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揿针埋针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

2022-12-28傅冬梅韩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33期
关键词:冲击波肌腱肩关节

傅冬梅 韩雷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关节二科,浙江杭州 311201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由肌腱细胞的慢性损伤导致钙盐沉积在冈上肌腱周围所致[1,2]。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可分为三期:钙化前期、钙化期、钙化后期,一般在钙化期可表现出明显的疼痛[3]。本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非甾体类抗炎药、关节腔局部封闭、中医疗法、物理治疗等[4],其中,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二者联用的报道较少。杭州市萧山中医院2015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采用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80 例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纳入研究,治疗前予相关肝肾功能及凝血指标检查。纳入标准:①符合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定义及诊断标准[5];②单侧首次发病,未接受过治疗;③查体可见肩关节明显疼痛且伴有活动受限;④X 线片及B 超显示肱骨大结节周围有钙化病灶,均为钙化期;⑤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磁共振示肩袖全层撕裂、长头腱炎及其他病变引起的疼痛及功能受限;②肩关节周围局部皮肤破损或存在感染;③心脏起搏器植入、患有严重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过敏体质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8)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其中男14 例,女24 例;年龄42~59 岁,平均(47.8±10.1)岁;右侧24 例,左侧14 例。观察组(n=42)予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揿针穴位埋针,男16 例,女26 例;年龄41~62 岁,平均(49.5±9.5)岁;右侧27 例,左侧15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审批号:2015011)。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使用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患者取坐位,内旋或外展肩关节,利用B 超观察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部位,观察并定位钙化灶部位,并用记号笔标记。在标记点上均匀涂抹耦合剂,调整冲击波手柄位置,以标记点为圆心,保持探头对准预先标记点,选择合适的手持压力,进行冲击治疗,冲击波频率6Hz,治疗压力2bar。根据每例患者耐受程度不同合理调整冲击频率。治疗后冰敷患肩,予肩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部分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每周1 次,疗程8 周,共8 次。观察组冲击波治疗结束后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标识点予局部皮肤常规酒精或碘伏消毒,将0.25×2.0mm一次性无菌揿针快速按压在标识的部位,随后去除揿针尾部的贴纸,并以胶布固定,防止揿针脱落。保持揿针穴位内埋针3d,间隔1d 后再次埋针,每周2 次,疗程8 周,总共16 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 周后进行VAS 评分。0 分无任何疼痛感觉,1~3 分轻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10 分疼痛无法忍受[5]。

1.3.2 肩关节功能评定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 周后采用Constant 肩关节评分[6]、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量表(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7,8]评定肩关节功能。Constant 肩关节功能评分满分100 分,分别由疼痛(15 分)、肌力(25 分)、功能活动(20 分)及肩关节活动度(40 分)组成。UCLA 肩关节评分总分35分,包括疼痛10 分,功能10 分,前屈活动度5 分,前屈肌力测试5 分和满意度5 分。其中优34~35分,良29~33 分,差<29 分。疼痛、功能活动及满意度由患者主观评价,前屈活动度和肌力由医生客观评价。

1.3.3 临床疗效评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临床疗效分为4 个等级。治愈:肩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正常,肩部所有不适症状均消失;显效:恢复大部分肩关节功能,肩部疼痛、无力、功能障碍等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有效:肩关节功能部分恢复,肩部疼痛、无力、功能障碍等症状有部分缓解;无效:肩关节任何症状未见任何缓解,甚至较治疗前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数据不符合使用条件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nstant 肩关节评分及UCLA肩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及UCLA肩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及UCLA肩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nstant 肩关节评分及UCLA 肩关节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nstant 肩关节评分及UCLA 肩关节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18),见表3。

表3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肩袖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发病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明确[8],目前临床认为主要为冈上肌腱变性、退化,继而引发肌腱纤维出现羟基磷灰石沉积所致。本病在钙化后期出现钙化物质不断溶解,且被机体吸收,该时期正是对末梢神经及周围组织刺激最严重的阶段,患者在经历此阶段时常会出现急性发作表现,临床常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剧烈,甚至夜间痛醒。通过X 线可观察到肱骨大结节近端附近有片状或团块状高密度影[9]。目前临床上治疗肩袖钙化性冈上肌腱炎通常采用封闭、小针刀、穿刺减压等[4,10]。虽然肩关节镜下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但手术增加创伤、麻醉等风险,住院费用较高[11],且术后仍遗有不同程度肩关节功能受限。研究发现,约90%以上的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最终疼痛可完全缓解[1,12],因此本病的首要治疗方式仍选择保守治疗,可恢复部分肩关节功能[13]。

体外冲击波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疾病及各类运动损伤的治疗,主要分聚焦式及发散式。其中聚焦式冲击波产生的能量较为集中,产生的疼痛感较为明显,不适合疼痛耐受程度差的患者[14]。发散式冲击波产生的能量呈放射状形式扩散,疼痛反应轻,作用时效长,更适用于各类软组织的损伤。目前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已有较多报道[15]。发散式冲击波产生的机械应力可直接破坏钙化灶,软化松解炎性组织,促进相应组织毛细血管再生,加速钙化物质溶解吸收,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16,17]。

揿针是根据经络腧穴及针刺理论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皮内针,目前已被证实在治疗疼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18]。其针尾呈环形并垂直于针身,以浅刺穴位、长时间留针为特点,对特定穴位进行持久而柔和的刺激,从而达到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目的,减少传统针刺反复施针的繁琐和患者的痛苦[19]。目前临床上对急慢性疼痛,用揿针可延长刺激时间,发挥针刺的持续性,增强针刺效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VAS 评分及Constant 肩关节评分和UCLA 肩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说明揿针埋针不仅起效迅速,效果持久,同时避免常规针刺时患者因姿势固定所致痛苦[20-23]。

综上所述,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急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单纯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相比,对疼痛的缓解及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冲击波肌腱肩关节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医生集团冲击波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拇长伸肌腱嵌顿1例
超声双探头联合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