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运河文化带绿色航运发展路径与对策

2022-12-27毛丽娜,周桂良,包天雯

物流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航道

京杭运河江苏段是整个运河水运主通道最黄金的通航航段,航运地位突出,绿色化提升潜力巨大[1]。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为引领,以交通运输部支持江苏积极打造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为契机,本文针对当前运河航运生产方式相对粗放、生态效应不够显著、绿色发展导向不够明晰、文化涵养功能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绿色航运建设的实施路径与发展对策。

1 大运河绿色航运体系构建

植根于“四个交通”现代交通发展理念、绿色供应链产业发展背景、港城协同区域经济格局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导向,以运河航运资源整体规划为指引,以绿色航运科技研发为推手,由运河绿色航运环境标准与法规提供监测依据,由运河航运环境监测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四大板块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形成良性循环的有机生长体系[2]。

大运河绿色航运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运河绿色航运体系

2 大运河绿色航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运河江苏段主要港口发展定位逐渐明确,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明显。港口绿色发展导向日渐清晰,生产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取得了一些实效和经验。大运河江苏段管辖航道等级已经全部达到二级、三级标准,在整个京杭运河航道中等级最高;常规航道养护工作稳步推进,船舶总通过量、货物通过量、货轮和ETC通过数量均有大幅度提升,通航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3-4]。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航运设施保障服务能力与绿色化程度仍待提升;(2)港口体系规划需进一步细化调整;(3)运河绿色航运标准体系亟待完善;(4)航运管理体制有待整合;(5)船舶运力绿色化技术改造需持续推进;(6)航运环境污染与破坏形势严峻。

3 大运河绿色航运发展路径

遵循夯实绿色发展硬件基础,营造绿色行业发展软环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与标准,对接绿色发展驱动引擎的总体思路,以资源集约、生态共建为宗旨进行运河航运资源优化重组;以高效安全、配套齐备的基础设施提升航运效率;以高效协同的航运管理体系保障航运生态监控;以文化接口友好的航运环境融入沿岸城市生活;同时做好“加减乘除”,即加大环保投入、减少污染排放、倍乘要素效用、去除系统冗余,稳步推进运河航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运河航运绿色发展效应倍增,形成具有强大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绿色航运业态,进而支持运河沿线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1)以技术路径实施运营绿色化。遵循“安全、环保、高效”的原则,通过技术升级引领运河航运兼顾效率与环保。

(2)以管理路径实施资源集约化。坚持“科学筹划、整体协调、精细管理”,通过管理挖潜达到对宝贵的运河水资源、岸线资源、土地资源、文旅资源、产业资源等集约利用。

(3)以人员路径实施环保意识化。按照“全员参与-全员认可-全员贡献”的思路,循序渐进做好“人”的工作,达到发展运河绿色航运意识化、自觉化的局面。

(4)以制度路径实施成果长效化。贯彻“导向明确、权责合理、反馈顺畅”的建设思路,通过制度设计保障绿色航运举措的政行令施和长效推进。

4 大运河文化带绿色航运发展对策

4.1 完善运河绿色航运发展规划

(1)优化运河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布局规划[5]。以《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和《江苏内河航道“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基础,综合考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要求、沿线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趋势,贯彻运河水资源综合保护与利用的原则进行港航设施的规划。

(2)完善主要港口总体规划。统筹运河港口岸线与其他岸线利用需求,合理确定运河港口岸线开发规模与开发强度,强化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与融合,重视港口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加快补充制定港口岸电布局方案、港区环境治理、装卸工艺及设备改造等专项规划。

(3)统筹协调航运与运河其他发展要求的资源需求,进行各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分析。绿色航运规划应注重部门协调、规划协调和规划的战略性。权衡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轻重缓急;关注绿色效益产出而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关注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绿色航运规划。

4.2 改善运河通航条件

(1)分区段开展通航条件与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专项调研运河航道、闸坝、桥涵、航标等附属设施现有通航条件和通行能力,综合评估航运价值、开发潜力、整治难度等,分区段制定航道升级与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2)港口、船闸分层分类进行项目改造,并重点打造示范工程。根据远期航运需求、沿运河产业布局态势及现状运营效果对主要港口和重点船闸优先进行绿色改造,高标准打造为运营高效、环境整洁、低碳友好、富有吸引力的行业示范工程。同时,有序关停取缔部分运营效果差、改造难度大、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小的老旧港区及一些随着产业升级或转移逐步失去存续必要性的货物码头,并进一步因地制宜改建成一批特色亲水景点,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与沿岸居民日常生活中。

4.3 推广绿色航运技术装备

(1)进行运力盘点论证,分批淘汰生态消耗大而经济效益产出较低的船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环境代价,论证确定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船型方案,研究江海直达、河海直达船型的应用;优化运河船队与单船构成,分批设定排污超标的老旧船舶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拆船、造船、发证登记行为,严格把好新建船舶市场准入关[6]。

(2)推广清洁能源船舶新建与改造。一方面全方位实施奖免罚补扶持政策,引导航运企业优化船队结构、打造绿色船队、实施经济航速、使用清洁能源、健全能效管理体系、开展绿色管理。另一方面加快液化天然气船和电动船舶的燃料加注站、岸电充电站及配套设施建设[7]。

4.4 加强运河航运污染治理

(1)加强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与治理。开展干散货码头粉尘污染治理,实施干散货码头“场改库”及装卸过程封闭化。创新运河环境监测方法与手段,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船舶油污、废气、生活垃圾、洗舱压载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监督与及时接收处理。建立港区集中废水回收处理系统,二次利用处理后的中水作为喷淋、绿化、清洗水源,实现水资源集约循环使用。

(2)建立航运生态预警机制,及时启动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常态化监测评估对运河生态健康进行诊断,预警锁定修复目标,针对性开展航道边坡修复、生态护岸建设、设置生态缓冲区、植被恢复、引水补水等生态修复工程。

4.5 优化运河航运物流组织方式

从生产-物流-消费的供应链系统背景理解运河航运的物流角色定位,把握运河货流规律,优化物流通道布局,优先发展大宗干散货集散转运,集装箱江海直达、河海直达运输及多式联运,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广泛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积极推进“互联网+”水运融合发展[8]。加快建设智能感知航道,推广使用运河电子航道图和船舶定位系统,以信息交换共享提升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以港口延伸业务加强横向合作、纵向联合,整合产业链,健全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构建基于航运的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实现集中配货、合理调度、精准物流,减少航运资源浪费。

4.6 提升运河航运保障服务能力

建设运河航运应急保障中心,为船闸运行与维护、航行安全、航道突发状况应急处置、自然灾害影响及特殊时期航务管理等保驾护航。多渠道争取航运保障经费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航道养护技术、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建立运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航运公共服务信息发布机制。

4.7 重视绿色航运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加大绿色航运科技研发力度,稳定科技支持经费投入,建立运河绿色航运科技文化专项发展基金,保证绿色航运科技的持续引领。拓展运河绿色航运文化网络,广开绿色航运文化传播渠道,创新绿色航运文化宣传形式,高品位、接地气、常态化地开展绿色航运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挖掘绿色航运文化的亲民、惠民、育民内涵,广泛开展绿色航运文化公益活动和品牌创建活动,以官方推广与民间自由交流相结合,扩大绿色航运文化宣传展示平台。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航道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新航道
放歌大运河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