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供需双维引导机制研究

2022-12-28

文教资料 2022年17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发展

赵 文

(九江学院 社会系统学研究中心,江西 九江 332005)

2017年,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必然性,揭示了人民美好精神生活发展的规律性,为精神生活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代青年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主体,其精神生活的水平与质量是衡量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引导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强国的必经之路。对此,本文试图从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出发,从精神供给予精神需求双重维度探索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引导机制,以期能对青年学生美好精神生活建设有所裨益。

一、客体化路径:新时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引导的供给侧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的精神成长过程也必然是符合这一规律的。所以我们可以从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内在化主体路径和外在化客体路径两方面探索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建设之路。从客体化路径来看,高校作为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的实际的直接承担者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建设的重任。众所周知,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其核心就在于引导学生确立起健康的精神生活追求。加强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引导与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笔者认为,我们要构建“理想导向、价值示范、文化引领和情感激励”的青年学生精神生活供给侧引导机制,从外在的客体化视角引导青年学生发展健康的精神生活。

(一)理想导向

理想,是立足现实又超脱现实的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膜拜与追寻。社会主体在理想追逐的过程中,将不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理想对人的发展有着极端重要的精神导向价值。有理想追求的人会超脱一般的生命生存层次的需求,在人的精神发展层次去寻求更高的价值实现。相反,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则会拘泥于现实的生命存续层次的基本需求,而降低自己在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对青年思想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可见,理想信念是精神发展的核心,是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引导青年学生确立健康的精神生活模式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工作在于加强理想引导,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确立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共同筑牢中国精神支柱。

(二)价值示范

“价值观作为精神生活的核心,为精神生活提供判断真假、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核心标准,是精神生活的支柱,对精神生活具有支撑作用。”[2]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该社会精神生活发展的核心动力。主流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主体所共同认可、普遍遵从的价值规范,是社会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事业全面进步的思想基础。具体而言,价值观决定着社会个体的精神追求与精神境界,精神生活是立足于个体价值观的精神活动,要从根本上优化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实质是要求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和价值追求。细观现实可知,今天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状态令人担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近些年来随着西方文化渗透而来的不良价值观念的入侵,让不少青年学生沦落为西方普世价值的追随者,转而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泥淖之中,在精神生活中陷入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桎梏中,导致自身境界狭隘、精神堕落。为此,加强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建设,还必须从价值观层面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要在实践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价值范式,在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中高扬中国精神的伟大旗帜,坚定青年学生的健康精神生活追求,塑造青年学生的美好精神需要,为引导青年学生精神生活需求供给充沛的价值驱动力。

(三)文化引领

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状态和品质与其所接受的文化熏陶是直接相关的。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不少青年学生在大量的网络文化产品中沉迷而无法自拔,不断丧失对文化产品的鉴别力,日益被泛娱乐化、低级趣味化的非主流文化及其附属品和衍生物所吸引奴役,逐渐成为丧失了高尚志趣追求的精神“贫血”者。因此,有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供给,就会培育什么样的文化消费者和享有者。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供给优秀的文化产品是培育青年学生健康精神生活品质的当务之急。“实践证明,坚持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发挥文化温润心灵、涵养信仰、陶冶品格、塑造人生的积极作用,是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治理青年学生精神生活中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3]所以,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大力度生成优秀文化成果,丰富精神家园,为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提供丰厚的精神资源,为引导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发展供给肥沃的精神养料。

(四)情感激励

教育不单纯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情感培育和情感激励的过程。从教育的角度看,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也需要得到教育者在情感上的关怀与滋养。教育者只有充分关心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宽容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成长,才能为优化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格局提供情感支撑。一项较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表达’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的精神健康表现”[4]。虽然这项研究主要侧重于个体心理学层面的精神健康,认为情感缺失会导致个体心理健康和情绪问题,以至于个体在人格完整、性格健全方面存在缺陷。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因情感缺失所产生的心理学层面的精神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助或弥补,很有可能会促使个体产生思想层面的精神问题,如因孤僻自闭而厌世、因冷漠疏离而仇世、因焦虑抑郁而怒世等。因此,我们要理解、关心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尊重、信任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能力,肯定青年学生的精神成长,宽容青年学生的精神成长曲折性,为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空间与充分的精神关怀,防止青年学生在精神生活道路上走偏、走错、走上极端,通过加强与青年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激励,不断强化青年学生在精神世界的共情能力与调控能力,进而不断增进青年学生的精神健康水平。

二、主体化路径:新时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引导的需求侧机制

优化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引导的供给机制是引导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前提性要件,而健全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引导的需求侧机制则是引导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要件。马克思主义内外因相互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其变化发展的次要原因,而内因则是其变化发展的首要原因。所以,引导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首要在于加强以“精神自审、精神自信和精神实践”为核心的青年学生精神生活需求侧引导机制建设,从内在角度推动青年学生以精神自强的态度开展精神实践,自觉地追求和实现健康的精神生活。

(一)精神自审

有一些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虚化、泛化、碎片化,就是因为这些青年学生缺乏精神自审的意识与能力。一般而言,社会个体精神状况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论是从健康的精神生活走向腐朽的精神生活,还是从消极的精神生活发展为积极的精神生活,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两类精神生活变化过程中,精神自审的意识与能力所产生的影响必定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前者,精神自审的能力和意识必定未曾有效发挥作用;而对于后者,必然是离不开主体的精神自审意识的觉醒和精神自审能力的发挥。通常来说,缺少精神自审的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生活发展态势,难以把握自己精神生活品质,而任由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在腐朽的精神世界里自我放纵,如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少数青年学生沦为网络游戏沉迷者而耽误学业、浪费青春的事例。而当主体有了一定的精神自审意识和能力,才能以真正的主人翁态度,从内在与外在、纵向与横向、历史与现实等多角度审视自己的精神态度与社会精神状况,明确自身精神发展的所处阶段,反思明晰自身精神发展困境,探寻自身精神成长的目标,进而找寻自身精神世界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应当加强青年学生的精神自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引导青年学生从内而外地观照自身的精神态度与社会精神状况,比较自身精神状况与社会常态化精神状况之间的差异性,审视自身精神生活建设的缺陷与不足,探寻自身精神成长的方向。

(二)精神自信

精神自信是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亦是单个个体精神世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学者研究指出,“精神自信既是基础性的自信亦是动力性的自信,还是目的性的自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5]。今天中国青年学生一定要坚持精神自信的原则来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自信源自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基于对个体“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精神人格发展规律的认识,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年学生一定要有充分的精神自信,决然不能自我矮化、自我贬损、自我抛弃;二是源于对中国精神的高度自信。从现实来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今天的中国精神,这一精神延续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基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发展的时代精神,并以此为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在引导青年学生发展健康精神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着力从青年学生主体视角增强青年学生对传承中国传统优良精神基因的自信、对当代中国精神力量的自信、对中国精神文明事业发展的自信和对实现自我精神健康发展的自信,不断确立和增强青年学生精神成长的动力,激发青年学生对美好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

(三)精神实践

“任何人类的实践活动,都以一定的精神结构为基础……它表现为意识形式、精神结构的能动性。”[6]所以精神生活并不是脱离实践的抽象思维活动,而是人的精神能动性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作用过程和结果。因此,发展精神生活是不能只停留在思维领域或意识领域,而应该落地到社会实践领域中来。研究指出,“人的精神活动能力是随着生产实践活动的展开与深化而历史地进化和生成的”[7]。所以越是想要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能力与质量,就越是要引导主体投入社会实践当中去。当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空心化、虚化、物化等倾向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网络社会兴起后不少青年学生沦陷在虚拟社会中,脱离了社会实践,失去了厚植精神生活的社会土壤。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精神领域的问题最终必须从社会物质领域中寻找答案。因此,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精神实践,实现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融合,在实践中改进和发展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一般而言,要促进青年学生的精神实践,首先,要实现青年学生从精神自在到精神自为的积极转变。要促进青年学生精神意识的觉醒与发展,提高青年学生精神活动的外显与展开能力,更加清晰、科学地认知青年学生精神成长的内在逻辑,确立青年学生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内生性的积极追求,推动青年学生精神依赖转向精神独立。其次,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精神实践,就是要发挥青年学生精神活动领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青年学生内在自我精神发现、外在精神创新的意识,提升青年学生认识自我精神世界的能力。要摆脱一般的抽象化逻辑思辨的精神生活,积极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开展健康的精神生活实践,破除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精神束缚与精神障碍,实现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解放。质言之,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建设必须立足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必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共同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生动实践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形塑青年学生美好的精神生活,我们需要从精神活动主体与客体的双重维度出发来引导青年学生精神生活世界的健康发展。从客体的角度出发,应该着力构建理想导向、价值示范、文化引领和情感激励的供给侧引导机制,为青年学生精神世界发展提供正确的精神生活目标、准确的精神生活坐标、充足的精神生活养料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情感;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应该着力构建青年学生精神自审、精神自信和精神实践的需求侧引导机制,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自觉意识、自信意识和实践意识,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精神世界的解放与发展。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发展
虎虎生威见精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