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工智能视角下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究

2022-12-28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实体人工智能融合

朱 晨

(西安欧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一、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务院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规划》中提出,在2030年我国要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无论是在智能技术的研发还是在智能经济的发展方面都要有所建树。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也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核心力的衡量指标,对经济进步、社会发展以及政治格局更新产生深远影响。人工智能其实是集模拟、延伸、拓展于一体的现代化技术, 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发展中,对实体经济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产业的生产方式及经济的发展结构,驱动社会向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在基于人工智能视角下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索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机制和实现路径的突破。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新驱动力量,在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等领域运用广泛。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顺应国际国内双循环产业新形势,是加快我国社会转型的新动力,学术界和实务界也一直关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Min(2010)提出人工智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模仿人类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生产力,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打破各国之间的信息壁垒;Fery等(2017)从学术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趋势,并结合美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对人工智能提出了期望;俞梁英(2018)研究提出开放“双轮驱动”,让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助力科技产业创新;石依灵(2020)研究提出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渗入各行各业中,提升了经济结构化和行业智慧化升级,从而在质效方面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董家延(2021)研究提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强化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协同作用,率先在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行业开展试点工作并全面推广;CB Insights所公布数据显示,全球AI创业公司2017年总融资达到了152亿美元,“人工智能+产业”逐渐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智慧经济的时代已悄然来临;陈劲(2021)研究提出基于3.0阶段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我国应建设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应用布局,形成“大企业”平台+“中小企业”生态的整合式创新体系。总而言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更新迭代的过程,其本质是通过融合,实现实体经济各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三、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必要性

1.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互联网已然成为促进实体经济深度发展的支撑力量,也是我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加快产业升级以及做好经济数据分析,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消费模式的创新,催生了诸多新产品和技术,这也使得人工智能逐步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保障,比如在劳动效率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减少大量重复性基础工作,从而也会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

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知识储备、技术更新等问题,一线城市的龙头企业运用相对来说比较普及,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但涉及85%的中小企业仍处于企业的初步发展阶段,经费投入不足,企业规模较小限制了人工智能效应的发挥。在后期,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策略性导向,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逐步影响实体经济形成新的产业链,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进行试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兴起,新型技术产业园的发展都标志着我国将促进人工智能与各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高效能、大数据、智能化的经济社会新体系。

2.传统行业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步发展,人工智能在促进传统行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以服务业为例,像零售业、旅游业、医疗行业等传统行业在我国服务业中占比较大,且由于技术、人员素养及经营方式等原因限制,人工智能并未大规模普及,相对服务手段落后,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其运营管理能力较弱,无法跟上新经济形势的发展。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的融合,突破了以前追求数量的发展,转变为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这也是传统行业的必然选择。

在大部分的传统行业中,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促进传统行业的业态创新,促进传统行业的结构升级,从而引申出新的产品和功能。以服务业为例,服务业的客户群体广泛,且涉及行业较多,人工智能可以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等工具,对客户需求、客户体验以及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数据预测,及时调整产品的形式及服务的效能,特别是针对医疗和养老方面的改革有着深远影响。智慧医疗可以打破医疗之间的壁垒,让乡镇居民可以在当地享受到知名专家的医疗会诊,并且可以借助于精密仪器,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智慧养老对于养老机构来说,一方面可以建立大数据系统,帮助养老机构检测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对于需求可以做到及时反馈,帮助养老机构进行机制完善。

3.国内外供求结构变化的必经之路

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长期来看,需要牢牢把握住经济形势的变革之路。面对经济的变革,深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发展,加强关键技术的攻关,打造智能化经济发展战略,适应国内外供求结构变化。

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并不占优势,成本高、生产设备落后以及核心技术欠缺等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以制造业为例,传统经济模式下,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密集、生产成本高和服务效能低下属于较为明显的特征。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入,越来越多的重复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的智能化发展。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将大数据分析带入其行业规划中,可以了解国内外客户需求,合理规划供求关系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且我国也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希望可以将信息化融入工业化建设规划中,以此来促进生产线自动化且规模化的完善,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创新,帮助企业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

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路径分析研究

1.完善人工智能配套体系

我国在2018年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定义,尤其是对5G、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建设不仅要做到网络顺畅,还要做到信息模块化管理,从而构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形势。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其所要求的运行环境以及技术支持都比较高。

首先,网络的普及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很多程度上都需要网络作为配套支持,根据我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了解到,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虽然已经达到70.4%,但是涉及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是55.9%,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加快城乡地区网络建设部署,推进网络全覆盖战略实现。其次,人员的素养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上有很大的差距,新时代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科技的推动离不开人员的支撑,人工智能作为新兴起的技术,支持着各行各业的创新。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具备相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各大高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最后,人工智能数据平台是支撑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应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作为经济发展的储备力量,其对数据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应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经济发展保障体系,通过定量的数据分析,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以数据促进和保障民生,切实将数据及人工智能融入经济发展的规划中。人工智能数据平台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作为基础支撑,推进实体经济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作出实质性贡献。

2.把握对外开放发展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国际形势的突变,也使得我们需进行政策更新以应对风云突变的国际市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我国应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只是人力物力的竞争,更涉及产业开发、技术应用以及数字化转型。

新一代的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国家政策,企业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技术方法的运用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会影响我国社会的产业结构。在前期经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的竞争大多数是以劳动力数量为主,进行批量化的生产,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企业的产业规模扩张,也有利于我国践行“走出去”的发展理念。我国是个开放型国家,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总书记也提出我国要进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人工智能有利于帮助我国改善传统型企业,形成具有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而如何发展也需要相关企业正确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结合政策捕捉新需求。在我国,东部地区相对来说经济比较发达,对外开放较早,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应抓住我国相关发展政策,在保证内需的情况下,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而对于发展较为缓慢的西部地区,应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智慧经济,吸引外来投资,在政策引领下做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3.优化资本市场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对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引导和规划,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扶持,我国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各项支持并不完善,属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中,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财务基础保障,中小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支付高额的研发费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资本市场的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用保障机制,鼓励新技术的研发。一方面,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导向市场,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由政府部门进行资金统筹安排,形成技术支持专项资金,通过财政手段调节市场,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命脉,而其中民间资本是我国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运作民间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难、资金紧缺等问题。吸引民间资本和政府共建,参与人工智能等大型数字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换与发展。

4.推动智能软硬件精准对接行业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新型技术的兴起,传统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变革。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传统行业正在掀起一股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但智能化并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得到各行各业的支持与认可。

从传统的服务业来看,目前服务业缺少的是高效管理、智能服务,而这些仅仅依赖人工已经不能做到信息全覆盖,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人工智能软硬件的匹配,可以解决服务业人员流动量大、人员技能不精的问题,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做好服务工作;从传统的制造业来看,人工智能正在加快生产模式的变革,通过“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流程化制造24小时不间断,最大限度地提升生产效能,增加生产效益。从传统的农业来看,我国的农业耕地面积正在缩减、生产方式较为粗犷以及城镇化的改革导致农业发展面临的调整日益突出,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能将人工智能融入农业发展,为农业治理找到新的突破点。在农业生产中,将无人机、传感器等软硬件设施应用其中,可以清晰地分析出土壤的湿度、肥力等,进而有助于农业提质增产。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人工智能是我国经济革新的重要力量,也有助于我国落实双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路径来实现:一是完善人工智能配套体系,为人工智能在我国发展提供支持保障;二是把握对外开放发展政策,做到积极相应国家政策,瞄准国家发展动向;三是优化资本市场的金融支持,把握政府相关部分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支持;四是推动智能软硬件精准对接行业。人工智能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工具,与行业精准对接,一方面促进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总而言之,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打造新时代智能经济体,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猜你喜欢

实体人工智能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