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与问题研究
——以“中企云链”为例
2022-12-27广西大学经济学院莫亚琳傅一峻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 莫亚琳,傅一峻
一、引言
近些年,随着金融行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信贷风险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信贷风险问题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为供应链金融在控制信贷风险上有较多优点,所以其发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融资的效率和安全性能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这一点上,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正好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当前金融科技的前沿“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的存储,可以通过共识算法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从而使信任能够沿供应链有效传递,降低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合作的成本,提升交易的效率。国内商业银行已开始利用区块链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各种风险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实现了金融产品的迭代升级、银企融资模式的创新和长尾客户市场的拓展,有效地降低了金融资产损失。
本文研究的案例公司“中企云链”,是一家已实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相融合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该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创造性地建立了云信、云证等新型产品,为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高了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融资效率和安全性,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提供融资便利,助力了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本文在总结现有学者研究成果和“中企云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金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推动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
(一)区块链技术
从现有的学术研究资料来看,区块链技术既有狭义也有广义方面的理解。从狭义来看,区块链是一种借助于时间戳技术,将数据的区块按顺序相连的数据库,是不可更改的分布式公开账本。从广义来看,区块链提供的是一种计算范式或解决方案,此时的区块链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公示算法来生成和更新相关数据,并通过自动化脚本代码(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的计算范式[1]。
(二)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一个有高质量资产和高信用水平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而银行则围绕着该核心企业,管理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现金流以及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上企业的整体可控风险,力求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的融资方式,目前已成为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由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不足,处于供应链末端的企业仍然无法及时地获取所需资金。因此,将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有助于供应链金融突破传统模式下的壁垒,实现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区块链技术融入供应链金融的作用
1.区块链保证了供应链金融交易的真实性
因区块链技术拥有规模庞大的数据库资源,并统计整个供应链系统上需要记载的数据信息,使供应链每个数据节点上的企业都可以公开透明地获取这些信息,保证了交易的安全可靠。同时,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以及带有时间戳的区块结构,也可保证交易背景的真实可靠。在各交易环节中,上下游企业进行的每一笔交易和经营活动都会在数据链条上留下痕迹,交易的数据一经验证、添加于区块链上,将被长期保留。即使出现单个或者某几个节点信息遗漏的情况,总账信息也不会被更改,并且每笔交易生成的网络节点,其信息由全网进行认证[2],解决了各环节信息孤岛的问题,使得供应链金融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得到了提升。不但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促进了商流和物流的公开透明,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道德风险。
2.区块链技术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履约风险
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需派专业人员对抵押品的价值进行核查,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带来了操作上的风险。同时,传统供应链金融导致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质押物价格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供应链金融的履约风险。所以,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并基于智能合约中抵押物价值低于原价值的条件,可以自动触发风险规避机制,既提高了交易的运转效率,又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和履约风险。在公正可信、相互监督的环境里,可以避免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私下交易、串通行为,有效管控上下游企业的履约风险[3]。
3.区块链技术减少了供应链金融的操作成本
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可以降低供应链金融的操作成本。首先,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线下模式相比,金融科技的前沿“区块链技术”融入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多,使得传统供应链金融交易的融资成本大幅降低。其次,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交易数据的互认流转,有效降低了业务操作成本。最后,通过简化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操作过程,可以省去很多的交易中间环节,让交易方的交易变得简单明了,并且区块链的应用还可以验证抵押品的真伪,省去人工的作业成本。
三、区块链技术在中企云链公司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一)公司介绍
2015年,中企云链公司成立,其是由中国中车联合中国铁建、中国船舶等7家央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北汽集团、上海久事等4家地方国资,金蝶软件、智德盛等6家民营企业,通过国务院国资委批复设立的一家央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并依托金融科技的全面赋能,创新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中,目的是盘活大企业的优质信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促进供应链金融全产业链实现降本增效。
(二)中企云链“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主要产品的应用
1.云信— —电子付款承诺函
“云信”是指核心企业在“中企云链”的金融服务平台开立的供应链债务凭证即“电子付款承诺函”的简称。“中企云链”平台基于云信产品的创新,开创了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模式。该模式包括云信的开立、云信的流转、云信的融资以及云信到期偿付等各子业务,是“中企云链”供应链金融共享服务平台基于云信产品创新的综合性金融服务[4]。云信产品应用了金融科技的前沿“区块链技术”,使之与供应链金融相互匹配,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造假、重复融资、放款周期长等问题。同时,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可追溯等特征,避免出现空单质押和重复质押,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助力中小微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云证— —标准化的确权凭证
云证是一种有追索权的标准化确权凭证,是“中企云链”产品云信业务的延伸。云证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供应链金融中,用来解决供应链上的企业由于确权难、确权慢而带来的流动性短缺的困扰。通过云证产品,“中企云链”平台可以提供云信产品无法覆盖的供应链环节的融资服务,这就是基于云信的“中企云链”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拓展。同时,云证对其业务实体有一定的门槛准入要求,要求核心企业是拥有较大规模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地方龙头企业,供应商与核心企业有长期的关系,并保持其与供应商进行相关的贸易联系。
(三)搭建“中企云链”平台的意义
“中企云链”金融服务平台,是供应链金融行业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新的必然结果。通过搭建“中企云链”金融服务平台,可搭建以核心企业为依托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模式,并且通过创立云信和云证等创新型产品,提高金融的安全性,降低资金端的投资风险,为深化国企、央企市场化改革提供工具支持。
四、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问题
(一)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主体
因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发展较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还不够完善,监管部门不明确,导致其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偏离正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发展。一方面,法律法规是维护市场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若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尚不健全,一旦出现了相关经济纠纷,体系内的参与者难免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部门对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进行监管,导致操作中的违规风险增加,对业务的发展起到不利的影响。对于“中企云链”平台来说,缺少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主体,平台内部的运营以及发展方向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只有规范有序的发展,才能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平台上各方参与者的利益。
(二)区块链存在相应的技术风险
从本质上说,区块链是一种线上形式的分布式存储技术,一方面,这种模式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会遭到黑客的攻击,引发信息泄露的风险。当黑客攻击达到51%的算力时,就可以更改数据,虽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较难实现,但是数据安全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5]。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虽然在技术层面上取得了十足的进步,但并不一定表明其是十分完美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是会受到技术层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不良后果。同样,对于“中企云链”平台来说,对于新兴的区块链技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可能也会因操作不当而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如果技术层面不能得到保障,就无法确保数据的安全,使用户无法放心使用该平台,从而影响了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发展。
(三)各参与方缺乏技术创新意识
随着区块链时代的到来,供应链金融中的各个参与主体也随之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每个参与主体都要为随之而来的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但值得注意的是,普遍推广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链上的各参与方可能缺乏相应的技术创新意识。从交易用户的视角来看,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占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交易者早已习惯使用以往的模式,并且缺乏对区块链相关技术的了解,产生对新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应用上的不适应。从企业的视角来看,联合团队研发出新技术或产品后,可能会缺乏相关的投资公司对技术公司资金方面的支持。如果缺乏这方面的准备,项目的商业价值没有被投资方发现,项目的研发难以继续,会阻碍该应用的发展与推广[6]。“中企云链”金融服务平台在2021年12月末已注册企业用户超15万家,分布在工业制造、军工、能源、建筑、商贸服务与金融等领域,要想使所有15万家企业都有较高的和同步的技术创新意识,较快接受区块链创新成果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是很难实现的。
五、推进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主体
不同的行业有着其各自不同的准入标准,区块链技术行业也不例外。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该明确区块链技术的准入条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明确其监管主体,这样才能有助于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发展。一方面,法律法规是维护市场稳定和安全的保护伞,只有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使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为了鼓励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发展供应链金融,政府方面也需要明确相应的监管主体,良好的环境是供应链金融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监管主体在权利和义务上对“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参与的各方进行规范和约束[7]。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主体,并制定有效的配套政策,区块链技术融入供应链金融才会更加安全和高效。
(二)进一步控制技术风险
从目前来看,区块链的技术风险是妨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黑客达到51%的算力可以篡改数据的问题,需要相关监管部门提高监管能力,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风险的防范和处理。同时,还需利用区块链容易追踪数据的特点,在供应链金融的一些关键节点上,设置相应的安全技术保障,对企业间交易的真实数据进行核查,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中企云链”的云信、云证等新型产品也值得在相关供应链金融平台推广应用。区块链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创新,会造成其应用平台运行效率的不稳定,导致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安全较难得到保障,从而影响到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有效推广。区块链技术由多种新技术组成,提升区块链的技术创新水平要从共识机制、密码学技术、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等关键核心技术着手,同时还要关注科技前沿。供应链金融平台可考虑与高校研究所等合作,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开放平台,助力区块链的发展[8]。必要时,也可以考虑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通过“政产学研”联合攻关的方式来促进相关技术创新。
(三)加强参与方技术创新意识
目前,因区块链在世界上起步时间不久,各参与方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和维护需要更专业的人才队伍,且由于区块链技术含量较高,对于很多开发人员来说之前并未接触过相关的技术培训,直接上手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建议国家组织区块链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让更多的开发人员了解该技术,为以后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供应链金融提供相应的人才储备[9]。区块链技术人才的增加,也将有利于各参与方增进技术创新意识和适应其创新成果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同时,为了促进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发展,应加强各参与方的技术交流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确保供应链金融稳定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