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鲍严钟辨治遗精经验撷要※

2022-12-29曹德根陈伟民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6期
关键词:遗精肾气症状

曹德根,陈伟民

(浙江省义乌復元第一医院,浙江 金华 322000)

遗精指男性在非性活动状态下精液自行频繁泄出,或伴发其他症状的病证。古代医家对该病有较全面的认识,《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景岳全书·遗精》载:“梦遗滑精,总皆失精之病,虽其证有不同,而所致之本则一。”现代医学也认可这一理论,认为遗精可分为两种,即生理性遗精和病理性遗精。生理性遗精指未婚且身体健康的青壮年男性,或婚后长期无性生活的男子,于1个月内发生数次泄精的现象,且没有其他明显症状。若梦遗过于频繁,甚至清醒状态下精液亦自动泄出,或伴发精神困顿、腰膝酸软及失眠多梦等症状,则为病理性遗精[1]。

鲍严钟,国家级名老中医,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原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生殖医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泌尿男科临床工作50余年,对男科疑难病证具有丰富经验。现将鲍严钟老师辨证论治遗精的见解与经验介绍如下。

1 明确病因与发病机制

历代医家对病理性遗精的认知相对全面且深入。在继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鲍严钟老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治疗疾病时应重视肝肾的协调、平衡。生殖功能由肝肾所统,肝肾开阖藏泻平衡协调,则任通冲盛,经候如期。鲍严钟老师认为,肝属木,体阴而用阳,易郁、易热、易亢,肾主水,易亏、易耗,肝旺肾虚是男科诸多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治疗遗精时擅用补肝益肾、疏肝补肾、清肝调肾等治法。

1.1 心肾不交 《类证治裁》提出:“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而梦泄焉。”《丹溪心法》载“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欲不遂,精乃失位,输精而出者;有欲太过,滑泄不禁者。”即用心过度,则心动不宁、心火上炎,心火不能下交于肾,使肾门开泄,导致遗精。心属火,肾属水,在生理状态下,心阳可下交于肾,以温养肾水,肾阴上济于心,以滋养心火。若欲望过多,或被外界事物迷惑,则会引起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肾;或性生活频率过高,即肾气阴亏于下,无法上济于心,心火过旺则扰动精室,进而导致肾精无法固藏于精室,即表现为遗精频繁出现。

1.2 肾气不足,肾精亏虚 神藏精,若房事频繁,则必然引发肾精亏损、肾气不固。具体表现为,即便在未手淫及房事状态下,遗精次数频多;或在清醒状态下遗精;或在与女性进行一般性接触时便可泄流精液,且伴口干舌燥、心胸烦闷及头晕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性功能减退等。

1.3 肝失疏泄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而恶抑郁。肝经绕阴器,抵少腹,布两胁。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气郁化火,则肝火亢盛,使阳物易举,扰动精室,造成遗精。《景岳全书·遗精》载:“有值劳倦即遗者,此筋力有不胜,肝脾之气弱也。”由此可见,肝失疏泄也是引起遗精的常见病因。

1.4 湿热 湿热也是导致遗精的主要病因。若素体嗜食醇酒厚味,则损伤脾胃,使湿热内蕴,湿热蕴结下焦,扰动精室,导致遗精。或湿热郁于肝胆,循肝经迫精下泄而致。正如《张氏医通·遗精》所谓:“脾胃湿热之人,及饮食厚味太过,与酒客辈,痰火为殃,多致不梦而遗泄。”《医林绳墨·梦遗精滑》亦载:“梦遗精滑,湿热之乘。”进一步证实湿热下注可导致遗精。

2 证候分型与辨证论治

鲍严钟老师认为,遗精的治疗应从整体调治入手,以调节患者整体功能,使其恢复至阴阳平衡、气血顺畅的状态。因此,治疗遗精时首应明辨患者阴阳体质,了解治疗重点与先后顺序,然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临证时,鲍严钟老师将遗精分为以下4种类型。

2.1 心肾不交型 该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较短,频繁做梦,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头晕耳鸣,心悸烦闷,腰部酸软,记忆力减退,口干舌燥,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及脉细数等。治疗应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黄连、生地黄、酸枣仁、茯神、远志、莲子、天冬、知母、黄柏、龟甲、鳖甲等。

2.2 肾气不固型 肾气不足,精气不固,则精室空虚,易被扰动。该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遗精难止,且多伴有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失眠健忘,面色苍白,自汗,小便清长,白发脱发,舌苔白润,脉细数等,或出现性功能减退、夜尿频多及脉象沉细等症状。治疗以补肾摄精为主,常用药物为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远志、肉桂、女贞子、覆盆子、酸枣仁、煅牡蛎、金樱子、芡实、五味子、益智仁、桑螵蛸等。

2.3 肝火亢盛型 肝之经脉络阴器,肾之经脉穿肝膈。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绪不畅,气郁化火,扰乱精室,亦可发为遗精。临床主要表现为梦中遗精,伴有心烦郁闷,情绪暴躁,眼睑部发红,头晕目眩,咽喉干燥,口苦口干,性欲亢奋,脉象弦数等。治疗应以清肝泻火为主,常用药物有栀子、牡丹皮、黄连、黄柏、胆南星、竹茹、龙胆、茯神、甘草、连翘、石菖蒲、酸枣仁、远志、柴胡、大枣等。

2.4 湿热下注型 湿热郁蒸膀胱,则气化不利,下迫尿道,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湿热本是热邪,易灼伤津液,见尿短少而颜色黄;湿热伤及血络,迫血妄行,则出现血尿;湿热日久,尿液成浊,则结为砂石。湿热一般侵袭膀胱,但波及小腹部、腰部,则使经气不利,出现小腹部、腰部疼痛。舌脉象多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本证型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以遗精为主症者。鲍严钟老师指出,湿热蕴结于下,则热扰精室,热灼阴精,可导致精子活力下降。

3 临证经验

3.1 审证求因,注重心肝论治 临证时,鲍严钟老师尤其重视心神的治疗。心藏神,主神明,而遗精大多是由心理因素导致。君火为欲念所动,则心气下交于肝肾,心神不安导致生理功能紊乱、阴阳失调,故遗精患者常引发心脑症状,出现心虚胆怯、思想紧张、精神压力大等,甚者会出现恐惧,晚上难以入眠,日久更易加重噩梦遗精的发生[2]。因此,遗精的心理治疗方面,一定要引导患者正确看待该病,既不能过于担心忧虑,错误地认为“一滴精就是一滴血”,又不能轻视放任,以为遗精与手淫一样,为“精满自溢”,应积极接受治疗。因此,临证时必须嘱患者不宜过度纵欲、贪图美色,而应静心平念,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经常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3]。治疗期间,也要安抚患者情绪,告知其遗精的病因、治疗方式、治愈率,以缓解其情绪,提高配合程度,从而提高疗效,助于患者康复。

引起遗精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久病患者多伴有精神症状。对于由生活或工作压力大而导致遗精的患者,鲍严钟老师主张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有部分患者遗精是由精神因素导致的,可见遗精的发生与肝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配合疏肝解郁法治疗该病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3.2 用药精妙,颇有独到之处 除了上文所述的4种常用的分型选方用药外,对于心肾不交型和湿热下注型遗精患者,鲍严钟老师多重用黄柏炭,一般用量为12~15 g。其认为黄柏炭除具有交通心肾、滋阴降火、清热燥湿的功效外,还具有较好的固涩止遗功效,可用于治疗因阴虚火旺、湿热下注引起的遗尿、尿不尽及男性遗精、女性带下量多等症;对于肝火亢盛型遗精亦可起到清肝热、降肝火、止遗泄的功效。对于肾气不固型遗精患者,鲍严钟老师擅用煅牡蛎、覆盆子、益智仁、远志等药,重在养心健脑、固精止遗[4]。其中,牡蛎提取物可显著改善睾丸、附睾功能,可用于治疗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具有毒性小、使用安全等特点,用量一般为30~50 g[5]。

3.3 务实求效,注重中西医结合 鲍严钟老师认为,诊治遗精时应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部分遗精患者由慢性前列腺炎所致,亦有部分患者伴精囊炎及尿道炎等症状,因此在治疗时要同时配合应用西药以对症治疗。对于由于遗精引起神经衰弱且存在强烈负性情绪的患者,应予以镇静安神、抗焦虑药配合治疗,同时少佐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以提高患者身体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中部分遗精患者可能存在无证可辨的情况。鲍严钟老师认为,此时应具体分析,无证可辨则辨病,无主证则辨兼证,全身无可辨则辨局部。诊疗时广泛引入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如B超、血液生化检查、X线检查等。如对于不育症遗精患者,可结合精液分析,若精子浓度较低,则可判断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若精子活力差,则要考虑肾气虚弱,通过这样的辨证、辨病和辨精的方法,从而进行更精准的施治[6]。

4 病案举隅

患者,男,24岁,2018年4月2日初诊。主诉:近两个月频繁出现遗精,每月6~8次。刻下症:尿不尽,失眠多梦,精神困顿,记忆力减退,舌尖偏红色,舌苔略薄且发白,脉象细弱。患者患有慢性前列腺炎,虽接受治疗但尚未痊愈。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遗精(肾虚不固证)。给予温补肾精、益气健脾治疗。方药组成:败酱草30 g,金樱子肉20 g,黄芪、芡实、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党参片各15 g,白术、茯苓、丹参、黄柏炭、沙苑子各12 g,莲子、甘草片各6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4月10日二诊: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尿频、多梦症状,遗精减少为每周1次。改方如下:去沙苑子、莲子,加茯神、远志、桑螵蛸、龟甲(先煎)、知母各12 g,首乌藤30 g。14剂,煎服法同前。5月1日三诊:患者已有10余日无遗精,睡眠质量转佳,但偶见尿频,脉象沉细。更方如下:去败酱草、丹参,加白芍、酸枣仁各15 g。14剂,煎服法同前。同时嘱患者少饮酒、茶,忌食葱、蒜等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用太热的水洗澡,睡觉时选择屈膝侧卧位,内衣应相对宽松,并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5月18日四诊:患者已无遗精,尿频、尿不尽等症状消失,饮食与睡眠质量好转,方药同三诊,再服两周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患者体健无复发。

按语:遗精病位在肾,与心、肝、脾密切相关。肾脏自病或其他因素影响肾封藏功能,则精关不固、精液外泄,发生遗精。本案患者证属肾气不固,方中败酱草清解下焦浊热,金樱子、沙苑子益肾固精,莲子、芡实、黄柏炭清心固肾,龙骨、牡蛎收敛固涩、重镇安神,丹参、黄芪、党参健脾益气,白术、茯苓升降相合,调畅气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可使阴阳调和、肾气得以固涩。二诊时患者遗精症状有所缓解,此时治疗应重在滋阴、调补心肾,在一诊方基础上去沙苑子、莲子,加桑螵蛸补肾固精止遗,龟甲滋阴补肾,知母滋阴降火,茯神、远志、首乌藤宁心安神,补涩并用,心肾兼顾。三诊时患者睡眠和遗精情况明显改善,此时重在养血补阴,在二诊方基础上,去败酱草、丹参,加白芍养血敛阴,酸枣仁养心安神。四诊时患者遗精症状消失,再服前方巩固疗效。治疗各阶段方药对症,使阴阳调和、肾气得以固涩。

5 小结

遗精病情复杂,涉及多个脏腑,但以肾为主。鲍严钟老师认为,该病初期大多轻浅,日久耗伤肾精,阴阳俱虚,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君相火旺、肝经郁热、湿热下注等扰动精室致精关不固而遗者多属实证,肾脏亏虚、封藏失职致精关不固而泄者多为虚证。临证时,鲍严钟老师除注重心、肝、肾等的调治外,还注重心理治疗,体现了中医辨治疾病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猜你喜欢

遗精肾气症状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频繁遗精要当心,有些情况或是病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怎样的遗精才是病态
身体累了应“抖抖肾”吗?
怎样的遗精才是病态
遗精的体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