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特点、内涵和开发途径

2022-12-28万文飞唐静灿唐大学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标准职业高职

万文飞,唐静灿,唐大学

(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2.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近三十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体量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面临着办学层次上移的强大外部需求和强烈的内部动力。2012年教育部开始在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进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概念,2019年,则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21年教育部出台职业本科院校和职业本科专业的“合格线”标准,并规划“十四五”期间职业本科招生规模。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职业本科院校32所,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在校生12.93万人[1]。2022年4月20日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校学生的升学通道,除了单独设置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大学)外,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和专科层次职业学校都将设置职业本科专业。这标志着,职业本科教育或者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但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并且进入了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日常化运行的发展轨道。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关键是专业教学标准[2]。专业教学标准是进行专业教学的根本,是开展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各个学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2019年以来,教育部多次组织职业本科试点专业论证,在此基础上2021年3月发布了修(制)订后的一体化(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其中,职业本科专业247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发和研制国家级的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各个开办职业本科试点专业的学校是在专业目录的基础上自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研究和制定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用以指导和规范职业本科专业的教学、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一、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本质特点和开发依据

2022年4月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本科教育属于与普通教育平行的职业教育类型,职业本科教育学士学位和普通本科教育学士学位具有同等效力。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四个面向,即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3]。职业本科是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最高层次,不是高职基础上学制的简单延长;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职业性[4],不是普通本科的简单复制。因此,职业本科教育要坚持职业性和技术性,面向产业一线,培养能处理复杂问题和进行复杂操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本科教育的落实和质量保证,靠的是专业教学标准。与体现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不同,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本质特点与职业本科的一样,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专业教学标准要与职业标准结合体现产教的跨界融合,通过育训并举体现实践教育。高层次技术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领域复合、岗位技术集成、方法运用综合;二是与岗位(群)关联的多个技术场景叠加;三是技术具有高端性,技术运用在高端产业或产业高端[4]。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中,职业本科与中职、高职的教育标准相互平行。在职业本科系列的教育标准中,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处于核心标准的位置,是指导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上位标准是专业目录,下位标准是课程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等。职业本科教育的标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本科教育的标准框架

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依据是教育部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指出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途径、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专业目录是教育部组织多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论证形成的,要求职业本科专业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点,不能进行学术漂移[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分类进行开发研制的,2014年颁布的135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是按专业类—专业—专业(技能)方向分类进行开发研制的,2019年颁布的540多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是按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分类进行开发研制的。根据教育类型的定位,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也应该按照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分类进行开发研制。

二、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框架

办好职业本科教育,关键在专业建设。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是进行专业建设的基本遵循,同时也是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进行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鉴于职业本科与高职专科属于同一教育类型,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只是层次和要求比高职的高,因此,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与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在内容框架上具有相似性。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内容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内容框架

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主要包括8个条目,与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条目基本上一致。专业简介等内容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以及有关文件设定。其中,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和设置是最重要的条目,也是与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有本质区别的地方。

(一)职业面向

职业面向包含职业面向的岗位群以及具体的职业岗位。职业面向岗位群与高职的一样,属于同一教育类型。职业岗位则要与职业本科的要求相对应,比高职的要求高,体现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的能力。表2是大数据与会计职业本科专业的职业面向实例。而高职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职业面向起步岗位是出纳、会计助理。可见,职业本科的起步就业岗位比高职的要高。

表2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330302)职业面向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

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品德高尚,具有工匠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强调“德育”要求。其次,是满足职业本科专业设置要求,培养本行业内专业领域中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描述。

专业培养目标是比较宏观的描述,具体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它是培养目标的细化和落地。培养规格包括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要素。素质、知识和能力分为通用的和专业的两个方面,通用的适合所有的专业[6],而专业方面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则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要体现职业本科教育的层次要求。

(三)课程体系和设计

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而对课程进行的总体安排和布置,从宏观上对课程进行分类、组合,搭建课程体系构架,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包括教育部规定的所有专业应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职业能力专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核心课程(6~8门)、专业能力拓展课程、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对主要课程进行简要描述,并说明与培养规格的支撑度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与培养规格支撑度对应关系

(四)教学安排和进程

职业本科教育学制4年,教学进程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训练的先后顺序,对课程按学期进行的安排。一般,周课时控制在20~26课时之间,总课时控制在3200~3600课时之间,顶岗实习一个学期。教学进程安排还需对教学安排的数据进行统计,比如,每学期多少教学周,多少课时,周课时是多少,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总学分是多少,每学期的学分是多少等。根据职业本科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类型的特点,实践教学课时必须大于理论教学课时,突出技能训练。

(五)实施保障

实施保障是为了实现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必须配备的最低软硬件要求以及操作系统即质量保证体系。软件配备的要求有:师资,教学资源(含教材、图书配备、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产教融合模式等。硬件配备包括校内实训教学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

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并持续提高的管理制度总和。如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教学管理机制、各方评价机制等,并需建立PDCA循环持续改进提高机制。

(六)毕业要求和附录

毕业要求指出学生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必须达到的要求,比如学分、毕业设计要求等。教育部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的学位授予做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附录是还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等。

上述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各条目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职业面向”衔接了专业与行业、职业的关系;“培养目标和规格”界定了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具体要求,是职业本科教育的基本目的;“课程体系和设计”与“教学安排和进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施保障”则是支撑完成教学任务的软硬件条件、评价和持续改进措施[6];“毕业要求”则是判定人才培养合格与否的条件。

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属于行业标准,全国范围内适用,每个学校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组织实施教学,也可以制定地方或者校级专业教学标准来组织实施教学。因此,作为国家级的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既要有规范性要求又要有足够的创新空间;既要有定性的要求又要有定量的要求;既要有普适性又要有针对性[6];便于地方和各个学校既有标准可依,又可以因地制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三、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途径

开发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这首先需要进行广泛的调研,联合企业、行业,以地方经济需求为抓手,确定解决哪些复杂的技术问题和进行哪些复杂的操作,以此确定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训课程以及相应的课程标准,然后,联合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开发以专业教学标准为核心的校级教学标准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便可以联合开设相同专业的学校,开发职业本科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从2019年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工作开始,目前共有21所职业本科学校开设了72个职业本科专业,分属14个专业大类37个专业类[6]。其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目前,还没有开展全国统一的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工作,各个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专业论证的基础上,各个学校自行制定,范例不尽一致。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在全国开设专业点数达到10个以上,便可启动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职业本科专业开设点数在10个及以上的专业有6个,如表4所示。首批学生也将于2023年毕业,因此,启动开发研制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条件基本成熟。在经过一届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便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各个开设该职业本科专业的学校以及具备开办该专业资格的学校,联合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以及行业协会、企业等,共同开发研制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国家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

图2 21所职业本科学校开设的职业本科专业数[7]

表4 职业本科专业开设点数在10个及以上的专业名单

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专业教学的基本遵循,而为了落实专业教学标准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还必须要有一系列的下位标准来支撑和保证,特别是课程标准(含理论课程和实践实训教学)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中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比较宏观的,比如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等要求,就要通过具体的课程和实训条件来实现和保证,因此,专业教学标准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标准,要同时开发一套完整的职业本科标准体系,形成标准生态,并通过职业本科教学标准的建设,纲举目张,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本科教育。

猜你喜欢

标准职业高职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忠诚的标准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美还是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