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纺织”融入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实现美育功能的路径研究
2022-12-27万志琴袁赛南
万志琴,袁赛南
(惠州学院 旭日服装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0 引言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因此各高校纷纷开展实施各类美育课程和活动。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物质文化的一种,又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纺织”)也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在中国文化自信理念下,欣赏、创新非遗文化之美,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十分必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开展多样化审美教育,将“非遗纺织”融于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应成为高校尤其是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美学教育的主要方式。
“非遗纺织”融入服装专业课教学中的美育功能研究与实践,是在践行我国文化自信背景下,深入挖掘传统服饰文化精华的新时期服装专业中美育的目标所在。它彰显了我国丰富、多样、古老和包容的服饰文化及其技艺、情感和信仰,重思瑰丽的文化遗产给我们的设计启示,带领学生欣赏我国“非遗纺织”之美,弘扬“非遗纺织”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非遗纺织”教育传承理念,促进培养新一代知美、爱美、创造未来美好世界、勇于开拓进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 我国非遗纺织文化之美
纺织类的非遗数量颇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数量丰富、品种多样、工艺精湛、技艺与文化融合的典型工艺门类,是我国纺织工业穿越千年的匠心传承和纺织产业的文化载体。我国“非遗纺织”项目主要分布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及民俗3 大类别。其中,传统的蚕桑丝织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3 个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名册[1]。
“非遗纺织”之美,在纺、染、织、绣、印中,无一不是优秀人文的载体和呈现。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一是以苏绣、京绣、湘绣、粤绣、陇绣为代表的刺绣技艺;二是以传统棉纺织技艺、苗族织锦技艺、云锦缂丝技艺、夏布织造技艺为代表的织造技艺;第三是人们熟悉的彩印花布蓝印花布绞缬、夹缬为标志的印染技艺;第四是以藏族服饰、维吾尔族服饰以及庆阳香包绣制技艺为标志的服饰技艺[2]。这些“非遗纺织”工艺精湛,展现了我国纺织文化之美:如以传统植物染色技艺、蓝染、扎染与蜡染、莨薯淤泥染为例,展现纺织非遗的色彩之美;以夏布织造技艺、织锦技艺,体现纺织非遗的技艺之美;以寓意、吉祥、勇猛等织造或刺绣图案,体现作为礼仪载体特点的纹样之美。
“非遗纺织”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美育功能,体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共享与发展,是高校实现民族文化共享、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助力[3]。我国传统纺织技艺瑰宝,有许多值得当代人借鉴的地方。如岭南非遗服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我国“非遗纺织”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以岭南非遗服饰文化特色技艺为切入点,以岭南非遗服饰文化的特色技艺和加工方法,将岭南服饰划分为原材料、织造、染整、刺绣技艺、印染和包括广府、客家、福佬民族服饰六大类体系。
根据纺织、服装加工顺序和专业课程的顺序,构建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应的艺工融合的岭南服饰文化知识链条,对服装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改革与创新实践性研究。通过引入“非遗纺织”进入课堂的教学与实践,引领学生在传统染织艺术中体会中国身份、认同中国文化,既是新时代专业教育的要求,也是实现纺织类非遗项目动态传承的有效途径[4]。
2 在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美育功能的路径
2.1 工程类专业课程与艺术类专业课同步协调与融合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我国服饰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承担起传播我国服饰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任务。“非遗纺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生活和艺术智慧,应成为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将“非遗纺织”的保护理念融入服装专业教育,很有必要。因此,在服装专业工程方向的课程设置上,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不断提高服装工科类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专业课程与艺术类专业课同步协调融合,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为美育工作的开展培养更多既有较高美学修养,又有工程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服装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美学基础。
2.2 构建多点融合的特色课程群
采用系统研究法和对比分类法,围绕服装材料、织造、色彩图案、传统手工技艺、染整加工等方面,对非遗服饰文化知识点进行细分和重新组合,并将这些知识点对应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特色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以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研究与应用相融合、传承与创新为思路,通过“非遗纺织”服饰文化知识链条对课程体系进行多点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非遗纺织”服饰文化与服装专业教学多点融合的特色课程群。
2.3 寻求校企合作或组成服装专业教育联盟
采取“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实地调查相结合。如教师利用实践课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岭南地区进行实地采风考察,直接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文化背景,感受岭南服饰艺术魅力。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参加广东岭南服饰文化周,参观有岭南服饰特色的粤绣博物馆和本士服装品牌公司,引导学生解读和感知传统服饰文化及现代优秀的设计作品。
在采取“走出去”教学模式的同时,开展服装专业教育与企业相结合的“项目课程”,共同承担“岭南纺织非遗服饰专题设计与工艺”特色项目,开展具有岭南服饰特色的毕业设计与展示、粤绣技能大赛等,从实操上拓展了岭南服饰文化精髓的应用,以突出实践动手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围绕“非遗纺织”服饰开展创新、创业,为学生在本地化服装产业企业打下基础。此外,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将岭南非遗服饰文化中特色技艺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实现“双师双轨”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3 “非遗纺织”融于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3.1 “非遗纺织”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实践
我国的传统服饰尤其是“非遗纺织”中的海量素材,正成为服饰新时尚的源泉。服装学院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要将纺织非遗之美渗透到专业教育全过程,在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实施专业课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模式。通过课堂讲授、视频、参观和非遗技艺传习等方式,传播丰富多彩的“非遗纺织”文化,让学生了解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技艺特征,理解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非遗纺织”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能培养工匠精神,将传统“非遗纺织”活化应用于现代时尚生活。
服装专业作为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专业,“非遗纺织进课堂”既是学生感知非遗纺织之美的最快捷的渠道,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也是高校非遗传承的主要途径。多年来,学校将草木染色、香云纱、粤绣、潮绣、潮汕抽纱等极具岭南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纳入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鉴赏纺织非遗艺术作品、参加非遗艺术活动等。如在开设的《中国服装史》课程中,根据广东岭南地方特色,纳入“岭南服饰文化”“岭南衣裳”等岭南服饰历史和岭南民族服饰特色等服饰文化内容。在《成衣工艺》课程中,增加讲授独具地方特色的“香云纱”服装的缝制工艺、推广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绣花技艺等特色教学内容,挖掘岭南传统服饰中的刺绣工艺之美,为广东服装专业服饰文化教育奠定基础。
在《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纳入“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传统染织绣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等特色内容,挖掘岭南服饰的材料之美、织造技艺之美和色彩之美。在《服装设计》《服饰图案设计》等课程中,开设专用服装CAD 软件及现代绘图软件,挖掘岭南服饰的图案之美,实现“数字化岭南服饰”的设计与开发。
服装作为服饰文化的载体,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服装材料实现服装的技术与方式,也要体验纺织非遗文化指导服装材料选择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课程内容设计中,以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实现“非遗纺织”之美的素质教育。例如,一块面料的设计、生产,需全面考虑原料、织物组织结构、图案、色彩、织造工艺、染整的搭配与组合,可引入“非遗纺织”之“织锦”。其中的“云锦”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首,是纺织类非遗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其生产工艺,均能与“非遗纺织”的教学知识点融会贯通。将其引入到服装材料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等讲解“云锦”采用的原材料(如金线、银线、铜线及蚕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精细而繁复的织造工艺、图案色彩搭配特色等,使学生深刻体会云锦设计、织造过程以及感受云锦等色织提花物工艺设计的精髓。
在实践创作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定一种“非遗纺织”的风格,教师指导各小组学生开展关于“非遗纺织”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并将“非遗纺织”的传统技艺创新性应用于现代服饰作品设计与制作之中。这个设计项目贯穿整个课程,将探索、交流、合作等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把“非遗纺织”文化融于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工艺等课程的教学与产品设计的每个阶段,让学生不仅掌握了“非遗纺织”文化内涵,而且懂得如何提取所需元素应用于现代服饰品创作实践中。
与此同时,通过聘请湘绣、潮绣、香云纱等非遗传承人到校担任指导老师,采用传承人、教师共同授课、共同教学的模式,开展非遗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系列设计的实践环节教学中,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又增强了学生服饰设计作品的民族性,促进了“非遗纺织”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3.2 “非遗纺织”之美融入学生创作作品实践
“非遗纺织”不仅有艺术之美,还蕴含着很多的情感与智慧。学生在“非遗纺织”的传承与创造力发掘方面,还有情感投射、审美体验的方式。《服装材料学》《成衣工艺》《服装设计》课等程探索了将“非遗纺织”之美落实到教学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组成创作团队,将学习、实践成果主动应用到各类服装设计作品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之中,如参与国家、省、校各级各类大创项目、互联网+创业大赛、服装学院年度时装展示周、年度毕业设计作品展、年度毕业设计大赛等;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种服装设计大赛,真正实现将课程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个人素养,感知服装材料、“非遗纺织”工艺之美。尤其是参赛获奖的学生,其作品获奖让他们感受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这样的实践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非遗纺织”的认知,又发挥创造性,激发科创能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 “非遗纺织”之美融入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
“非遗纺织”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学生通过参加非遗玩转T 台秀、非遗手工技艺之草木染作品展、非遗服饰绣品展、非遗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传播活动,推动了“非遗纺织”的保护传承。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每年寒暑假,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独立开展岭南“非遗纺织”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非遗的研究、保护、传承积攒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此外,还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所在地的“非遗纺织”表演,邀请“非遗纺织”项目传承人现身传教,带领学生亲身感受我国的“最美非遗”“最诚匠心”,实现以美育人的非遗教育传承理念。总之,开展“非遗纺织”社会实践活动,可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参与“非遗纺织”的保护和传承,是促使“非遗纺织”文化传扬久远的重要途径。
4 结语
把“非遗纺织”之美理念贯穿于服装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将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通过在专业课程教学引入“非遗纺织”之美,引领学生了解纺织类非遗及其在当代时尚生活中的应用,对“非遗纺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服装专业人才的美育教育具有指导意义。进一步开拓“非遗纺织”实践教学活动,大力强化“非遗纺织”文化育人功能,应成为今后服装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