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弘扬北大荒精神的路径探析*
2022-12-2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媛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媛媛
习近平曾经强调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北大荒精神,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新的成绩。
一、坚守阵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建设,切实传承红色基因
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北大荒精神必须把牢思想阵地,坚定无产阶级理想信念,切实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基因。
第一,弘扬北大荒精神,要坚守思想文化阵地,坚定理想信念。垦荒初期,人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要面对一望无际的茫茫荒原,又要对抗冬季极端寒冷的气候条件,但是不管如何困难,他们都始终没有放弃实现改造这片田地为千里沃野的理想信念,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21世纪我们走进新时代,不用再为物质生活担忧,肩负起新的时代重任,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一些人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克服诸多困难,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向前走。面对这种现实,北大荒精神就是一支有力的强心剂,为社会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个人追求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促进北大荒精神的变革与发展。
第二,弘扬北大荒精神要加强教育融入,深化北大荒精神弘扬的教育场域。首先,要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和教学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切实做好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教育进校园,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用好北大荒垦荒历程这一生动的实践大书,上好“思政大课堂”,讲清楚中国人民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其次,要利用好实践教学基地等场所。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2]”要充分发挥北大荒精神相关研究场所的作用,将其切实建设成为弘扬北大荒精神的一张闪亮的名片;组织实地参观北大荒垦荒农场、参加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让北大荒精神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在不断实践中反思领悟;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活动,通过社会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受教育者在无形之中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第三,弘扬北大荒精神,要激发人民群众自身内在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对北大荒精神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使北大荒精神传承弘扬的目标、要求等与中央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保持一致,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当下提倡的反腐倡廉和勤俭节约联系起来;把“勇于开拓”的精神与当下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联系起来;把“顾全大局”的精神与当下的国家利益至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把“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每个人的自身修养联系起来,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诚实守信的、合作互利的道德风尚,培养人民群众的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勇于进取,积极探索。
二、广阔渠道,积极搭建北大荒精神全媒体、融媒体传承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3]。在媒体发展格局和舆论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宣传和弘扬北大荒精神要广阔渠道,准确把握受众需求,探索更务实的传播途径。
弘扬北大荒精神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媒体等传统的媒介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北大荒精神的宣传力度,灵活运用书籍、讨论等有效形式,全方面、多角度宣传和展示北大荒精神。一方面,可以在主流媒体上开设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专栏,对北大荒精神进行完整系统的介绍。同时对北大荒精神的网站进行维护和完善,跟紧最新热点,抓住新闻的时效性。为了网站更好地吸引流量,扩大影响力,要注意将网站页面进行具有北大荒精神特色的设计,使其具有独特的美感,以创新和特色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从而提升北大荒精神的热度和话题度。另一方面,要依托传统媒体,诸如书刊、报纸等,认真编写适合青少年、党政干部群体学习的北大荒精神文化读本,作为干部教育和中小学品德教材材料等。黑龙江的地方电视台、广播媒体应主动担负起对北大荒精神的宣传重任,以促进北大荒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将北大荒精神与老百姓的实际期待和时代的需要相结合。
第二,弘扬北大荒精神要建立现代传媒体系,充分依托互联网,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巨大宣传优势。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必须紧跟世界发展大势和新的时代特点,把握新媒体背景下传播语境的特征和规律,把北大荒精神推向国民教育的舞台。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好新生的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提高传播力度。学会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推送、微博热搜等方式将老一代北大荒人响应党中央号召,不畏艰难困苦,扎根边疆,在茫茫沼泽荒原上谱写出的壮丽画卷展现给人民群众。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传播手段和渠道,将北大荒精神制作成视频等进行放映,让人们设身处地、真情实感的感受那一段峥嵘岁月,增强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最后,创新弘扬方式方法,进一步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加强校园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的阵地建设,并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其中,进一步增强北大荒精神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大众化。
第三,弘扬北大荒精神,要建立舆论宣传引导机制,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有机地融合。要想使北大荒精神真的深入人心,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作用,拓宽媒体渠道,采用联合机制共同发力,搭建北大荒精神全媒体、融媒体宣传平台。首先,要综合分析新旧媒体的迎合市场。中国社会当前仍旧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就为传统媒体在落后乡村等不发达地区创造了市场潜力。相较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而言,传统媒体拥有较为完整的运作方式,对信息的传播把控能力较强,在现实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媒体做为备受年轻人青睐的平台,可以把北大荒精神作成种种资源,潜移默化地让北大荒精神走进人们的心中。其次,推动新旧媒体的融合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取长补短。就传统媒体而言,要打破原来的传播方式,提升其网络影响力,把北大荒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节目资源,融入进网络媒体的传播,创新其传播方式,让大众随时随地就可以通过手机端了解北大荒精神。一些电视台也可以和自媒体客户端进行合作,将以北大荒精神为题材的作品广泛传播。
第四,弘扬北大荒精神要鼓励人民群众主动表达意见,推动传播方式朝着良性的双向互动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传播语境,更加开放和自由,包容性更强,它不再是原来传播的单向输出,在新媒体的日渐发展下,社会公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北大荒精神的大力弘扬和广泛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文化输出,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和建设。因此,我们要引导和鼓励在新兴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参观、学习的所思所想,从而引发广泛讨论,提高北大荒精神的传播度和被熟知度。北大荒精神的建设和发展要遵循网络社会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加强正面的宣传的引导作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北大荒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和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三、坚定自信,着力提升北大荒文化艺术作品宣传性和感染力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对不同形态的文化现象,必须创造出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做出引导和示范作用。北大荒的版画、摄影、书法、绘画、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百花齐放,向人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北大荒精神。
第一,弘扬北大荒精神要向垦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学习。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各种文化涌入态势激烈,文化不断产生交锋,产生一些诋毁我国优秀文化的不良现象,我们更要对此保持深刻警惕,纠正认知偏差,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北大荒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播和发展,让人民特别是身心尚未健全的青少年正视我们曾经发展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坚决的“北大荒文化自信”。
第二,弘扬北大荒精神要通过出版、发表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文章著作,创造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来提高北大荒文化的理论深度和延伸空间。北大荒文化孕育于东北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是凝聚了垦区子弟兵艰苦奋斗、志不服输思想基础的核心组成部分,要坚定北大荒文化自信,注重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载体功能,使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言入行,以提升北大荒精神的引领力,形成具有龙江特色、龙江风格的文化精品,为北大荒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做出努力。
第三,弘扬北大荒精神应打造品牌效应,强化北大荒精神的品牌影响。要根据现有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以资源为连接纽带,将零散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动北大荒精神传承和弘扬的长效性及可持续性。根据我们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邀请专业团队,前期进行景区勘探调查、现场实地调研,以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让游客在声、音、画中重温那段红色历史。抓住时机,合理利用,通过文化遗址、特色小镇等充满人文气息的旅游景点,创新北大荒文化元素,不断扩宽宣传载体,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北大荒精神的印记。
四、创新机制,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组建北大荒精神宣传教育联盟
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说承载的民族的使命、人民的梦想,真实地反映了党和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是新时期应该弘扬的宝贵文化财富。北大荒精神是加强党的建设、分析时代精神的重要题材,在当前,应该呼吁和重视对北大荒精神各种相关资源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动员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把它和中国共产党在其他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精神文化进行融合,组建北大荒精神宣传教育创新协作联盟,打造开拓创新的民族发展之魂,使北大荒精神成为国家繁荣兴盛的重要精神。
第一,弘扬北大荒精神要加快挖掘、整理红色资源的速度,争分夺秒地保护我们的优秀文化资源。要把红色资源进行整合,组建北大荒精神教育联盟,做好红色文化教育。要创新教育形式、拓宽教育途径、提高教育水平,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一些凝聚着、渗透着精神实质内涵的重大革命和建设历史的遗址在一些程度上出现了边缘化的情况。作为新一代建设者的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开展对现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此基础上,要重视对精神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挖掘,采取多样化途径开展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以口述、访谈等具体形式,挖掘北大荒文化自身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价值,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此外,要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配套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认真研究时代蕴含价值,掌握新时期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未来的发展蓝图已经描绘,我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扎根岗位、勤勤恳恳抓好落实,把北大荒精神的弘扬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第二,弘扬北大荒精神,要以典型作为引领,构建行为实践机制。北大荒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比如我们的开国上将、359旅旅长王震将军,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一代北大荒人的优秀代表梁军,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等等。这些先进的典型人物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首先,要借助于这些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将北大荒精神内涵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示范与行为标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知到真实的北大荒精神。长此以往,群众就会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无形之中用行动践行北大荒精神。其次,要及时组织媒体对优秀典型的事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报道,为其提供良好的宣传环境。最后,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作用。比如,在北大荒开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和文学艺术家,成为我们对外交流的名片。他们用实际行动,通过文艺作品把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所以,通过社会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弘扬北大荒精神是可行的,能够产生正向的宣传引导作用。
第三,弘扬北大荒精神需要专家学者的全身心投入、广大群众的群策群力和历代北大荒人的努力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在学术界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延续了很久,众多专家学者倾注全身心的力量于其中,想通过自己的所学所长来让那段光荣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人民面前,让那段历史在当代鼓舞更多的人。此外,在弘扬北大荒精神的过程中,还应该广泛集中民智,让人民群众献计献策,踊跃发言,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都已经不复存在,跨越历史的长河,那些英雄的形象依然十分立体,我们仍旧可以感受到那些鲜活的生命、那种不屈的精神。历代的后人们也在努力传承、弘扬北大荒文化,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更多的人。
第四,政府与要发挥自身的黏合作用,多管齐下,扩大北大荒精神的辐射宽度。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要强化组织和机构之间的合作沟通,进一步加大对北大荒历史的挖掘和整理力度,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以工匠精神去精益求精地实施好各项工作,稳步扎实的谋新篇。北大荒精神是三代北大荒人拓荒实践的伟大成果,是对中国共产党在艰辛历程中形成的对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正以极大的开放性和时代性,迎接新时代的发展与挑战。它既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更属于未来,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深化与发展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辟了道路,它的发扬光大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远流长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