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家长缘何代劳
2022-12-28左右
○左右
“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作业负担轻了,课外培训少了,各地各校的寒假作业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作业形式从书面化作业转向实践类作业,作业内容从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导向转为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学生上交的作业可谓异彩纷呈:独具匠心的手工作品,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色彩缤纷的手抄报……然而有不少家长吐槽,这类作业相当一部分都是家长代劳的,孩子真正参与的很少。
寒假作业为啥成了家长作业呢?据了解,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符合学生现阶段能力,难度过高,学生没有能力独立完成,在评价作业时又只看结果,不重视过程性评价,于是这些作业就成了家长作业。二是有的学校纸质作业量仍旧居高不下,导致实践类作业缺乏生存空间,为了给孩子节省时间,家长干脆替孩子完成。
中小学生平时以在校学习为主,缺乏学习之外的生活。寒假正是给予他们更多体验的好时机。学生只有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收获探索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而家长代劳寒假作业无疑违背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依赖心理,不愿意尝试独立学习、主动探究。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
为了能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寒假,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地要指导学校严格控制寒假书面作业总量,鼓励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真正做到这些,需要学校和家庭做出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须真正落实“双减”要求,控制作业总量,把时间还给孩子,减少刷题作业,多留创意作业,丰富寒假作业的形式与内容。比如,数学作业强化趣味训练、拓展提升,可以制作一份压岁钱清单,记录收入与支出;或调查家里的水、电、气等使用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等。英语学科倡导学生多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经典书籍,学唱英文歌曲。语文学科可以通过小组排练课本剧、拓展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科作业减量创新的基础上,寒假作业的布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探究性学习、研学活动、亲子活动等形式,布置学生感兴趣、能完成的实践作业。比如,与家长一起置办年货,体验写春联、贴年画、做灯笼等传统年俗活动;和家长一起探索自然奥秘,动手做生物、物理等小实验,感受科学的魅力;走进博物馆、科技馆,把参观的经历和收获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
由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寒假作业的布置切忌一刀切。可以设置寒假作业必选项和可选项,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还可以改变开学统一交作业的时间,尝试多种交作业的形式,促进评价方式多元化。
寒假作业需要家长紧密配合,但不是一手包办。学校应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会放手,鼓励孩子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假期作业,重在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生存技能,指导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