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慈善助力共同富裕研究
2022-12-29方世南
方世南
(苏州大学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江苏 苏州 215006)
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发挥慈善在济贫扶困、敦风化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的积极作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与慈善一样,其价值目标都是推动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和谐身心关系。共同富裕和慈善都是充满爱心善意的崇高事业,两者具有内在的天然姻缘关系。作为社会化的慈善与时俱进地进行绿色化转向,助力解决因人与自然不和谐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贫富分化现象,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已进入分分秒秒倒计时,在生态文明建设已全面地融入和渗透到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态势下,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大主题和重要目标,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走向美丽中国和建设地球美好家园以及为社会上饱受生态环境问题困扰的生态弱势群体在财物和劳务上予以帮扶的绿色慈善应运而生,并在助力共同富裕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以绿色慈善助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是新时代慈善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慈善领域和创新慈善发展模式的重大举措。
一、 绿色慈善是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助力共同富裕的新时代慈善新方式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价值理念、价值追求、价值目标,既包括要协调好和平衡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关系,又包括要协调好和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生态公正,在让人民群众平等地享有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公共产品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环境权益,以保证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如果说,以往人们对于有助于共同富裕实现的慈善事业更多的是从协调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协调人自身的身心关系去实践和认识的话,那么,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激化引起的生态矛盾越来越突出和紧张,甚至这个问题已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问题时,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人们平等地享有环境权益的绿色慈善就应运而生。绿色慈善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任何时代都有该时代的重大问题和解决这个重大问题的重大实践。慈善从更多地关注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向同时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转向,从重点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层面、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向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层面转向,是由共同富裕既表现在物质生活层面和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同时又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所决定的。“慈善”作为具有促进共同富裕文化因子的行为,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思想底蕴和历史体现。起初,“慈”是对仁慈的母亲及博大的母爱的描述,“慈母”的形象就是“亲爱利子谓之慈”。“善”则与“恶”相对应,意为人际关系的亲近体贴、善良仁爱。随着历史的演进,“慈善”二字的意义也逐渐扩大,引申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关爱、体贴同情、互帮互助的高尚道德品格。如孔孟推行的“仁”,主张“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倡导塑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理想人格。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要求人与人之间应互爱互助,而不应互怨互损。而后,倡导人文关爱的慈善思想不断形成,影响不断加深,济贫扶弱、关爱弱者也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如汉唐时期的宗教慈善形式、宋元时期的政府救济方式,到明清时期以“会馆”形式出现的各种新型互助救济组织的慈善活动,一步一步推进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在西方,“慈善”一词源自宗教救赎与邻人之爱,分别有词“charity”和“philanthropy”与之对应。Charity的意思是“对他人的爱”或“对有需求的人或贫困的人行善和慷慨施舍”;Philanthropy的意思是“对全人类的爱”和“增加人类福利的努力或倾向,比如通过慈善援助或捐赠等”。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思想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认为:“出于对人的爱和同情的关怀而向他们行善,或出于对秩序的热爱而主持正义,是非常之好的。”[1](P89)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慈善”理解为公平、正义和善的要求,以及“一种趋于平等的倾向”。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处于社会关系和同时处于自然关系中的人应有的道德情感和应尽的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层面研究慈善,认为,慈善体现出超过个体幸福的友爱,要以人类共同体的心胸关心全人类的幸福,因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发展在于,“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P515)马克思又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把握人的本质和人的创造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人必须依靠自然界而生活和创造的基本观点:“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3](P158)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社会,“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3](P210)马克思指出,人类如果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会导致人与自然严重对立,必然会出现“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3](P225)显然,马克思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缺一不可的重大关系,对于将慈善从人际关系协调拓宽到人对自然的呵护,推动慈善的绿色化转向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但是,鉴于那时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今天这样显著,在人类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慈善更多地作为协调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关系、人自身关系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如何有助于促进人们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人自身身心健康的共同富裕,慈善也就更多地被赋予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解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慈善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绿色化转向,发挥绿色慈善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促进共同富裕的功能的认识和实践还没有到位。
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提出绿色慈善理念和从事绿色慈善实践,是将慈善从人与社会关系协调、人与人关系协调以及人自身关系协调与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紧密结合起来的慈善绿色化的重大转向。与以往更多地将慈善限定于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不同,绿色慈善从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对慈善进行新的诠释和新的实践,内含生态公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可循环的绿色发展、公平发展、永续发展之意,从社会伦理和环境伦理相结合的高度,为促进共同富裕擘画出鲜明的绿色色彩。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新时代慈善事业创新性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绿色慈善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以生态公正所体现的共同富裕使人们拥有共同享有美好生态环境的权利。“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意味着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是每个人乃至子孙后代都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大自然的馈赠。“绿色”也代表着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平衡好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做到节约高效、可持续地发展,让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绿色”还代表着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本色,因为只有坚持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才能享有福泽绵长的美好生活。然而,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部分地区由于先天的或历史性的原因,土地贫瘠,资源有限,生态恶化,发展困难,贫困多发。有些地区虽然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但是鉴于对经济发展和利润的盲目追求的短视行为,滥伐滥用,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酸化、森林资源和草地面积逐年缩小、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以及电子垃圾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天气频发等。不管是出于何种因素,这些情况都导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的人们在享有生态环境权益和生态产品以及生态服务上的不平等性和不公正性,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对美丽中国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巨大障碍。[4]因此,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关爱自然、关怀社会并充分彰显环境伦理责任的绿色慈善必然会应运而生。绿色慈善就其基本内涵而言,意指个人及非政府组织或公益组织通过养成绿色健康、低碳环保、可循环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以此为方法自愿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走向美丽中国和建设地球美好家园以及为社会上饱受生态环境问题困扰的生态弱势群体在财物和劳务上提供的无偿帮扶活动。
二、 绿色慈善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共同富裕中的重大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慈善在助力共同富裕中的重大价值和道德功能,他说:“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不管做了多少,只要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就开始了道德积累。”[5](P252)对于绿色慈善来说,通过致力于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建构以及致力于实现以生态公正为目标的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维护,发挥绿色慈善的道德积累,既能以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造福于民而促进共同富裕,又能以绿色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而促进共同富裕,还能以绿色慈善形成的巨大文化效益而促进共同富裕。
以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造福于民而促进共同富裕,是绿色慈善创造的重大经济价值。促进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前提条件,也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自然基础。绿色慈善服务于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合理配置生态环境资源,有效提升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和生产关系的协调。绿色慈善致力于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展生产力,并以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因此,生态资源、财富资源富饶地区的个人、组织通过技术手段、财物支持等向生态资源贫乏或受挫地区的个人、组织提供扶持和帮助,能有效改善当地自然环境,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协调中实现共同富裕。比如塞罕坝林场,虽然是在政府号召下启动建设的,但是在1962年仍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以“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的艰苦创业精神植树造林,最终在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下,成功地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恢复成了往日的“美丽的高岭”,成了守卫京津的一道十分重要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防止土壤流失量为每年513.55万吨;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6]又如,我国有一些公益基金会,将慈善公益与商业模式紧密结合起来,以绿色慈善助推共同富裕,以当下棘手的环境保护为主攻方向,为环境受灾的地区和人民提供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和物种保护、扶贫助残、帮助受助群体提高能力以改善生存和生活条件。同时,由于绿色慈善具备慈善的一般特征,有助于在创造社会财富总量的过程中极大地增加社会消费效用的总量。绿色慈善所实现的财物或劳务的转让,与市场转让有着明显的实质性区别,不具有等价交换性。受让人不需付出就可获得慈善财物或劳务,因此,绿色慈善增加社会的总体消费效用是非常明显的。绿色慈善发挥着使绿色消费的边际效用最大化的功能。消费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富人的财物因量多而边际效用较小,穷人的财物因量少而边际效用较大。[7]这一点在绿色慈善上同样适用,通过绿色慈善活动,经济上和资源利用上富裕的人们自愿地将其一部分财物或者绿色资源,无偿转移给生活在生态环境不利处境中的人群,能够有效地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获得更大的边际效用,使他们拥有较之前相比更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从而更有实力和能力去发展生产和改善环境,通过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而实现普惠式的共同富裕。我国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平台帮助贫困地区的天然农产品走出大山创造财富和促进消费也是很好的例证。
以绿色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而促进共同富裕,是绿色慈善创造的重大社会价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一个基于强烈问题意识之上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对策,就是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重要性,彻底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的种种非绿色、难以持续发展问题,彻底扭转我国资源约束趋紧、许多地方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生态安全屏障不够坚固、生态系统不够健康问题,“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8](P208)在这方面,绿色慈善创造着重大的社会价值。一方面,绿色慈善从确保生态公平正义的角度助力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的环境权益,增进社会民生福祉,有力地推动共同富裕。环境权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环境权益”概念,而且还特别强调要以环境权益的平等性来确保实现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付费和环境税收政策,让高收入阶层拿出更多的钱改善环境,让低收入者享受到更多的环境权益”。[9](P194~195)另一方面,绿色慈善与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实事紧密有关,绿色慈善能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新的绿色慈善组织的运转和绿色慈善项目的跟进都需要专人负责和对接,需要人力资源与此相呼应,以就业岗位的增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绿色慈善还具有榜样示范作用,推动社会各界崇德向善、乐善好施,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从中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绿色慈善的提供方而言,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他们的慈善行为都是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对更高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每成功地进行一次施助活动,都会获得一定的价值感、意义感和成就感,体现了人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德文化。就绿色慈善项目本身而言,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结果的成功取得也可以成为后续类似绿色慈善活动的样板项目,为他们提供项目参照和经验参考。绿色慈善还从生态公平正义的角度促进社会公正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生态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公正从确保人们平等地享有生态环境权利和人的发展的权利的角度,维护着社会公正。通过对生态贫困地区的帮扶,生态贫困地区可以逐渐改善本地区的生态情况,让处于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健康的绿色的生态环境给自己生活和成长带去的美好。如“一亿棵梭梭树”的绿色慈善项目,利用10年的时间,通过募捐、购买和栽种梭梭树,在内蒙古阿拉善关键生态区域种下1亿棵梭梭树,恢复200万亩以梭梭树为代表的荒漠植被,有效地防止了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的合围,成功地阻止住了荒漠的蔓延现象。
以绿色慈善形成巨大文化效益而促进共同富裕,是绿色慈善创造的重大文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文化与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集中体现了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文化教育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9](P291)生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9](P186)是提升人的文明素质和以生态文化反作用于生态文明实践的必要举措。绿色慈善既生动地体现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又强有力地创造着生态文化,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培育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又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下推动全社会形成主动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呵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绿色慈善具有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体现出人们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治观、生态民生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教育观等众多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思想观点,有助于推动人们形成科学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权益与生态价值取向的先进理念,发挥着潜移默化地推动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仁爱之心,并以实际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健康安全型和人口优质均衡型的社会而竭诚奉献。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生态环境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不能够自觉地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而产生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出了问题。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进程中,科技固然重要,制度也具有强大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但是,在科技和制度背后的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没有生态文化,就没有生态文明。没有生态文明软实力的支撑,也就无法促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产生效能。绿色慈善和生态文化的紧密联姻,会在全社会播撒着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爱”的种子,在全社会传递着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爱”的事业,事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正义、事关人的社会责任和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境界。
三、 以绿色慈善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文章中指出:“要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10]充分肯定了慈善对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绿色慈善的顺利推行和实施需要慈善观念的转变、慈善渠道的畅通、慈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慈善实践模式的创新。
绿色慈善呼唤全社会确立绿色财富观,为共同富裕增添新内涵。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财富会随着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产生不同的内涵,社会对于财富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评价。传统意义上的财富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或者实物、货币等形态呈现出来的。由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更易于吸引人们的眼球、激发人们去获取的欲望,人们就无视或者漠视那些看似无价的生态环境,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所谓的可感可触的财富。虽然空气、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因为缺乏直观的价值评价标准和方法,实际蕴含的价值量难以得到科学的评估,所以在生产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因小失大、为了小钱而牺牲生态环境现象,导致人们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注重有形财富而忽视生态环境这个无价之宝。如何在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将其自身蕴藏的价值量转化为绿色生产力,首先就要促使全社会确立绿色财富意识,而绿色财富意识是在绿色收益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就必须保障人民群众获得相对稳定的绿色收益。生态环境会产生“生态产品”这个特殊商品。承认生态产品的市场化地位,有助于探索出一套生态产品市场价值定量评价标准和方法,从而为解决生态补偿和生态赔偿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绿色慈善的发展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个人、企业、组织的作用,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鼓励其他主体参与到生态扶贫济困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活动之中,化解参与主体单一的问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优势,吸引慈善参与者和善款投入,将慈善队伍纳入到生态扶贫济困的主体范围之中。绿色慈善活动的深入,有助于实践主体在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项目,开发和提供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因此,在绿色慈善活动中,注重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产品,形成有特色的生态产业、生态产品品牌,有助于人们从中获得绿色收益,逐步形成绿色财富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好和发挥好生态系统产生的绿色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绿色慈善需要畅通供给有效的慈善渠道,为共同富裕提高新节律。慈善的供给需要有效的畅通渠道,如果渠道缺失或渠道受阻,就无法实现慈善动机向慈善行为的转化,就无法提高共同富裕的节律,会出现“迟到的公正等于没有公正”现象。因此,必须畅通绿色慈善通道,达到快速及时有效的节律,促使众多具有公信力的慈善组织和慈善平台积极开展活动。我国慈善组织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存在着一些缺陷,造成慈善通道不畅,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为此,必须完善组织架构和创新活动方式。一是要走出政府包办慈善组织和主导一切慈善活动的误区,鼓励创建民间慈善组织。二是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外部审计监督,促进善款使用的透明、规范,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三是要创新慈善捐赠方式,充分利用项目交流展示、慈善义演、慈善晚会、慈善拍卖等慈善通道,实现绿色慈善活动多样化、经常化。[11]在如今的数字经济时代,绿色慈善也需要“互联网+”,要借助大数据从海量的信息中识别公众的各类绿色慈善活动信息,要借助大数据展现绿色慈善运行全过程与事后评估效果,为后续慈善人群在捐赠渠道与方式选择上提供重要参考。要充分发挥融媒体的力量传播绿色慈善信息,如广播、电视、微信、微博、微电影、短视频软件等,号召更多的个人、企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在绿色慈善事业上的合作,为绿色慈善营造出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蝴蝶效应。
绿色慈善需要完善制度安排,为共同富裕营造新机制。只有具备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有效激励绿色慈善持续健康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新机制。为此,必须完善绿色慈善相关制度,实现有效激励。一是完善法律制度。为了实现慈善基金组织规范、公开、透明操作,提高其社会公信力,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慈善法》《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等。二是完善税收制度。税收优惠是支持绿色慈善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促进措施,如加大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关于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比例,加大对个人的慈善捐款部分在个人所得税纳税前的扣除比例等,都可以促进企业和个人的慈善捐赠的意愿。三是健全监管体系。目前我国绿色慈善活动缺乏专业的监管主体,《慈善法》中虽明确指出民政部门对慈善工作进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还需要与财政、宣传、公安等部门合作才能产生作用,如利用互联网募捐的绿色慈善活动还需要协调好与网信办等部门的关系,绿色慈善活动还需要涉及生态环境等部门的管理。因此,如何有效应对丰富而复杂的绿色慈善活动,并进行高效监管以维护健康的运行环境,构建务实管用的监管体系十分必要。
绿色慈善需要创新慈善实践模式,为共同富裕提供新途径。只有与时俱进地创新绿色慈善模式,才能有效推动绿色慈善行为落地出成效。以互联网平台助力绿色慈善是行之有效的重要路径。“互联网+”绿色慈善是绿色减贫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应用,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生态资源快速地转化为生态资本,推动贫困地区实现绿色增收。网络信息是可以重复利用的绿色资源。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海量数据本身,更重要的是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和规律。另外,网络信息本身的生产和运营也是绿色产业,蕴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时代下,环保公益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成为一种趋势,各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创新性的公益性环保助推机制,以传播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为我国以绿色慈善助力共同富裕带来了一场创新性的变革。较为成熟的“互联网+环保公益”的创新产品,将虚拟和现实相连接,公益慈善与游戏模式相结合,让每个人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手做生态环保公益。用户在平台上领取了一棵虚拟树苗,即可通过行走、共享单车、网络购票及各种线上线下支付低碳行为获得支付宝能量奖励,累计一定值后即可兑换真树,购买虚拟树苗在荒漠地区种下一棵真树,同时,还可获得一张专属编号的“荣誉证书”,起到精神激励作用。这种绿色慈善活动在给荒漠地区带去盎然生机的同时,也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引导着亿万人群积极参与到绿色低碳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伦理等方面知识的熏陶。绿色慈善组织开展的森林、湖泊、江海等保护地巡护项目也有如此功效,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要巡护的地区,通过绿色出行、野生动物知识学习问答等形式,足不出户地对所选地区进行网络虚拟巡护。在巡护的过程中,用户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所选地区生态环境以及物种分布情况,而且还为人们保护生态、保护物种、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提供了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发“掌上绿色慈善”,利用其便捷性、高效性、广泛性等功能特征,能更有效地推动绿色慈善,让更多人间接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当中,并将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润物细无声地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
以绿色金融推动绿色慈善助力共同富裕,也是绿色慈善实践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模式。生物多样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价值和社会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人们创造鸟语花香、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持自然价值和增加生态财富,也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和释放社会发展新潜能。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要素,但弥补生物多样性的资金缺口需要在更大范围调动社会资本,特别是调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参与,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运用好绿色金融推进生物多样性建设。这个过程也是金融机构在提供项目融资中引导企业做好自身风险的防范过程。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和服务去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社会各界通过金融服务不仅能更合理配置生态资源以实现财富增长,而且能切实地为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奉献爱心。由于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政策等因素导致的“生态难民”“生态贫民”等问题也需要借助绿色金融的力量去解决。我国对“生态贫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多的为社会救助制度,这种制度救济对象覆盖面相对较窄,主要集中于特定的困难群体,且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而相应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有所缺失。而借助绿色慈善方式,推动设立国内外生态贫民、生态难民的保险基金,依靠全社会和全世界力量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重大难题。
以绿色产业推进绿色慈善助力共同富裕,是绿色慈善模式的重大创新举措。绿色产业致力于在生态贫困地区发展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的产业来改善生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生态环境脆弱与贫困密不可分,环境承载力低的所谓“穷山恶水”现象是贫困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绿色慈善项目的引进和实施要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生态质量为终极指向,促进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平衡,让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中受益,实现生态保护与贫困人口脱贫的“双赢”目标,大踏步地走向共同富裕的宽广大道。所以,亟待社会慈善组织结合贫困地区的地方特色积极地开发绿色产业,如开发绿色文化旅游路线,发展绿色文化旅游业。我国很多贫困地区风景优美,绿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绿色慈善组织可以结合地方历史文化遗存、人文景观、自然风貌、饮食文化等特点积极地开发绿色文化旅游路线,积极实施扶贫减贫和生态保护项目。绿色慈善组织还可以为贫困地区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发展服务业。如今,网络电商方兴未艾,各种线上购物节层出不穷,为生态优美的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以绿色慈善的方式帮助生态优美的贫困地区用基于自然的方案来解决贫困问题,就能擘画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比肩而立、交相辉映的美丽图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