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英与新四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2-12-29文道贵汪茜

学习月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项英新四军抗战

●文道贵 汪茜

项英是新四军的重要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是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东南局)的书记,主管军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残酷的游击战争环境里,项英尤其重视战士和军队的思想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战士的民族意识和革命觉悟。在他的领导下,新四军成为华中敌后抗日的一支强大军事力量,成为抗日武装的中流砥柱,为赢得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项英加强新四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做法

1.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培养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新四军成立初期,政治工作机构不健全,军队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远不够,为此,项英多次写信给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请求为新四军配备一批政治工作人员。1937 年12月,中央将一批曾在红军、八路军中从事过政治工作的干部调往新四军,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丰富的袁国平、李子芳等人。1938 年初,项英和叶挺委托副参谋长周子昆筹办教导队,负责培养专门的军政干部。随着学习人数的增加,教导队扩编为教导营,后又发展为教导总队,由周子昆任总队长,袁国平任教导总队政治委员。教导队的发展虽然受到国民党力量的阻挠,但仍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38 年11 月,教导队发展到12 个队,学生人数在1300 人左右。1941 年皖南事变前,教导队培养各类干部四五千人,被誉为“南方抗大”,对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项英的指导下,新四军成立了主管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委员会,并以团为单位设立了政治讨论会,每星期开一次会,讨论当前的政治问题并进行理论研究,逐步提高军内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水平。项英还安排那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干部在军内讲课,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综合素养,为新四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专业化的人才。

2.坚持正面灌输为主,提高党员官兵的党性修养

项英在部队内开展识字运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好基础。首先,他注重军内战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针对部队内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教育计划。在他看来,一般战士主要是培养其共产主义思想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因此在开展教育时,重点讲授新四军历史、新四军军歌、抗战中的两条路线、什么是阶级及其利害关系、军队优良传统等内容;战士党员的教育则要加入党员须知及中共简史的知识;党员干部需要经常研究共产党宣言、共产国际纲领、列宁主义概论和中共党史等读物。他要求“百倍加强党内和部队中的政治教育和马列斯(即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主义的教育,提高全军指战员更高的政治觉悟,了解自身的责任,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不受任何影响而减弱自己的精神”。1938 年10月31 日,项英在新四军党员积极分子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每个党员应有坚强的马列主义的信仰,不能模糊自己的意识”。他还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研读《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文章,引导干部对斗争形势作正确估计和分析。其次,为传播革命思想,他在军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分析当前的斗争形势,阐明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策略路线,宣传持久抗战的意义、前途以及政府既定的抗战救国政策,使战士认识到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坚定对中国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除民族解放教育外,还加强了阶级教育,着重指出妥协投降的危害,说明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的两重性和动摇性,使战士树立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通过理论灌输,新四军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改造,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3.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密切军民关系

在新四军作战途中,一些脱离群众的不良现象引起了项英的重视。他坚持民众重于军队的观点,认为“只有军队,没有群众团结在周围,是孤立的军队,在这样困难的情形下坚持抗战是不可能的。所以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是很重要的”。针对部分战士不了解群众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展开群众工作、不清楚怎样实现军民合作等问题,项英组织开展了团结群众的爱民教育,重点教育战士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他坚决反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事,要求新四军努力做好对群众有益的事,处处考虑群众的利益。1939 年,项英在《保持和发扬新四军的优良传统》的文章中,从十个方面阐述了新四军优良传统的内容,后来这十条成为新四军的十条军规。在第三条“与民众打成一片”中强调了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如鱼失掉了水,不单要打败仗,而且易被消灭”。如何与民众打成一片?项英提出了三大纪律、十项注意,同时指出,“十项注意中,九大项是我们对民众的纪律,人人要做到,项项要执行”,“我们要和老百姓混合起来”。进入苏南地区后,新四军严格执行部队群众纪律,坚持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的“三不”政策,争取广大群众到抗战的队伍中来,扩大了新四军的革命根据地。

4.多途径开展思想宣传,提升官兵思想觉悟与抗日斗志

在紧张的抗日斗争中,项英先后撰写了不少文章、教材和宣传资料,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经验对于当前抗战的教训》《本军抗战一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本军成立两周年纪念感言》等,提供给部队官兵学习。项英编写的教材内容有浅有深,适合各种文化层次的官兵阅读。他主持创办了《抗敌报》《抗敌》半月刊,经常在这些刊物上撰写文章,传达中共中央的最新政策、指示,宣传新四军的抗战成绩,增强战士和群众的抗战救国意识,在军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1938 年1 月,在项英的领导下,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南昌成立,专门吸收有才艺的青年知识分子组成歌咏组、舞蹈组、绘画组等小组,通过讲演、唱歌、跳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部队和根据地民众进行露天演出,宣传抗日救国的方针、军民团结合作、敌人的残暴行为等。这些活动提高了战士和民众的思想认识及政治文化水平,揭露了敌人的挑拨离间和反共阴谋,增强了根据地军民政治警惕性。1939 年2月,项英委托陈毅创作《新四军军歌》的歌词,并亲自和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朱镜我等进行集体研究、修改,最后完成了军歌《十年》。军歌的内容凸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生动诠释了“铁军精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极大地鼓舞了部队斗志,提高了战士的革命觉悟和民族意识,对抗战胜利起到积极作用。

二、项英加强新四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1.卓越的思想政治工作锤炼了新四军人民军队品格

项英在新四军内普遍深入地开展全军教育,过去军队散漫的精神状态以及学习情绪不高的状况逐步改善,抗日军队和干部的文化理论水平逐步提升,同时还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当时的抗战生活是艰苦的,但战士们精神上感到很愉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全军指战员的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对自身的责任更加明确,以前带有的小资产阶级的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在经过革命的熔炉淬炼后,不断得到转变,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作风,坚定了革命意志,保持了新四军的独立性,为坚持长期抗日斗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卓越的思想政治工作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没有广大民众的配合和支援是不可能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新四军指战员彻底理解了抗战军队必须得到民众的关心和拥护的重要意义,树立了依靠人民群众的观念,并在实践中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最为成功的例子就是对大刀会的改造,争取到天王寺地区相当数量的大刀会成员,使一两万人转变为抗日的民众力量。1939 年8 月25 日,项英发表了新四军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感言,他指出“只要军队有严格的纪律,能够亲近民众,爱护民众的利益,要不仅是口头上而是实际行动上,那一定能获得民众的同情和爱护”。实际也是如此,新四军在进行敌后游击战争的同时,组织、教育当地群众,充分解释新四军与人民过去和现在的利益都是一致的,成立农救会等各种群众组织,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为群众争取利益,用实际行动取得人民的信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和掩护,不断打击敌人,迅速发展壮大,使游击战争成为群众的游击战争,形成了军民一体、军民团结合作的局面。

3.卓越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在抗日游击战争中,日伪军习惯以威胁利诱的方式动摇意志不坚定的战士,破坏新四军内部团结。但在项英的领导下,通过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四军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斗争目标——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最终胜利。这一信念和目标起到了凝心聚力的效果,推动新四军上下实现高度的团结和统一。新四军在战场上愈战愈强、愈战愈壮大,军队作战能力显著提高,为根据地抗战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力地阻击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学习的要点也很多,但始终统一在抗日救国这个大前提下,党和军队的一切工作都以加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1938 年9 月,项英到延安参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10 月返回云岭后,迅速召开会议传达此次全会精神,再次重申党的统一战线方针,阐述统一战线的两个基本原则——统一和斗争。新四军政治部围绕统一战线这一中心,积极进行各种宣传教育,提高战士思想认识,巩固和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开展爱民教育,引导战士重视群众工作,帮助和扶植民众武装的最终指向也是为争取民众和新四军一起团结抗日,进而巩固和扩大民族统一战线,凝聚抗战力量。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项英坚持少而精、学与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与现实打成一片。他强调学习“主要是紧密联系实际,不要好高骛远,而是实事求是,才能收到好的成效”。教导队等教育机构虽然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学习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通过实际经验来教育自己。作为领导干部,项英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大家。在作战途中,他的衣食住行和普通战士完全一样,他剃光头、打绑腿,每天跟着部队一起出早操,带头培养严谨的军队作风。他积极践行民主的教育方式,时刻注重军内思想的统一。1938 年11 月,黄道和叶飞被派往南昌,帮助组织南昌市工委进行市内工作,但两人在工作思路与方法上存在分歧。面对这一情况,项英没有采取命令、训诫的方式,而是通过耐心说服、讲道理言传身教,使他们了解党的原则和党的利益,最终成功化解矛盾,形成共识。

(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抗日战争期间,项英领导的新四军部队武器装备比一般抗日军队的还要差,新四军之所以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除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军团结一致,坚持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的作战方针外,还在于依靠群众斗争的基础。项英充分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军内教育战士团结群众,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深入群众,注意群众生活,帮助群众做农事,建立并巩固民众组织,与广大群众友好相处。项英指出:“假如没有民众的帮助,游击战争一定不能获得更大的胜利和成果。假如不动员和组织广大的民众,单靠军队的力量,也不能开展胜利的游击战争,更不能在敌人的封锁线、梅花桩内坚持斗争。”为此,新四军随时随地地开展民众工作,在民众间进行游击战、持久战的宣传解释,动员民众参加抗战,引导他们走上抗战道路,注重解决民众生活问题,帮助改善民众生活,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是一支人民的军队。通过大量的群众工作,新四军赢得了民心,争取到了民众的积极拥护。

猜你喜欢

项英新四军抗战
我的心爱之物
袁国平:以为民情怀打造“铁的新四军”
新四军华中抗战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蜜蜂洞里的枪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