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欢乐在课堂中延续
——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策略探究
2022-12-27刘永丽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逍遥路小学
■ 刘永丽(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逍遥路小学)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基于国人母语应用,且与人们的思想提升、情感抒发密切相关。此种结合文学艺术性及生活性的学科,本身给予学生的学习感便相对轻松,在小学这一起始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添加趣味元素,是相对适宜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自身课堂趣味教学的应用研究,对学生展开兴趣引导,为学生营造相对欢乐的语文学习氛围。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境况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多重视新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多尝试在自身负责的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互动,凭借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多彩、多样的教学资源,以扩充学生的眼界,展现自身教学“新颖”的特性。但部分教师在设计此类内容时,并未充分考量学生学习兴趣所在,仅凭借自身教学经验及个人思考进行判断。教师与小学生本身年龄差距较大,除却整体兴趣上的代沟,二者对语文教材的分析思路亦大不相同。教师认为可延展讲解的部分,学生本身并不感兴趣。此种境况便交易导致“教师精心准备了一场‘语文教学盛宴’,但学生并未从中获得任何特殊感受”问题的发生。且部分教师本身应用了新式教学方法,但一定程度弱化了其中“关键”环节的实行。如在令学生合作讨论的环节,仅给予学生较短的讨论时间,且在学生讨论后并未重视学生讨论的成果,仅是简单询问,并按照自身的教案设计抛出观点,继续讲解。自此,学生会认为此类新式教学方法应用趋于流程化,便不会再在其中投入更多精力。
此外,小学这一起始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涵盖诸多生字、生词等基础内容,需要学生对此类内容进行有效掌握,才可保证其自身后期阅读、写作学习及练习的顺利进行。部分教师或因侧重考量全班学生此类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必达性,于相关教学中设置了诸多书写、朗读、造句练习环节。其间,学生多会获得“强吞强咽”的学习感受,未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加以分析,或自行思考如何记忆得更快,便被如“潮水”一般的练习题及练习任务所“淹没”。此类境况下,学生多会感到疲惫,更难谈从中感受乐趣。长此以往,学生或认为语文课相对无聊,学习、练习形式枯燥。小学生天性活泼、爱玩,尽管课中不能给予其过多自由,但依旧可在相对可行的范畴内,为其设置趣味教学内容。鉴于当前教育改革时代背景,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寓教于乐”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视,从此角度出发,优选教学方式及教学资源。
二、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实行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
因自身年龄特性,小学生较难在课堂中保持长久的专注学习状态。如教师不进行管理,其他学生或被“调皮捣蛋”及不专心听讲学生的状态逗笑,进而同时产生分神的情况,整体班级的优质教学气氛则难以维持。于课堂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可将学生的目光优先吸引至趣味的内容上,而后逐渐过渡到教学内容的分析当中,令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专注学习的状态。趣味内容可以是学生喜爱的卡通片片段,或设置富含趣味的游戏活动。当学生于此类互动环节中充分释放自身爱玩的天性后,其自然会被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所吸引。与之相比,单纯地进行知识讲解,并厉声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仅能让学生在多次受到“训斥”后,产生不悦及厌烦感。作为教职人员,应秉承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专注度的保持助力。多年后,学生升至初高中,摆脱了幼年时期的稚嫩,也会对教师耐心的教导心生感激,更会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期间自身学习态度的培养及知识的积累倍感庆幸。
2.优化师生课堂沟通的效率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多为“教师领导,学生跟随”。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多会习惯性地等待教师提问,难以自主思考问题,不会考量自身学习需求,进行额外的提问。小学语文知识本身难度并不高,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能将学生上课“安分守己”的听讲状态作为课堂教学的“上限”。应用趣味教学,教师可有效转换自身视角,从学生角度重视课程教学内容,并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如请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文意分析,在趣味教学中,教师可请学生先自行挑选出自身喜爱的文章片段,并应用同桌交换的形式,令学生分析同桌选出的文段的文意,讨论彼此是否存有相同的阅读感受,并于后期向教师反馈讨论结果。而后,教师可借助此阶段的“预热”,带领学生集中分析文章重要的段落,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感受到“与教师亦可像与同学一般自由沟通”的学习气氛后,便会进一步展现出更活跃的表现,向教师传递心中所想,实现高效沟通。
3.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能力的培养亦相对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于自身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徜徉知识海洋期间,提升向前奔进的发展速率。于趣味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点”及“面”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点”即从教学环节中的各点向学生渗透自学思想,如在趣味教学活动中,进行拓展式提问,答案需涉及课外积累的知识。当部分学生回答上来时,应适当提及学生应多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拓展知识,以便在活动中为自己小组作出突出的贡献。“面”即给予学生相对完整的课后预习任务,并通过趣味教学活动,令各小组展现自身的自学能力,并于比拼后令学生意识到自身自学水平仍有提升空间,进而加强此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有效发展。相较于传统教学,趣味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各种学习特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将课中学习及延展自学当作一种“有趣”的事情,进行更深的探索。部分对语文学习本身兴趣薄弱的学生,也会因此感受到学科知识的应用魅力,转而加强对学科的了解。
三、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应用的侧重
1.适当联系生活,展示趣味教学贴近生活的特性
上文提及,语文学科基于母语,其在小学阶段传授的基础知识,更有很大概率于生活中应用。小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在生活中通过阅读做到信息获取,凭借书写、会话中具体知识的应用做到信息的传递。因此,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应侧重与生活要素的融合,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价值,提高对知识学习的重视。如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生活场景,令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探索——在水果摊前询价,在道路旁问路,在公共场合提醒他人保护环境、遵守纪律等。趣味教学环节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可进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于课堂后积极尝试应用学习积累的经验,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更多学习的感悟。
2.注重会话练习,展现趣味教学能力,培养特性
在语文学习期间,“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均十分重要。其中,相较于需要系统设置教学任务的“写作练习”,“会话练习”更应加强重视,它是更加适合学生实现能力提升的知识应用发展途径。区别于生活化趣味教学的实践性,会话演练相对侧重于学生“随机应变”思维能力的应用,及“不卑不怯”的交流态度的培养。能做到流畅地表达自身所想,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展现亦不会趋于平庸。教师可于趣味教学中添加诸多会话演练场景,给予学生挑战。如尝试劝解争吵双方回归平静,争取与他人沟通达成自己的目的,考量与低于自己年龄及高于自己年龄的人礼貌互动的优质话术等。在趣味及挑战引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促其实现全面发展。
3.强调德育,展现趣味教学思想引导特性
语文学科具备一定人文性,相对适宜德育的融入。教师可于趣味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令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悟人生,培养品德。如在趣味活动中设置相互救助的环节,在活动背景中添加现实德育事例,给予学生多种场景的设想,考查学生的最终选择等。小学生因其年龄特性,多会在游玩中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小学语文教师亦应秉承教书育人的本心,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整体表现,并结合趣味教学中设置的德育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向其传授常规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令其学会与人相处的正确之道,避免学生未来误入歧途。
四、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应用策略
1.探索课文对自身的启示,联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为实现其想象力的有效培养,便应适当选用趣味教学。此处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小真的长头发》为例。教师初始便列出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本篇课文中小真的发言更是“天马行空”。在进行阅读后,多数学生均会在文章的最后一句提示中,想起小真现在还是“短短的妹妹头”,并感叹小真的想象力。由此,教师可设立生活中“蓄头发及剪头发”的生活背景,询问学生自己多久剪一次发,蓄头发及剪头发期间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并给予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同桌讨论。讨论结束后,可允许学生分享讨论这些趣事。最终,由学生一同评选出最具有趣味性的故事,邀请学生上台,与另一名扮演“小真”的学生进行交流,考量自己如果在生活中碰到了对方,会发生怎样的趣事。如学生投票选出的“最佳故事”为剪头后认为理发师剪得不好,自己回家又把刘海全部剪掉,最后导致由蓄了两个月的刘海“毁于一旦”。教师可邀请故事分享者上台,于道路中遭遇留有妹妹头的“小真”。“小真”依旧向学生表示自己以后的头发会蓄得很长很长,能做很多事情;而这名学生会叙述自身的经历,表示自己要做一个善解人意的理发师,告诉小真可以到自己的店铺照顾生意,也可以把自己掉落的长头发收集起来卖给自己,自己便可帮助小真做一顶妹妹头的假发,这样小真便可以在长头发、短头发之间来回切换,实现“发型自由”,并尝试在小真的头发上进行比划,尝试做出发型设计。在此类活动中,学生可尝试与文中人物沟通,并在与之沟通时,展现自身对生活中人与事的态度,并有效融入想象力,将自己的生活故事及经历感受提升至“有趣”的高度,并对自身未来的生活进行一定展望,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及对部分职业的关注。
2.尝试进行多种身份扮演,进行口语会话趣味练习
此处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为例。本文相对侧重于乘船环境,搭船鸟形象、动作的描写,本身并没有过多的会话内容。在完整读完这篇文章后,学生的脑海中更多留有的便是翠鸟落于船头、钻进水里又钻出的情景。因此,教师可反其道而行之,应用趣味会话活动,令学生将自身“观鸟”“观景”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并分出扮演“妈妈”“爸爸”角色的学生,更可将剧情设置交予学生,令其自由演绎“到达祖父家”后的具体剧情。演绎期间,学生或会在发现翠鸟的瞬间告知同船乘坐的“父母”,而“父母”也会因其各自性格,展现出不同的反映。到达祖父家后,教师可接演祖父,并聆听一家三口的转述,观察三人不同的转述状态,令其深刻感受自身角色身份所带来的不同演绎感受,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参考课文中的各种事例,思考自身日常行为
小学课文中不乏涵盖德育元素的课文,如五年级上册中的《将相和》,便涵盖著名的“负荆请罪”的故事,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教师可设置“生活回顾”抢答大赛,将学生分成两组,并要求学生尝试回顾成长期间发生在自身或其他人身上的诚恳道歉的故事,比较哪一组所举出的事例更多。如A组说自身在小区内踢足球,不小心踢到了人,但当时并没有及时说对不起,现在想起来很后悔。而B组则有学生说自己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踢到了别人家的车库门,被训斥后还不服气地还嘴,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在比拼过后,学生们纷纷回忆起自己做得不妥当的事情,便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刻检讨,进而思考自身行为的纠正策略,实现正向的发展。
总的来说,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教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应优先了解趣味教学于自身课堂的重要性,进而适当选用多种策略,展现趣味教学的侧重点,为小学生德智的发展助力,使其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有效掌握基础知识,为自身未来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成长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