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追问·明辨笃行
——浅谈高三三轮阶段审辩式思维教学模式
2022-12-27福建王胜祥
福建 王胜祥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
当下,尽管历史教学正深入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学生仍然存在历史知识的质疑与审辩程度低效,不愿收集文献材料,运用唯物史观来探析、解释历史知识的行为较少等问题。在三轮阶段,学生需要将所学内容与新情境相结合,以更好地在解题时带入情境,而上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解题能力。
为此,笔者在三轮阶段的历史教学中,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为例,开展了“在过去历史思维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理念”的高阶认知力的审辩式思维教学。审辩式思维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合理论证和反思等三大认知技能,其核心是引领学生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辨析,揭示历史事物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一、审问疑惑
在高三三轮阶段,因为临近高考,所以教师需要主动通过文献、图片、数据等载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认知冲突,进行递进式的追问与质疑,使学生在结合史料,汲取信息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分析与理解。对此,教师要从以下两点做好质疑追问的情境设置。
(一)注重质疑追问的针对与有效性
《中外历史纲要(上)》涉及“古代中国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的历史知识,如第2 课商鞅变法内容中的“重农抑商”,第4 课西汉的强盛内容中的“实行货币官铸、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和第15 课“思想领域的变化”的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在三轮阶段,质疑追问要和教材编排结合起来,强化质疑追问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注重追问质疑的递进性
质疑追问是学生对所学质疑内容层层递后而形成的有效问题看法,用最凝练的方式表达出疑惑,并形成审辩式思维问题层次性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所质疑追问的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容错意识,为学生的追问质疑、慎思疑惑留下较多时间和空间。如以下示例:
审问疑惑1:《商君书·恳令》明确指出“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基于上段史料,教师可提出审问:“重农抑商”是抑制私营工商业还是抑制官营工商业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
审问疑惑2:在上段材料中,如何理解同一时期,既有抑商,又有惠商的矛盾?抑商是不是抑制所有的商人?
审问疑惑3:那么,古代的统治者,为什么要“抑商人”,又为什么要“存商业”呢?即是什么影响了统治者对于“商”的态度?
审问疑惑4:我们又如何看待“抑商”政策?
审问疑惑5:史料中记载“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意思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江南妇人,说其身为商人的丈夫经常与自己约会迟到,早知道瞿塘涨潮退潮这么准时,还不如嫁给一个船夫。这虽是一首闺怨诗,但从语句中仍能看出唐朝时期商人工作的繁忙,这也就说唐朝时期的商人受到的抑制并不明显。
此时,学生就会对这一史料提出审问:“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时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出的,在此之前,一般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且盛行,为何唐朝会不一样呢?”
审问疑惑6:“工商皆本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偶然结果”?
审问疑惑7:学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文化》此课时,因为明朝商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地位问题,也对自己商人身份的提高做出努力。那么学生在学习该课内容时,提出审问的问题,即“既然当时的人们能够意识到重农抑商,抑制商业对经济的发展有消极作用,为何这一观念还是存在了那么长时间,甚至到今天还有影响?”
二、明辨笃行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史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明辨笃行是学生应用审辩式思维进行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在审问慎思疑惑的基础上,对疑惑进行身体力行地明辨笃行,搜集史料、整理史料、比较分析史料,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把认识付诸于实践,理性求证,以达到明辨和阐释的目的,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审问疑惑1 的明辨笃行
农业是基础,重农是必需的,也是明确的。而在不同时代,抑商政策却是不断变化的。战国以来,各个朝代都在某种程度上实行了抑商的政策,但非一直严格执行,中唐至宋元有所放松。但在同一时期,既有抑商,又有惠商。
如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民众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汉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二)审问疑惑2 的明辨笃行
通过“贾人”“市井之子孙”这些词,可以看出抑商实际上是抑制商人的势力。而惠商一般指的是实行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即抑商人而存商业。“那些与官府合作、为国家服务的商人,即官商,是受到政府保护的”。由此可见,政府抑制的主要是私商而非官商,即退私商而进官商。
(三)审问疑惑3 的明辨笃行
1.抑商人的观念
《论积贮疏》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汉书·食货志》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平书订》载:“为商之人,心多巧枉,聚商之处,俗必淫靡,此害也。”“万里远鬻,倾囊充陈,导靡长奢,则皆商为之”。
2.存商业的观念
西汉时期的桑弘羊认为:“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采用匮。”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故王文贤墓志铭》载:“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
从上述材料可知,影响统治者对“商”态度的因素主要有赋税收入,维护等级制度,促进社会稳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儒家意识形态等。抑商或是惠商,归根到底是要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是矛盾的统一。
(四)审问疑惑4 的明辨笃行
《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而县官有盐铁缗钱之故,用益饶矣。”
《新编中国通史》中提到:“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战国时期是小农经济确立发展以及中央集权政治秩序的建立时期,“重农抑商”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和社会稳定,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而汉武帝的“告缗”政策,一方面政府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大量商人家庭破产,生活受到极大冲击。站在不同的立场,评价的结论也有所不同。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增加了政府收入,巩固了政治统治,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站在商人的立场上,却带来了严重后果,影响了生计;站在社会发展的立场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到了17、18 世纪,一方面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另一方面,西方重商主义的工业大潮已经来临,顽固地坚守抑商政策就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因此,对抑商政策的评价还要紧密联系时空环境,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五)审问疑惑5 的明辨笃行
对该问题的申辩,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原因出发,联系当时的历史以及社会变化过程或者趋势,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求证解释,实现价值认识。那么针对学生的这一史料质疑,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证明这一疑思的史料。如“忆昔开元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说明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呈现繁荣景象,这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新唐书》中记载“径八分,重二铢三参,积十钱重一两。”从这一史料中可以看出唐朝时期货币的便捷,而货币的便捷又正是商品流通和贸易的代表元素。
由以上种种史料可以得出,唐朝时期从自身的需求和物质条件出发,实行了“扶商”政策,而从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过程中也不难看出各个朝代对其反复的压制和推崇,所以在唐朝能够见到商业的繁荣是有可能的。由此,学生也可以在史料申辩的结尾得出“重农抑商的政策和观念在每个朝代都会经历减弱、加强以及打压,其间或有小的反复,大的趋势及规律总逃不过历史定律。”基于史料的理性求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辩式的学习思维,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六)审问疑惑6 的明辨笃行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偶然”的说法是否正确。所谓偶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情,并不在意料之中,但纵观重农抑商和工商皆本之间的转换历程不难发现,工商皆本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要。从历史发展的时间来看,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一直存在,但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浓厚程度是不同的。
战国时期,统治者为了强兵富国,采用了法家提倡的耕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表面上看是在延续前人的抑商政策,但并没有采取实际的措施,反而在政治上优待当时的大商人。汉初,司马迁还专门为商人立传,这表明当时的大商人已经在社会中占据了相当的位置。受战乱影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耕地出现大面积的荒芜,人口数量和农业生产力大幅度下降,自然经济高度强化。到了中唐以后,粮食产量相较之前大增,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增,从农业中分离出的手工业数量大增,这些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此往后,宋代商业兴盛,商人地位提升;元代同样很重视商业发展;明朝虽未直接说明,但也没有进一步抑商的举动。清朝初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一说法,而后清雍正朝期间,实行摊丁入亩制,减轻了从商者的负担。遵循历史发展的轨迹便可得出“工商皆本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
(七)审问疑惑7 的明辨笃行
教师可引领学生结合教材内外的知识点,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出现的原因以及出现“工商皆本”这一思想的原因。重农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主要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出现取决于当时社会农业生产部门的特点。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这些农业位置的确定是因为赋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小农,朝廷的兵源和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小农。所以,朝廷要将小农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以此去稳固朝廷的统治地位,保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而商品经济需要有买卖双方的依存关系,存在不稳定性,很明显是一种威胁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朝廷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为了稳定自给自足经济方式,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松动,到14 世纪的明朝,重农抑商政策所保护的小农经济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人口增长,供给失衡等等,都为工商皆本的提出做足了准备。由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便最终得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或瓦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或价值认识。但纵观“重商”和“抑商”两种不同理论,农业都一直站在有利位置,所以直到今天,小农经济的思想仍在少部分地区存在。
三、结语
质疑追问与明辩笃行是审辩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路径,而反思与拓展是审辩式思维在历史教学中有效达成的重要环节,具有提炼与深化、巩固与拓展的作用,能够在延续性的学习活动中,持续地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与认知力。
首先,要引导学生反思。教师要从不懈追问的科学性、求证过程的逻辑性、求证步骤的严谨性、求证结论的准确性等角度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对基于审辩式思维的历史学习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其次,要做好学习总结。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发,引导学生做好“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系统性的总结,并系统地构建“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知识架构,提高学生整体学习的效果。最后,教师更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反思与拓展的任务。如归纳解释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转换的因素;概括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向工商皆本的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形态变化等。
总之,在三轮阶段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审辩式思维教学,突显审辩主体,培养学生具有层层推进的“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和“力行担责”的学习力和审辩式思维品质。使学生在高三冲刺阶段获取更多的审辩思维能力,以应用于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