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研究
——以绿色信贷为例

2022-12-27吴汶静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金融绿色经济

吴汶静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2015年12月,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达成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升高2摄氏度之内,并争取1.5摄氏度之内的气候目标。2021年,联合国第26届气候变化大会(COP26)进一步敲定了《巴黎协定》的部分细节。我国作为目前碳排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2020年做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对我国而言,“双碳”目标是从实际出发但具有挑战性,我国经济须循序渐进低碳转型,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其中提出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低碳经济注入金融力量,助力“双碳”目标。

绿色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产品中占比高达90%,是最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截至2021年末,绿色信贷余额增长至15.9万亿元,目前市场仍有大量绿色信贷需求,预期规模将快速增长。绿色债券是指,为符合相关规定的绿色项目进行融资或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我国绿色债券产品种类和发债主体逐步丰富,在债券市场占比有所提高。绿色保险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绿色保险作用逐渐显现,但还需持续发力。我国碳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全国碳市场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碳金融发展相对落后。

一、文献综述

自“双碳”目标提出后,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络绎不绝,近期的研究可分为四类:第一,我国绿色金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第二,关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挑战及建议;第三,我国绿色金融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第四,我国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绿色金融通过信贷、债券、保险等途径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金融能有效降低雾霾污染,且具有区域异质性,作用于中西部地区的雾霾污染治理提升效果更显著。绿色信贷、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债券三项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均能显著降低区域碳排放,其中绿色信贷与绿色产业投资是发挥碳减排作用的主要渠道。

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目前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相关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但标准体系依然不全面、不统一,信息披露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披露标准不完善。我国应对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能力不足,比如气候风险、低碳转型风险等。相关专业人才缺失也会影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进程。较多学者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提出适应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第一,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标准、支持体系建设,打好发展绿色金融的坚实基础;第二,提高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和开放性,鼓励相关参与者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中创新,加强我国绿色金融与国际接轨;第三,提升金融机构应对绿色金融相关风险的能力,加强对相应气候风险等的识别和防范。

研究结果均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能显著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吴志强以中部六省为例,研究发现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与绿色金融发展程度相关性最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绿色金融发展程度相关性最高,但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金融没有显著的驱动作用。李博薇、乔宏表明,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中介效应,绿色金融有助于提高现代化水平、提高绿色观念深入程度、提高工业企业规模化水平,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金融能显著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促进作用更强。绿色金融通过经济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途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且与低碳经济存在双向促进作用。王海全、黄滨、姚林华基于包含绿色金融、环境污染和绿色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证明了绿色金融发展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二、理论分析

绿色金融是指绿色发展与金融的结合,将金融应用于绿色产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定义了绿色金融。王春波、陈华指出,绿色金融结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注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是对传统金融的扩展。绿色金融是服务于致力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活动和金融制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绿色金融旨在提高公共、私营和非营利部门向可持续发展优先事项的资金流动水平(来自银行、小额信贷、保险和投资)。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绿色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扩展,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得更多社会资金流向绿色领域,为绿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绿色产业效率更高、污染更少,提高了金融利用效率。现有研究已经表明,绿色金融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升级转型为我国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逐步从粗犷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

绿色金融促进绿色技术进步。绿色金融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为绿色技术的研发提供资金,同时,绿色金融(比如碳金融)也促使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改革,绿色金融促进技术进步。在当今世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技术进步带动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利用率提高,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全球减排意识逐渐增强,绿色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绿色金融改善生态环境。绿色金融服务于环境和气候改善、资源节约领域,在减缓气候变化、应对环境污染中功不可没。现有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有助于降低雾霾污染和碳排放,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绿色金融可以减少环境破坏型损失,比如气候灾害、生态恢复费用等。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

绿色金融吸引外资和促进国际合作。我国绿色金融的逐步发展,与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的国家(组织)或企业相契合,可以吸引更多外资对我国进行投资,促进双方经济发展。我国可以加强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提高我国金融的国际地位,进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气候合作也是未来国际合作中的重点之一,为国际关系的改善做出贡献。总之,绿色金融有助于外资的增加与国际合作,从而助力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提出假设1: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2012—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样本空间共包括270个观测值,其中解释变量由《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来自CSMAR数据库。

绿色金融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碳金融等多种形态,本文选用发展成熟的绿色信贷规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绿色信贷通常用绿色信贷占比、工业利息总支出与六大高耗能产业利息支出之差、六大高耗能产业利息支出占比的反向指标等方式表示。参考李增福等和朱广印、王思敏等文献,本文采用各省(1—六大高耗能产业利息支出占工业产业利息总支出的比率)×100表示绿色信贷的规模。六大高耗能产业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该指标越大,非高耗能产业利息支出占比越大,绿色信贷规模越大。

被解释变量选用各省生产总值的对数表示经济增长,控制变量选用政府干预(lngov)、产业结构(indust)、城镇化水平(urban)、教育水平(edu),具体说明见表1。地区经济增长受多重因素影响,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经济行为息息相关,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本文用一般预算支出表示政府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持;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表1 变量说明表

2012—2020年30个省区市绿色金融平均发展水平约为51.67%,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标准差为15.48。发展不平衡也与区域经济特点有关,部分地区以六大高耗能产业为主,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自然较低;部分地区以服务业为主,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自然较高。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二)模型及回归分析

为了分析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yi,t=β0+β1gcrei,t+β2lngovi,t+β3industi,t+β4urbani,t+β5edui,t+δi+εi,t(1)

其中,i和t分别指省份和年份,β1-5表示各变量回归系数,δi为省份固定效应,εi,t为误差项。

经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P值均小于0.05,拒绝原假设,故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回归结果

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方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R2=0.9982,调整R2=0.9980,P(F)<5%,通过F检验。在5%显著水平下,绿色信贷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证明了假设1,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分样本回归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在中部地区的11个省市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从稳健性检验结果可得,在10%显著性水平下,绿色信贷的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说明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具有稳健性。

四、总结与展望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蓬勃发展,依靠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规模与质量不断扩大和提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加实证研究,证明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正向贡献。绿色金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等四条途径,助力经济增长。

我国绿色金融起步晚,前期发展慢,目前面临法律和制度体系建设不全面、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性、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及发展不均衡等困境。因此,本文提出一些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期待绿色金融更好地发挥改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力经济增长等作用。

促进碳金融发展。在全球控温“目标2摄氏度内,争取1.5摄氏度内”的气候目标下,碳金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减排效果显著。碳金融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相对落后,需向欧盟等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特色实际运用。我国采取地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并行的方式,2011年我国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建设工作;2013年起,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交易;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开市,目前已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我国碳市场面临着交易不活跃(尤其是非临近履约期)、交易价格低、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数据质量不高和信息披露不足等多重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从法律层面规范碳交易市场和约束碳交易行为;同时,应尽快纳入更多控排行业,目前全国市场仅纳入发电行业,有色、建材、钢铁行业等其他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步伐应加快,以提高市场活跃度;此外,应纳入部分金融机构和开发相关金融产品(如碳期货),欧盟碳市场90%交易均来自期货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有助于碳市场提高活跃度和风险防控。

加强绿色金融相关从业人才培养。人才资源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绿色金融需要环保、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相关人才非常匮乏,应加强人才培养。首先,可以从现有环保、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中进行培养,鼓励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学习,交叉掌握金融与环保及具体行业的学科知识,为绿色金融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其次,相关部门可以联合高校进行相应学科建设,加强相关行业协会与高校的交流合作,根据目前行业实际缺乏的人才进行培养,为行业发展储备人才后备军。

提高风险防控与创新能力。我国绿色金融行业存在大量市场需求,同时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存在照搬国外发展成熟的产品的现象,我国应结合自身国情进行产品创新,在绿色金融服务实践中创新,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创新与风控之间存在一定对立性,绿色金融存在部分特定风险,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强识别和防范能力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进行风险跟踪,从而使风险防控建设为绿色金融发展和创新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金融绿色经济
绿色低碳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