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风引汤的临床应用评述※
2022-12-29吴秉融
吴秉融,谢 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风引汤又名紫石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风引汤,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该方具有清热息风、镇惊安神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或邪热亢盛、阳郁热遏导致的热盛动风证,现今被广泛用于治疗邪气内闭、热极生风证。笔者以“风引汤”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筛选近30年的相关文献,并对风引汤的现代临床应用进行系统评述,以期为该方的临床合理运用提供参考。
1 精神疾病
1.1 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multiple tics,MT)又名Tourette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一个或多个肌群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具有慢性病程、来渐去缓、易于波动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该病属于中医“瘛疭”“慢惊”“肝风证”等范畴,病机多为阴虚肝旺,阳亢风动,痰火扰心[1],可选用风引汤以平肝息风、清火化痰、宁心安神。齐越等[2]采用风引汤治疗MT患儿37例,并随症加减,面部抽动较重者加僵蚕、菊花,脖子扭动明显者加葛根,发声者加射干,烦躁者加炒栀子,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示,37例患者治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89.2%,表明风引汤对MT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运动性抽动和发生性抽动。
1.2 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以经常或持续存在的焦虑,并以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难以自愈等特点。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涉及肝郁化火、肾虚肝旺、痰热扰心、心脾两虚、肝郁脾虚、心肾不交,临床证型以肝郁化火证较多[3],临证时该病属肝旺火盛者可用风引汤治疗。贾懿新[4]采用风引汤加减治疗GAD阳热内盛、神失潜敛证患者30例(治疗组),气虚症状明显者加黄芪、山药、山萸肉,心悸较重者加茯苓、白术,两胁胀闷疼痛较重者加柴胡、川芎,胆怯易惊者加朱砂、竹茹、麸炒枳壳,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相当,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7%),表明风引汤治疗GAD阳热内盛、神失潜敛证的临床疗效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1.3 阳郁热遏型脑卒中后抑郁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与脑卒中事件相关的、临床表现为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抑郁特征、严重抑郁样发作、躁狂特征或混合特征,属于继发性抑郁症之一。中医认为,该病属“中风”“郁证”并病范畴,其中阳郁热遏扰神是其重要病机之一,临床治疗可选用风引汤加减变通以通阳开郁、清热宁神。刘海萌[5]在盐酸帕罗西汀片的基础上采用风引汤治疗阳郁热遏型PSD患者30例(治疗组),对照组则单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后,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风引汤配合小剂量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阳郁热遏型PSD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1.4 小儿癫痫 小儿癫痫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神志异常疾病,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口吐涎沫,两目直视,甚则咬破舌尖,大小便失禁,醒后如常,反复发作等,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等类型。中医认为,该病以风、痰、惊、热为主要病因,以风痰相搏、扰动心神、蒙蔽心窍为主要病机,故治疗可用风引汤平肝息风、镇心安神以控制癫痫发作。刘玉珍等[6]采用风引汤治疗小儿癫痫50例,因惊吓而发病者加远志、炒酸枣仁,体虚明显者加黄芪,连续治疗1年后,显效1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74.0%,表明风引汤适当增味治疗小儿癫痫有较好疗效。
1.5 其他 另有个案报道以风引汤化裁治疗。如闫平慧[7]采用风引汤合四物汤化裁[大黄12 g,寒水石(先煎)、滑石(先煎)、白石脂(先煎)、紫石英(先煎)、龙骨、牡蛎各30 g(先煎),桂枝、干姜、甘草片各6 g,当归、熟地黄、黄芩片各15 g]治疗郁热内蕴、血虚风动型周期性精神病女性患者,张晋铭等[8]合用风引汤与四七汤治疗女性失眠症肝郁化火、心肝火盛证患者,赵杰[9]采用风引汤加减[大黄(后下)、牡蛎(先煎)、龙骨(先煎)各30 g,干姜、桂枝各5 g,滑石(先煎)、寒水石(先煎)、赤石脂(先煎)各18 g,紫石英15 g(先煎),石膏25 g(先煎),礞石、石菖蒲各12 g,龙胆9 g,远志10 g,甘草片7 g,朱砂3 g]治疗狂症阳明热结、痰火上扰证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
2 心脑血管疾病
2.1 肝热阳郁型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该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的辨治范畴,病机多涉肝肾阴阳平衡失调,临床症见头晕目眩、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肝热阳郁证者,治宜清热滋阴、安神通络[10],可选风引汤治疗。刘理琴[11]采用加减风引汤治疗肝热阳郁型高血压病患者32例(治疗组),苔黄、脉数有力者加黄芩,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加大黄,苔厚腻者加茯苓、泽泻,头痛甚者加菊花或龙胆,头晕甚者加天麻,失眠者加首乌藤或酸枣仁。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3.6%),1年后随访,治疗组显效率(43.9%)、总有效率(87.5%)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8%、54.8%),表明加减风引汤治疗肝热阳郁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短期及中长期疗效均优于厄贝沙坦治疗。
2.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ertigo,VBIV)是临床常见病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椎动脉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为重要的诱发因素,临床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呕、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表现,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2]。该病证型较多,目前中医对其病因病机尚无统一认识,但多认为与风、火、瘀有关,风引汤有清热息风安神等功效,故可选用此方加味治之。丁立功等[13]采用加减风引汤治疗VBIV患者80例,肝气郁者加柴胡、枳壳、郁金,痰热者加胆南星、竹茹,血瘀者加桃仁、丹参,连续服用10 d,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及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增加,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明显降低,头晕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2.5%,表明风引汤有增加脑血流量和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能明显减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眩晕症状。
2.3 其他 另有采用风引汤治疗的个案报道,如赵学谦等[14]采用风引汤[大黄、桂枝、干姜各9 g,石膏40 g(先煎),滑石粉30 g(包煎),紫石英(先煎)、寒水石(先煎)各20 g,龙骨(先煎)、牡蛎(先煎)、赤石脂(先煎)、白石脂(先煎)各15 g,甘草片6 g,银柴胡15 g]治疗长期眩晕肝风化火证患者,4周后诸症悉除;王学斌等[15]采用风引汤加减方治愈头痛郁热内蕴、内有热盛证患者2例。
3 神经系统疾病
童兴龙等[16]采用风引汤加味方,加威灵仙、秦艽、当归、生地黄、牛膝、木瓜、龟甲、豹骨、鳖甲治疗外周神经炎(阳明太阳郁热)患者4例,取得明显效果。吕小琴等[17]采用风引汤加减方[桂枝、干姜各15 g、酒大黄、炙甘草各10 g,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寒水石(先煎)、滑石(先煎)、赤石脂(先煎)、紫石英(先煎)、生石膏(先煎)各30 g]治疗甲亢阳热化风证震颤患者,取得明显效果。孙建新等[18]应用风引汤加牡丹皮、羚羊角、淡豆豉治疗产后血虚、热入血室、火盛动风之发热抽搐患者1例,连续治疗两周后痊愈。魏延军等[19]报道应用风引汤去干姜加竹茹治疗突发性舌僵心火炽盛、风火相煽证患者1例,连服两剂而愈。从上述个案报道可推测风引汤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范围,即证属热盛动风以抽搐震颤为主症的疾病,与《金匮要略》原文中该方的方证主治描述较为贴合。
4 妇科疾病
绝经综合征指在绝经前后或卵巢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出现以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与代谢异常、泌尿生殖综合征及骨质疏松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中医认为,该病的部分患者可见肝阳亢旺、心肾不济的病机,治疗可选用风引汤加味以滋阴清热、平肝潜阳。李江慧等[20]采用风引汤[干姜3 g,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紫石英(先煎)、糯稻根须各20 g,桂枝6 g,甘草片9 g,寒水石15 g,滑石(先煎)、赤石脂(先煎)、龟甲(先煎)、白薇15 g,生石膏10 g(先煎),炙大黄5 g,鳖甲30 g(先煎)]治疗绝经综合征肝阳上亢证患者47例,肾阴虚者加墨旱莲、女贞子,肾阳虚者加淫羊藿、菟丝子,汗多者加五倍子、浮小麦,头痛者加蔓荆子、菊花,失眠者加酸枣仁、合欢皮、首乌藤,郁热者加苦参、牡丹皮、赤芍,心悸者加赭石、琥珀,血虚者加阿胶(烊化)、当归,气虚者加黄芪、西洋参,胸闷者加瓜蒌、薤白,口干者加玉竹、麦门冬,周身疼痛者加木瓜、羌活。对照组给予心神安胶囊(院内制剂,主要成分为山茱萸、五味子、首乌藤等)。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示,患者总有效率、中医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风引汤治疗绝经综合征肝阳上亢证患者的疗效优于心神安胶囊,且有改善患者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5 传染病
手足口病(hand-food-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短期内即可造成大流行。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等,重症者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中医认为,该病为湿热疫毒所致,轻症病机为热毒夹湿外窜经络,治宜清热祛湿、散风通络;重症则多为邪陷脏腑、肝热风动、心窍蒙蔽,治宜清热开窍、息风解痉[21],可选用风引汤治疗。曹晓英[22]观察风引汤治疗重症HFMD毒热动风证的疗效,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引汤口服或鼻饲治疗。治疗10 d后,结果显示,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皮疹和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该研究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风引汤治疗重症HFMD毒热动风证,不仅能明显提高疗效,还有改善患儿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及抗炎等作用。王玉光等[23]探究HFMD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治研究,对照组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风引汤加减方,口舌疱疹严重者配合中成药开喉剑喷雾剂外用,疗程为14 d。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体温复常时间和脑膜炎及脑炎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激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西医常规疗法联合风引汤可提高HFMD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疗效,并减少激素的使用量。
6 讨论与思考
风引汤是中医治疗热盛动风的名方,原方主治以瘫痪及抽搐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目前该方已被运用于多科多种疾病,包括情志类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眩晕,传染病如HFMD等,其中尤以治疗以震颤抽动为主症的精神系统疾病最为广泛。本文所选文献均是以本方为主方的变化运用,不仅保留了原方的基本配伍,而且加减变化幅度不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原方的临床疗效。从临床观察类研究看,很多疾病单独应用风引汤仍然有效,与西医常规疗法合用多能提高疗效或减轻临床不良反应。从临床用方的经验看,该方所治疾病多涉及热甚动风证,无论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均可使用,且需根据具体病证的病机偏颇进行适当变化以提高疗效。需要提出的是,该方治疗病证虽均涉及热盛动风,但具体运用时仍多保留其寒热并行(石膏、大黄与干姜、桂枝)的配伍原则,这与同类清热凉肝息风方的单一寒凉配伍是有所不同的,值得关注。
风引汤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不足,如药理学研究较少,应对风引汤的有效药理成分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同时基于循证设计的临床研究不多,临床应用时加减运用较多,因此,该方的确切疗效尚待进一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