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探讨
——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为例

2022-12-28郎夏露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4期
关键词:普法法治法律

郎夏露

一、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的挑战

(一)开展法律服务活动经费保障不足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有160多个村(社区),区财政目前只能支持20万元的费用,不仅如此,市司法局、市总工会组织了法律下基层活动,要求律师事务所为定向企业提供服务,在法律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纳入村(社区)法律顾问经费保障范畴,经费问题变得更加困难;由于经费不足,律师工作积极性受影响,在服务过程中,律师往往还存在被动服务;不能深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形式较为单一;村(社区)工作人员与服务律师配合度不高,出现衔接问题。

(二)干群法治素养欠缺

有的单位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建设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组织领导力度有待加强;“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还存在短板,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法治工作专业人员缺乏,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与工作要求差距较大。

(三)行政执法行为不太规范

行政执法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依法处置不到位的情况还时有发生,电诈警情就占到一半以上,各类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问题、安全隐患、网络舆情事件不断增多;“四大检察”(即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发展还不够均衡,检察业务还存在薄弱环节;案件监督管理效果还需要提升,司法权运行制约监督管理机制还需不断健全。

二、乡村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以“八五”普法开局为契机,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全民普法。一是创新法治宣传载体。在宣传内容方面进行实体法方面的宣传,对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进行宣讲,让农村居民了解民事案件办理流程,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的公信力,运用网络、微信等新型媒体,及时发布法律法规。二是加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在宣传内容上,将法律知识宣传与百姓普遍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法律法规与百姓工作生活的密切关系,找准教育的切入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清晰易懂的方式普法并结合群众身边的鲜活案例进行剖析讲解,使法律法规普及千家万户。

(二)积极开展精准普惠优质公共法律服务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开展“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法律工作者的积极性,真正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严格按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要求,发挥值班律师作用,积极配合检察院工作,确保犯罪嫌疑人自愿接受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一步推进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工作,做好与法院的协调配合。

小店区160多个村(社区)由10家律师事务所的110名律师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服务。进一步完善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管理考核办法》,采取钉钉签到、签退、钉钉群发实时服务图片,建立服务台账等方式,不断压实服务工作。小店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已提供各类现场法律服务924次,微信、电话咨询1368次,大型普法活动269次,为村(社区)组织重大事项把关16次,为村(社区)委员会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104条,协助调解矛盾30起,化解重大矛盾纠纷6起,处理其他涉法事务22起。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在小店区司法局的号召下,开展了民法典宣传、扫黑除恶宣传、“12·4”宪法宣传等统一主题的大型普法活动,并在线上不定期推送各类法律宣传信息,解答村干部和群众的各类法律问题,实现了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在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中,律师们的服务不仅受到村(社区)干部的肯定,更是获得群众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加强乡村普法依法治理

一是巩固“法律六进”普法宣传活动。律师们全面开展《民法典》《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发放《民法典》,在和谐公园法治广场建立了《民法典》普法专栏。“12·4”国家宪法日宣传周活动期间,开展了法治主题书画展、现场集中宣传活动、宪法宣誓仪式、司法行政开放日、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二是丰富普法形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汾东法治文化广场被确定为第一批太原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拍摄了《小餐馆风波》普法教育微视频,编排了社区矫正法、禁毒法太原莲花落微视频,法治宣传创新工作以《普法教育的宣传使者》为题在太原电视台社教法治频道“有话好好说”栏目播放。在全区行政机关普遍建立了行政调解委员会,10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建立了诉调对接工作站。

三是加大基层普法力度。借助汾东文体中心、和谐公园,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广场。创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治诊所,建立“肖喜恩调解室”等品牌调解室,通过调解员、网格长来化解基层矛盾。全区各乡镇(街道)积极建设法治文化大院、法治文化橱窗等,充实村(社区)法治图书角,构筑起多样化的法治文化阵地。

四是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和工作推进情况,成立了太原市小店区委平安小店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维护稳定、社会治理、防范邪教、平安铁路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矛盾化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校园及周边安全整治、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等9个工作专项小组。区委和10个乡镇(街道)、63个区直部门,10个乡镇(街道)和160多个村(社区)、556个驻地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实现平安建设全覆盖。各工作专项小组主动开展工作,认真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扎实开展“三零”单位创建,着力推行“全科网格”,从“人防”“物防”“技防”入手,织密治安防控体系,全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强化乡村司法保障

一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调解纠纷体系建设,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各个司法所分别服务全区10个乡镇(街道),主动提供司法服务,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三零”单位创建;积极与区法院、区公安局联动,实现多元解纷平台建设,解纷效能不断提升。

二是完善诉讼调解“一站式”服务,提高司法便民性。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积极作为。扎实推进一站式服务建设,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努力实现让当事人“问能问清楚,看能看明白,最好不用跑,最多跑一次,事情能办了”的法律咨询服务。

三是观看庭审直播,传播司法正能量。选择破坏疫情防控社会秩序稳定的涉疫诈骗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医疗产品犯罪、妨害公务犯罪等刑事案件,依法严惩涉扶贫、生态环境保护、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行为,广泛宣传,让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观看庭审直播,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强大舆论正能量。

四是当好民生纠纷“调节器”,保证维权及时性。妥善处理民商事纠纷案件,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疫情影响的具体情况,依法向各类合同纠纷案件提供法律援助,尊重当事人约定,保护公平交易和交易安全,及时妥善处理婚姻家庭、债权债务、房屋所有权、劳动争议等民事纠纷案件,加强调解工作,消除社会矛盾,增进人民内部团结。

乡村社会只有走法治之路,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治理。我国的乡村社会经历了数千年的农业文明时代,人治传统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法治基因尚未完成真正嵌入。因此,在乡村治理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及进一步优化乡村法治环境等方面,仍需继续加以推进。唯有如此,才能在乡村社会树立法律的权威和法治的信仰,乡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普法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普法
普法
普法
让人死亡的法律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