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山地块状育苗技术
2022-12-29张雪
张 雪
(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 朝阳 122000 )
油松是我国北方山区主要的用材树种,木材坚韧,抗压力强,耐腐蚀性强,可供建筑、农具、矿柱、枕木等使用,在北方地区多分布在海拔1500 m以下中、低山区,抗寒能力强,喜光,深根,较耐干旱。为了培育优质的油松林,育苗技术成为首要的关键,油松山地块状育苗就是利用条件比较好的山地培育油松苗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人工和成本,不占用耕地面积,面且可以山地育苗就地造林,苗木能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还便于随起苗随栽,减少苗木调运过程中在空间暴露的时间,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1-3]。
1 育苗地选择
山地育苗一般在阴、半阴山脊以下,植被较好、土层较厚(土壤厚度在30 cm以上)、坡度小于15°的缓坡、pH值7.5以下、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壤粘重、风口地以及有冲刷塌坡的地方,均不宜选作育苗地。在有严重鸟兽危害的地方,必须有效地监管或看护。
2 播种前整地
提前半年或一个季度把地整好,使士壤多保蓄水分,这是保证在干旱山地育好苗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一般用块状整地,块的规格是长1.5 m,宽0.7 m,深度为0.3 m。在整地的时候必须强调要把肥沃的表土留在床内,以保证油松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具体做法是:在定点后,应先按“凹”形开出20 cm宽、30 cm深的沟,掏出心土筑成拦水坝或鱼鳞坑,然后把表土打碎,捡出草根石块,平整后作成里低外高的斜床面。另外,还要注意把床的后墙也刨成5°~8°的斜坡,防止暴雨期间塌坡使幼苗受淤压。还可在坡下做一条拦淤沟,雨季到来可随时进行清淤。
3 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是预防病虫害,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的关键措施。通常使用福尔马林、FeSO4、C6Cl5NO2等药物混合液。福尔马林的适宜浓度为1%~4%,以2%为常用。单位面积施用50 ml/m2福尔马林,加水5~10 L,于播种前10~20天在苗圃地上,以塑料布覆,播种前一周撤除塑料布,待药味全部散失后播种。也可用2%~3%的FeSO4水溶液消毒9 L/m2。
4 种子处理
4.1 催芽
催芽可使种子播后迅速出苗和出苗整齐,分为温水浸种和砂藏2种。室内沙藏催芽,在播种前40天左右用1份种子2~3份湿河沙混拌,堆放在室内,厚度为25 cm,上盖湿草袋,每隔5~6天翻倒、喷水1次。为了使沙藏种子内部的温度、湿度保持均衡一致,气温增高时每隔1~2天翻倒、喷水1次。当种子有30%萌动裂口及部分种子拱芽时,即可进行播种。室外沙藏催芽,一般在播种前40天或在头一年冬天土壤结冻以前,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50~60 cm深的沟,沟的长度、宽度根据沙藏的种子量而定。用1份种子与2~3份湿河沙混拌,放入沟内,放种子前沟底铺10 cm厚的砂子,种子上盖20 cm厚的土,堆成屋脊形,每平方米左右插一把秫秕做为沟的通气孔。播种前2~3天,将种子取出,放在向阳的地方,每天翻倒1次,待种子膨胀裂嘴或露白芽播种。温水浸种催芽,播种前1周用50~60 ℃的温水浸种,用水量为种子体积的2~3倍,同时要不断的搅拌,待水温降到20 ℃左右,将种子浸泡一昼夜,使种子充分吸水后,漂出浮在水面的空粒、坏粒及不饱满种子,将沉在水底的好种子捞出,放在蒲包中,上盖湿草袋或湿麻袋,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如不急于摇种,可放在背阴凉爽地方,控制种子的萌发。每天出冷水冲洗1次,经4~6天,种子大部分裂嘴时播种。
4.2 药剂拌种
为防止地下害虫和鸟兽危害,播种前需要用药剂拌种,一般使用底毒安全型的农药,保证生态安全。C12H15N2O3PS是杀除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的有效药剂,用C12H15N2O3PS乳油拌种,种子和药物的比例为1000∶3,也可用C12H15N2O3PS粒剂,用药量为30~37.5 kg/hm2。
5 播种时间
油松山地块状育苗多在春季或雨季进行。春季油松播种,在土壤解冻层达20 cm即可。一般山区可在四月中旬,浅山区土壤解冻早,如墒情好可以顶凌播种,即白天土壤解冻约10 cm,一到夜晚还能结冻的时候最为适宣。如墒情不好,可在雨季播种。雨季油松山地育苗要切实掌握雨晴,一般在7月头伏降透雨以后,趁连阴天播种效果比较好。播种时要严格掌握覆土厚度,阴坡墒情好,但气温低,覆土要浅,使种子得到适当的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出土,一般覆土厚度不超过2 cm。播种方式有顺宽播种和顺床长播种两种。顺床长种每床2~3垄;顺床宽播种每床播8~9垄。播幅宽都为8~10 cm,幅间距15~20 cm,每亩苗垄总长最低为900~1000 m。在保湿和保水性较差的沙地土壤的苗圃地,一定要通过播后灌水保证出芽率,最适宜喷灌技术或侧方喷灌的技术。油松的苗圃内苗木喜丛生群生,但是密度过高苗木过于纤细,不宜于造林生长,单位面积育苗量为15~20万株/hm2较为适宜。
6 抚育管理
在雨季来临之前,苗圃地的杂草普遍较少,以松土为主,避免土壤板结,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改善土壤中通气的情况,促进油松幼苗根部的发育。雨季来临后,杂草生长茂盛,需要同时关注除草和松土两项工作,在苗圃灌溉和雨季来临时,要及时关注土壤中的水分,避免发生内涝,及时进行松土和疏导,松土的深度要根据油松苗根部的深度及时掌握,在松土中避免伤及苗株根部。油松的幼苗具备耐旱、怕涝、怕淤的特点,所以灌溉需要适量控制,也可以使用割地草等除草剂进行除草。还要特别注意:在鸟兽类危害的地区,应派人巡逻看护,驱逐和消灭鸟兽害,保证幼苗安全出土。幼苗出土前要经常检查床面,如土壤板结,需轻轻疏松表土,但不要过深,防止损伤未出土的幼苗。清淤工作尤为重要,油松最怕泥土淤积,在山地育油松苗,特别是在植被少的情况下,暴雨时最容易使幼苗溅上泥浆泥堵塞气孔,径流的泥沙也会造成淤苗,所以雨后必须及时进行清淤。
幼苗期间防治病害也很重要,幼苗期间可能感染立枯病害,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喷撒0.5%~1%的波尔多液或1%~3%FeSO4,二者需交替使用。使用FeSO4后要用清水洗洗,以免苗木地上部分受药害。直至7月苗木基部半木质化,不见病症蔓延时期就可以停止。在育苗中培育油松苗木的过程中对于土壤的养分的要求与消耗尤其明显,及时对苗圃地的土壤进行施肥尤为重要。施肥分为2个层次,普遍使用的基肥和追肥2项措施,用于基肥普遍使用的是有机肥或农家肥,追肥使用的是N、P、K为主的肥料。一般情况,在第1年的生长阶段5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中上旬分别施用(NH4)2SO4,单位施肥面积分别为为60~75 kg/hm2、150~180 kg/hm2和180~324 kg/hm2。北方地区土壤中P元素普遍已经固定,无法有效的被植物所利用,所有必须加大施肥量以保证生长所需,因为其对苗木的生长至关重要,通过东北地区的实验得出,油松在育苗期的N、P、K的施肥比例为4∶3∶0.5。
7 苗木出圃
油松山地块状苗主要是培育实生小苗,一般是2~2.5年生的幼苗即可造林,中间不需要进行移植。出圃时更需成丛成块的起苗,栽苗时再进行分苗。苗木出圃规格为地径0.6 cm,高10~15 cm。有部分地区的苗圃地为了高效的利用苗圃地,1年生的油松苗就可以快速的出圃,但是对于苗高要达到8 cm 以上,地径要达到0.3 cm以上。只要全面按照育苗的相关措施执行,完全可以达到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