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22-12-28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保护意识健康成长

《中国青年报》记者樊未晨:“双减”之后,教师面临的“加减乘除”

良好的教育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一种安静的状态。去掉功利和浮躁,回归教育的初心和本质,一个宁静的校园、一间明亮的教室、一名恬静的教师和一群健康成长的学生,就该是教育应有的样子。(《中国青年报》2021年12月6日)

山东省滕州市北辛街道北关小学教师陈凯:净化网络空间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从现实来看,涉及暴露未成年人生活隐私的短视频之所以屡屡出现,既有平台监管不严、“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关口形同虚设的因素,也与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意识淡薄、网络素养教育不充分不到位等有关。而解决之道在于双管齐下,一方面完善制度,倒逼平台积极自查,持续对其加强监管,同时畅通举报渠道,针对未成年人短视频内容、评论区画风等问题展开重点治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增强对自身隐私的保护意识和能力,家校携手努力,共同关注,切实履责,让每一个未成年人在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8日)

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推进微观教育公平,班主任能做什么

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事项涉及实实在在的利益分配问题,如谁来做班干部、如何评选优秀学生、如何排座位、如何给学生写操行评语、家委会成员如何构成等等,这些都关涉学生对于教育公平的感知与评价。而班主任往往在这些问题上拥有决定权,能否做到“一碗水端平”,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都会产生深刻影响。生活在班级里的学生,与班主任朝夕相处,接触最多,班主任对待学生是否公平,学生们感受最深。如果一个成年人遭到不公平的对待,会耿耿于怀,会影响工作与生活的积极性,甚至会形成反社会心理,而孩子对于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对待会更加敏感。如果一个学生一直受到班主任的歧视,心灵创伤可能一生都难以愈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微观的班级管理层面,班主任对待学生是否公平,甚至比政府层面的宏观公平政策还重要得多。(《中小学管理》2021年11月)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保护意识健康成长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为青工健康成长尽心尽力
“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医患冲突事件报道框架的实证分析
中国青年报
容易写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