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作帆航远方
——记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冰雪运动教师张蔓
2022-12-28张家口市教育局潘晓林
张家口市教育局 潘晓林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张蔓说:“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甘为人梯。我愿坚持不懈地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播洒丝丝春雨,送去缕缕春风,催发一颗颗希望的种子茁壮成长。”张蔓,学体育出身,总是与汗水和阳光为伍的她,性格简单、直接,行动多于语言。在学生眼里,她是训练场上严厉的张老师,她是生活中可爱的蔓姐。张蔓最爱说的两句话是: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
假如,是我的孩子
2015年8月,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与河北体育学院联合开办了全国第一个3+4冰雪运动体育本科班。恰时,正逢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这个专业正式承担起培养冰雪管理与服务人才、服务奥运的重任。作为河北省首批国际高山滑雪裁判员、滑雪社会指导员之一,张蔓勇挑重担,带班“闯关”。每天,她早来晚走,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精心雕琢学生的心灵;为了学生的专业发展,从带第一个班级的寒假开始,她就放弃了休息时间,带领孩子们在雪场开展实践活动。过“小年”和元宵节时,她买了饺子和汤圆在山上陪学生们过节,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集体的力量。学生们亲切地叫她“蔓姐”。
但是,在女儿眼里她却是个“坏妈妈”。说起这些,张蔓满怀愧疚。她说:“女儿总是在电话里问‘妈妈今天回来看我吗?’,而我只能抱歉地回答‘小哥哥姐姐们需要照顾,他们滑雪摔倒了怎么办啊,妈妈忙完就回家看宝贝’。”3岁的女儿不能理解,只是哭着说:“你是个坏妈妈……”每次匆忙赶回家看孩子一眼又要走的时候,女儿总是紧紧抱着她,哭着不让走。每逢此时张蔓也很难过,可耳边总响着一句话,“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呢?”于是,狠心安慰了哭泣的女儿,张蔓又回到了雪场。
就这样,在张蔓的带领下,经过3年的努力,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班40个人全部取得了社会指导员滑雪教练证,同时23人取得了滑雪裁判证书,全班以优异的成绩转型进入河北体育学院。目前,首届毕业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已出现在各级各类赛场上执裁和从事保障服务工作。
假如,我是孩子
送走了首届学生,2018年张蔓又接了第二届,并成了40个孩子的班主任。她转变思路,成立学习小组,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重心放在体验、分享和实践。但是,问题随之出现,孩子们活泼好动,能否“放得开又收得住”呢?于是,张蔓彻底放下了班主任的架子,与40个大孩子上课、做游戏、搞活动,几乎时时刻刻在一起,成了班里年龄最大的“插班生”。孩子们说,他们班有41个学生。
每一天,她都用双眼记录着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容,记录着孩子们相互信任鼓励、共克难关的点点滴滴。孩子们没有让张蔓失望,他们学习目标明确,训练刻苦,在河北省中学生冬季运动会、省青少年滑雪锦标赛、市冬季运动会以及全国大众赛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张蔓也在不断努力,2019年,她受邀随北京冬奥组委高山滑雪核心竞赛团队代表团到瑞典参加了国际雪联2019年高山滑雪世锦赛执裁学习工作,成为了张家口市第一批参加境外国际A级赛事的裁判员,更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又是一年毕业季,最后的冲刺让师生充满压力。张蔓回忆说,那天晚上11点多她来到宿舍,发现孩子们还在认真复习。凌晨一点,她打开手机,遇上了今生最美的语言:“我们每个人都会努力,用优秀的过级率回报您,感谢蔓姐对我们付出的心血!”“同学们明天加油,为蔓姐加油!”“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同学们,不为别的,就为这真挚的情感,就告诉你们一个字:过过过过过!”这是孩子们发表的“说说”。当时,张蔓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她知道这是幸福的味道……
最终,40名学生全部以优异的成绩转型成功进入河北体育学院。2021年6月,孩子们毕业了;7月19日,根据冬奥会筹办工作需要和场馆运行实际,学生们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云顶场馆运行团队被选派到场馆工作。消息传来的那天,张蔓难得早早地去送女儿上学,女儿惊讶地问:“妈妈今天怎么有时间送我啊,小哥哥姐姐们呢?”张蔓笑着对她说:“他们和你一样变乖了,长大了,他们可以自己飞了。”
这就是张蔓,以爱心作桨,使命作帆,带着学生驶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