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了,家长可以怎么做——谈大班幼儿家长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2022-12-28陈丽娜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幼小小学教师习惯

文/陈丽娜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幼儿园

毕业季,一群可爱的孩子就要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了,家长开始为孩子上小学作准备。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社会培训机构开设学前班,但是由于潜在的需求,难免有培训机构换个名目迎合家长。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家长的三种心态:焦虑、担心、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近期,我分别对小学教师和幼儿家长作了问卷调查。其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有如下一些问题及反馈:

(1)在幼小衔接方面,您认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最应加强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给出答案最多的是:提高自理能力,学习管理自己。

(2)您所教过的一年级新生中,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答案较多的是:行为习惯不好、坐不住、没有规则意识、纪律性不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

(3)对于幼小衔接工作,您对幼儿园教师或者家长有哪些建议? 答案较多的是:加强习惯、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思考习惯、独立能力、自律性、专注力等。

对大班毕业班家长的问卷调查有如下一些问题及反馈:

(1)孩子即将上小学,您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答案最多的是: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学习跟不上。

(2)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您作了哪些准备? 答案最多的是: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加减法,提前认字,报名幼小衔接课程。

从两组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小学教师的希望和家长的担心虽然有重叠,都有学习的部分,但大部分家长认为,提前让孩子学习汉语拼音、数学、识字就可以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同时减轻自己的焦虑。而小学教师的关注点是对孩子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生活能力是什么?包括良好的作息习惯、卫生习惯、个人生活管理、时间管理、学会分类整理和存放个人物品、承担适当的劳动任务、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学习能力是什么?包括专注力、观察力、好奇心、主动性、求知欲、独立做事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倾听表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前书写的能力、自主阅读的习惯……

显而易见,能力的培养是孩子综合素养的体现,是孩子学习的根基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培养完整儿童的目标。大多数家长为孩子幼小衔接的准备仅停留在短期内提升孩子的汉语拼音、计数、识字能力,这恰恰与国家政策的初衷相悖。小学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也契合了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任务,只有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才能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基,为未来蓄积力量。

可见,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是一件持续性 、整体性、综合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家长、学校的协同配合。

对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家长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是:

1.提升孩子对小学的向往。

毕业前夕,幼儿园会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例如:参观小学,邀请小学的教师、已毕业的孩子来园和大班的孩子互动,讲讲小学有趣的事情,让孩子对小学的教师、小学生产生直观的感知和亲切的情感。家长要和幼儿园同步,在生活中共同唤起他们对小学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作好心理准备。

2.引导幼儿树立时间观念。

进入小学,学习时间划分相对明确,不再是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弹性作息时间,这就需要孩子学习建立时间观念。特别是入学前的暑假,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准时入睡、按时起床的好习惯,“熬夜”“黑白颠倒”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改正。家长在暑期可以和孩子共同制订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让孩子自主安排一日活动内容。家长引导孩子按照时间表有计划地完成相应的事情,提高孩子时间管理的意识。

3.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向学习习惯迁移,好习惯引导人生一路绿灯,助力发展;坏习惯让人生处处亮红灯,阻碍发展。从小学教师的调查问卷看出,自理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孩子做事依赖别人,不会劳动、不会有条理地整理,总是忘带物品等,给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孩子通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时,家长要适时鼓励,让孩子树立信心,获得更大的动力,变得越来越好。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是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孩子的专注力、眼界视野、对文字符号的感知、对画面的观察、词汇量的多少、表达想象的能力等都会在阅读中得到培养。因此,家长、幼儿园要为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经常和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阅读中感受快乐与精彩。

5.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综合能力。

进入小学,遵守常规、与同伴相处、预习、写作业、集体劳动等都是入学适应的内容。因此,家长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增强意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全面综合能力。例如:对长辈有礼貌,遇到冲突,换位思考,用协商、交流、分享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劳动中增强责任心,锻炼吃苦耐劳的品德等。

家有毕业班孩子,家长还应该有所不为:

1.放下焦虑情绪。

心理学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成效呈倒U形线性关系,也就是动机过强,反而影响效果。过强的动机引起的焦虑,造成想要达到效果的下降。因此,家长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引导孩子,不把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也会在快乐期待中接受进入小学的事实并坦然面对带来的变化。

2.摒弃过高期望。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分析孩子的优势和短板,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在困难时帮助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爱中感受温暖和安全,这是孩子面对一切的底气、勇气和力量。家长发现孩子的优点,积极鼓励,而不是唠叨、攀比和数落。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提出,大班家长在孩子入学准备工作方面,应该让孩子做适合其年龄特点和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事,多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成功,获得经验,对学习永远充满乐趣。让孩子超前学习,容易挫伤自信心,从而产生“习得性愚笨”,将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因此,幼小衔接班阶段,家长应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用压力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扼杀在学前教育时期。家长要做智慧型家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陪伴孩子,让其愉快地走进小学,适应新的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

猜你喜欢

幼小小学教师习惯
教师作品
刘辉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上课好习惯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