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方法初探

2022-12-27陆红平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北大坪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教程初中语文融合

■ 陆红平(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北大坪学校)

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1.增强学生的修养

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程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从前辈们身上学到崇尚的品德修养,也能很好地、更深一层地融会贯通礼义廉耻等传统思想道德品质。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强的约束力,通过研习,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敬老尊贤,在别人碰到困难时,伸出爱心援手,由此可打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学生是祖国的下一代,是民族的未来,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程中,可以增进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做合格的公民。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呈现个人道德素养。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传播传统文化,都可以提升自身。

2.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以及文化财富,对人们的言行举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文化对于国人的影响源远流长。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更要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断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语文学习提供土壤和基础。传统文化在当下需要革新,我们要对它不断地进行发扬和传播,而它的弘扬和传播与师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在初中教学中高效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增进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致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责任和使命感,勇于担当自己的文化职责,在日常的生活中力求以身力行、责无旁贷,兢兢业业。如此,可以默化潜移、耳濡目染周围的人,使愈来愈多的人融入研习、发扬、传承传统文化的队列。除此之外,学生在研习传统文化的进程中,经过持续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累积,可以依据时代需要持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新。另外,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融合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而且可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的精粹,进而提升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学习中传播,在承继中弘扬。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气质

传统文化中囊括了很多艺术因素,坚持学习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会让学生的举止中透着温文尔雅的气质。例如学习戏曲、古典舞蹈等、书法国画,或者诵读古诗文等,都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涵养,进而提升个人的气质,增加文化底蕴。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而且学生的脾气和性情都会有所改善。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多接触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更有益于帮助学生贯通并体悟传统文化,这也是让学生发生根本改变的关键所在。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1.教师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应试教育限制了语文教学创新的开展,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高效融合。秉持“分数至上”的传统理念,不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盲目地只侧重关切学生的成绩分数,并把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看作评估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在这种落后的理念下,学生的文化涵养不能很好地发展。与此同时,语文课程对于其他课程而言,不能仅仅只有基础知识(片面进行字、词、句、阅读、写作等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个人涵养的提升。这些均学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步累积,头脑中集聚的知识越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素养就越能快速提升。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播,通过不同的渠道对传统文化大力宣扬,这不但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累积,还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更一层次的发展。当下,也有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不能引起重视,再加上现在初中语文的教程任务繁重,教师更无时间顾及传统文化的渗入,进而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机会减少,认知不足。

2.学生缺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很多人不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而且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成果没有构建起良好的评价、反馈和跟进机制,导致传统文化的学习比较缺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习,欠缺兴致和积极性,也没有形成自觉学习的驱动力,进而使得自身的学习能力低弱。由此,不能使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上很顺利开展。在此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应加强指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多样化的教学途径,使学生踊跃加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粹和内涵,从心底真正爱上传统文化,主动了解传统文化。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措施

教师和学生是教程中主要的导向和根本,所以,传统文化融合于初中语文教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笔者总结出以下策略,以期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而更顺利地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1.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致

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古书,比较艰深晦涩,很多初中学生对它们的学习和贯通比较困难,因此对于其中的精神内涵和蕴藏的寄意无法理解透彻。如此,会造成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环节中,对融合传统文化的兴致减弱,进而达不到教师所期许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致。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和踊跃性,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教师日常语文教程中,融合传统文化,可采取各种方法,如场景教程法及体悟式教程法。其次,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调动学生互相交流,明晰学生对传统文化融合的意见,对于一切行之有效的意见,应积极尝试和采用。最后,由于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比较乏味无趣,语文教师就需要在教程活动中,侧重对课堂氛围进行营造。可融合传统文化的内容,创办一些有趣的团建,使学生踊跃加入活动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致,教师还可创设一些传统文化主题竞赛,如古典诗歌朗诵等。对于在活动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夸奖和鼓励,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初中学生的课内外活动,而且激起了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致。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或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素养的高低,也关乎传统文化能否被高效融入语文教程中。我们知道,并非所有传统文化内容都是“精粹”的,社会在不断革新,人们的观念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改变,许多传统文化也早已被人们当成"剩馥残膏",在现代社会也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这就提示教师在结合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做好精选,区分良莠。

例如,中国人传统上讲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今天看起来,或许有瞧不起体力劳动者、将人分成三六九等、歧视商人等职业等负面内涵。与之类似的还有中国古代对妇女的压迫、男尊女卑的观念。旧社会让妇女裹小脚,“未嫁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这些腐朽的观念,在现代早已是人人唾弃,如今我国提倡男女平等,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在持续的提升。教师在对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或思想时,必须将这些腐朽的内容剔除出去,只有给学生传达正确的传统文化理念,才能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增进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渗透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由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就要在课后空闲时间,持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教学技能,为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中打下坚实的根基。第二,教师的在日常的教学中,言行举止也能给学生起一定的模范作用,所以应当督促学生在课后闲余时间,不断进行知识累积和研习,提升学生的学习驱动力。第三,教师与教师间也应沟通交流,多听建议和意见,对教学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反省和补救,对他人的长处加以借鉴,提升融入教学的成效。

3.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初中的教材编制中,集聚了很多博大精深的优质传统文化内容,语文课程中有海量的体现着民族优良文化和人类文明不断提升的内容,丰盈学生的精神境界的同时,也熏陶学生的修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教师应专心深研教材,深挖其中的传统文化素材,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融合,使传统文化源源不绝地进入课堂中,使学生逐步明晰、贯通、熟稔、体悟并爱上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传统文化精粹、道德素养及“三观”塑造等维度入手,对课文进行解析。例如,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内容时,重点引导学生明白:长达二十多天的虎门销烟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一大胜利,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华民族绝不向侵略者低头屈服的决心;林则徐作为这一行动的主导者,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通过这样的解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的炽爱。学生才能明白,只有好好学习,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耻辱。

4.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

为了将传统文化留在学生的心底,教师可以定时组织学生,举办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活动,不论在课内还是课外,在多样的场景中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例如,组织成语接龙比赛,提升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致和积极性,启发学生从成语典故中学到和体悟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负荆请罪”,教师给学生讲解完这则成语故事,进而引发出做人的道理:做事要考虑全局,要替所有人着想;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对他人要宽容,做到胸怀大局。这样不仅丰裕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而且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再如成语"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自小就研习兵法,深研军事,觉得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赵括替代了廉颇之后,变革了军法,草率地委任军官,真正到了打仗的那一天,赵括却败得惨不忍睹。这个典故揭示的道理是:必须要亲自实践,才可以获得真知;要把事情实打实地做好,不然就只是空话,肯定容易出错。同理,这样的引导也能让学生日省月修,及时反省、改正自己的缺点,进而使得学生的自身修养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与初中日常的语文教学高效融合,对于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积极作用。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沿革、承继,流传到今天,对待它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让大家完全恢复传统,培育"榆木疙瘩",而是在新时代提倡的自由、开放、一视同仁的基础之上将忠、孝、仁、义等传统美德继续传承和发扬。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相融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但是将传统语文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是一天两天就可实现的,而是需要师生们进行一番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努力。所以,在进行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提前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不能因为融合的过程中有困难就退缩,而是应该逆水行舟,激流勇进。为使将传统文化高效融合到初中语文教程中,教师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研,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得学生的知识应用以及探索能力得到协同发展。而学生也应该树立宏大的志向,在对传统文化的深研而从中获得真知和启迪,使得语文的运用、审美及探索能力得到长足发展,得到思想文化修养、个人气质上的提升,将来主动承继和宣扬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教程初中语文融合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融合》
挽碧制作教程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