏大是该曲类的一大特点,通过反复地聆听该曲作可以感受到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与特点,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在多数的作品当中,其都展现着积极、温暖、善良、温柔的曲风。但即使如此,莫扎特在面对生活的不顺时也会产生愤懑和悲伤的情绪。在生活中不能将该情绪宣泄出来,其就借助此曲进行情绪抒发,也使得Kv.332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有一种热血激昂的情感流露。

四、Kv.332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

(一)演奏原则

Kv.332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是莫扎特最为擅长的一种曲式创作类型,该作品在设计时对演奏指法的设计有着较为严格的逻辑,能够使演奏者极为协调地弹奏出符合自然物理规律的音乐风格。同时,Kv.332钢琴奏鸣曲对音阶、阿尔贝蒂低音、和弦的衔接处理得非常自然,这种统一的表现形式使Kv.332钢琴奏鸣曲在演奏上发挥出其为强烈的亲和感,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享受整部作品的演奏过程。在每一乐章当中,演奏者都能将演奏指法有效地融入表演中去,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莫扎特的喜怒哀乐,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在演奏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对修饰音的使用,适当地结合修饰音可以使作品的呈现更加饱满、生动。

(二)以第一乐章为例分析Kv.332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

1.呈示部的演奏技法。这部分乐章主要以右手旋律进行呈现,使得该部分在演奏时呈现出一种较为优美和谐的音乐风格。在进行具体演奏时,可以模仿小提琴的发音模式来争取表演上的和谐性。在弹奏f1音节的时候,演奏者需要时刻注意弹奏速度,尽量将节拍控制在两拍左右。弹奏者的左手部分需要按照八分音符的弹奏节奏来准确弹奏分解和弦,保持音质和音长的稳定。在第8小节的演奏中,高音部与旋律的结合是最为重要的,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对装饰音的弹奏。不光在这些细节之上演奏者需要注意演奏手法,在整体演奏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把握乐谱中的每个弧线句,保证较长的乐句可以有效地表现出原有音乐的韵味。

2.展开部的演奏技法。展开部的演奏是以新主题音型开始的,在演奏上可以分成两段乐章展开表演,其音调性质为p。音乐的演奏需要在23—30小节保持一种饱满欢快的演奏风格,这主要是为了有效维持乐曲在演奏当中的氛围,确保整体音乐节奏不显得过于突兀。在86—93小节,第一乐章的演奏大致进入结束部,这部分的演奏左手需要以32分音符来拍点相互对立,基本保持4个音符一组的节奏进行演奏。同时也需要注重手臂与手肘之间的关系,通过二者的协调来实现一种轻松的演奏状态。在91—101小节,乐章的演奏性质主要为p音调。相较之前的旋律显得更加的细腻、柔美。99小节在演奏时需要特别突出第三拍,这样才能有效体现出奏鸣曲的情趣。在弹奏100小节的切分节奏时,需要将奏鸣曲的情趣体现出来。在101小节,应该明确该段为乐章的过渡段,演奏者需要将音乐表现得更加厚重。102—108小节,演奏者可以借助想象力,将自己置身于皇室当中,想象出一种英国绅士的气质,在乐曲中表达出一种温文尔雅、儒雅随和的气质。

3.再现部的演奏技法。乐章在109—122小节,音效属性为f调,整体节奏也会变得更加紧凑。但是在119小节处,乐章达到了黄金转折点,整体节奏也开始向平稳、安静的方向发展。Kv.332钢琴奏鸣曲在133—230小节达到了再现部的演奏环节,这段乐章的表演技法虽与之前相似,但是在韵味和表现张力上却和之前大不相同,在表达上音乐的力度比前半部分乐章更加将激昂有力,需要运用的演奏技巧也显著增多。从总体上看,这部分的乐章在情感的表达上变得越发多样化,能够更加明显地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情感。在乐章的144—153小节中,相比于之前的呈示部,这段在音乐表现上感情更加柔美,展现更多的是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这段乐曲对双手的指法操作要求是非常高的,在演奏时需要做到将声部线条控制得高低错落,声音要做到简单、清晰。尤其是左手,演奏时同音反复的节奏一定要保持平稳,弹奏清晰。在138小节,更多的是对声音层层递进的一种表达,要做到由弱到强。将这些演奏要点掌握清晰后,才可以考虑后续对和弦的把握。140小节在最后一个导音e1上具有一定的特点,需要按照f1的音调来表现,才能更好地将作品呈现出来。从修饰音的方面看,使用右手弹奏回旋音可以起到最佳的修饰效果。在212—220小节,由于该段主要是建立在g调上演奏的章节,在演奏时就应该体现出一种柔美的感觉,让听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温暖。右手在弹奏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韵律的把握,要将两点连线的演奏语气直观表达出来。整体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对时值的控制,由于演奏整体为6拍一节,所以左右手在和声时要注意变化,重点突出演奏时的低音旋律和整体乐章的完整表达。

另外,在221—230小节,可以明显地找到与第一乐章的相似之处。这段乐章在演奏上增加了更多的修饰音,让主体音乐在演奏上变得更加细腻。演奏时,演奏者为了实现活跃气氛的目的,需要注意右手的切分节奏。这段音乐基本上已经到达了整个作品演奏的高潮阶段,为了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演出效果,演奏者要放松自己的手腕,也要有意识地减少指尖的动作幅度,保持手腕的稳定,提高手臂的灵活性,使整体的演奏效果得到更加清晰明朗的展示。这之后的乐章整体表现变得愈发欢快、热情,这需要演奏者将自己带入环境当中,在演奏中充分表现乐章热情、欢快的情绪,直至第一乐章演奏结束。

五、结语

Kv.332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较为成熟的一部音乐作品,这部作品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莫扎特的创作风格与创作特点。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天真与幻想,就像一条自由流淌的小溪,有流动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激昂,向世界表达着他的情感。同时,莫扎特还是一个热爱生活、不屈服于生活的强者,面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困难,他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通过音乐的形式直抒胸臆。就本文分析的Kv.332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来看,要想完美地将莫扎特的作品表现出来,就要对他内心的情感世界进行全面剖析,达到与作者感同身受,同时注意每一部分的演奏技巧,如此方可完美呈现该曲目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奏鸣曲莫扎特乐章
封面:倾听莫扎特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莫扎特
春天的奏鸣曲
轻浅不是莫扎特
饥饿奏鸣曲
祭献奏鸣曲(组诗)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