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奋发,精神“补钙”
2022-12-28张吉
张吉
【时事速递】
日前,华为副董事长、CFO孟晚舟来到贵州母校,与在校师生共上开学第一课。她特别提到自己做会计时所有单据都要手工装订成册,用冲击钻打孔,用麻线装订。而今天,这些工作正在越来越多地由数字技术承载。“那时的奋斗过程似乎有点艰苦,但精神的世界却十分富足。”现在时代变了,“吃苦精神”是否过时,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争论。
【本质阐释】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从“含辛茹苦”的拓荒者到“苦学力文”的先驱,从“救苦弭灾”的自发者到“志坚行苦”的自觉者,中华民族“苦尽甘来”。审视当今社会,“内卷”“躺平”“享乐”等现象屡见不鲜,当代青年更需“忆苦思甜”,精神“补钙”。
关于这一话题,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一、精神之苦与肉体之苦,重寻内在价值;二、贫穷受累非苦之本质,拒绝肤浅认知;三、“苦中出乐”的能力品质,方为吃苦精神。
【素材精粹】
1 苦难磨砺出他热血不息的光——张亮
安徽省宿松中学高三学生张亮从小身患“脆骨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频繁的骨折,让他的身高只有同龄人的一半。命运让他遍体鳞伤,但他并未自怨自艾,仍旧乐观豁达,他的励志人生深深地感动了班级的同学。在自身努力和同学的帮助下,他高考535分,超一本线44分,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点赞,但他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
张亮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下决心在大学期间,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早点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和开拓视野。他还在申请某公司的签约摄影师,希望不断提升自我。高考之后,他已通过网络兼职,赚了一千多元钱给养育自己的爷爷奶奶买了一部手机,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张亮在自己的诗作《少年》里写道:“少年是热血不息的光,是不畏世俗与轻狂的骄阳。”这个“扭扭车男孩”的故事,激励了无数网友。
适用话题:①身残志坚,勇敢逐梦;②乐观自信,笑对人生;③天生我才,自强不息;④风雨同舟,心怀感恩;⑤榜样之光,照耀成长
2 援藏11年,历经坎坷的太阳能专家——邢登清
从1987到1997的10年,邢登清带着妻子刘莉把最美年华奉献给了西藏。那时的西藏百废待兴,他不断突破创新,在太阳能研究所成长为一位知名专家,主持和参加国家级与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十余项,入选“西藏跨世纪青年学术带头人”,成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成员。但不幸接踵而至,严重疾病给了他致命一击。
1997年,他因身体原因回到武汉,1998年出现肺气肿,2000年病情更加严重,胸腔出现积液,常年用药,后在武汉同济医院进行了肝脏移植。2012年,妻子刘莉因肺癌去世,他只能与儿子相依为命,仍不改乐观。康复后,他积极参与爱心活動,尽己所能资助了一名贫困儿童。2012年6月,他参加中国移植人运动会,在100米赛跑和跳远项目上分别摘回一金一银两枚奖牌。除了每天锻炼,他还爱上了摄影,只为记录每一天的美好。邢登清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再去西藏,“在那里得到很多人的帮助,那里还有我的很多回忆” 。
适用话题:①坚定理想信念;②与不幸做斗争;③济世精神;④奉献自我;⑤苦中寻乐
3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首枚奖牌获得者——裴先峰
“90后”技工裴先峰,在代表中国参加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夺得银牌,实现了该项赛事上中国人奖牌零的突破。在此之前,他还曾多次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攻克焊接难题。正是无数个“裴先峰”,让我国一直保有“基建狂魔”的荣誉称号。他说:“技艺无穷,踏实去做。不怕平凡,就怕急于求成。”
因家庭贫困,他把唯一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哥哥,选择读技校,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在刚参加工作时,他跟不上工作进度,焊缝成形也不够美观。但他勤学苦练,励志“做工人就当最优秀的工人”,终于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祖国的建设,需要一大批大国工匠,我很荣幸是其中一员,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岗位中继续创造奇迹。”伟大的机器离不开无数颗勤勤恳恳的“螺丝钉”,正是他们埋头苦干、不问世事的匠心,才建设出了如今朝气蓬勃的新社会。
适用话题:①踏实努力;②勤学苦练;③自我实现;④不怕平凡;⑤工匠精神
【佳句采撷】
1.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习近平
2.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荀子
3.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
4.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蔡志忠
5.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6.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加缪
【运用示例】
艰难困苦玉汝成,发奋努力培英魂(节选)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天子匹夫,贵贱有别,在行美恶;带泪微笑,歌以报痛,是为君子。身高仅有1.3米的21岁男孩张亮,受“脆骨症”之痛,仍以535分的好成绩考入梦想的大学,开始人生新征程;18岁只有18公斤的少年邢益凡,受“渐冻症”所累,仍一路艰难突围,考入北航圆了大学梦;“90后”清华博士生江梦南,受“神经性耳聋”之苦,打破重重障碍,自强不息,致力于解决生命健康难题。肉体之苦实非他们所想,但个体却因积极面对,让他们原本因身残而破败的人生显露出光亮。正如加缪所说:“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命运从来爱勇士,生活消磨的是身体的完整,却不能消减勇者灵魂的高贵。
(这一段铺陈概述了张亮、邢益凡、江梦南三位残疾青年的励志事例,并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加缪的名言加以对应佐证,突出论证了原文上一段中“肉体之苦若无法避免,我们应磨砺精神,让人生显露光彩”这一分论点。)
在大多数人的人生里,苦难不可避免,我们应有吃苦精神。但吃苦不是受穷,也不是受累,更无须去感谢苦难,无须刻意创造苦难。吃苦的本质,不是为苦而苦,而是一种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坚持能力,一种为了理想信念不断迎难而上的美好品质,一种心怀他人、负重前行的崇高精神。21岁患上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霍金,纵使在轮椅上也并未放弃探索宇宙,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科学发展的贡献无疑是开创性的;妻子因病离世,自己多次重病垂危,依旧活出精彩人生的邢登清,苦守西藏11年,仍对援藏事业心心念念;“90后”技工裴先峰,因家庭贫苦未上大学,却身在平凡岗位勤学苦练,创造奇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夺得银牌,为国争光。“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当今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挑战接踵而至,吾辈青年当吃苦奋发,精神“补钙”,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
(分论点是原文稿前一段中的“辩证认知苦难,铸就高贵灵魂”。此段先对“吃苦”进行了概念辨析,而后以霍金、邢登清、裴先峰的事例,层层推进,进一步点明“吃苦”的价值在于奋发有为,苦中创甘,精神“补钙”,培根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