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创新研究

2022-12-27杨彦成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三岔乡中心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核心小学生素养

■ 杨彦成(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三岔乡中心小学)

近年来,新课改与“双减”政策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还有利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而核心素养作为现代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小学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一)内涵

小学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核心素养逐渐被重视,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找寻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感知能力以及文化传承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审美感知能力二者之间相互配合,互相补充;文化传承能力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文化传承能力,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要性

1.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竞争逐渐激烈,国家提出了“科技强国”战略,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强大的知识理论储备,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工作态度。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的重点。

2.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事物,还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与工作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具备自主判断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学习内容较多、科目范围多,而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具备清晰的学习思路,养成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各科学习成绩,使各学科学习互相促进,全面提升。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语言能力有待提升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更关注学生的文字能力,包括认字、组词、阅读以及写作,而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不足,进而出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缺少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此外,还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为学生安排大量的书籍以及时间,甚至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下降,课内课外阅读不论是阅读量还是阅读深度都达不到教学标准,学生词句积累量不足,很难通过阅读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手法,进而导致小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词汇量匮乏、语句不通畅、逻辑思维混乱等现象。

(二)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缺失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教师以及家长的依赖性较强,在遇到问题时,习惯性地求助教师或家长,或必须有人引导才能解决问题。这主要与学生缺少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关。从日常教学情况不难看出,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少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意识,在教学时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没有向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以及自主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经常被动学习,逐渐形成依赖心理,影响学生的成绩与综合能力提升,进而限制学生全面发展。

(三)鉴赏与创造能力缺乏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鉴赏能力主要是指能对优秀诗词以及优秀文章进行鉴赏,并通过学习与阅读优秀作品,提升自身情致,进而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然而现阶段,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学生语文的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日常教学当中,只是针对教材进行教学,缺少美文、诗词的鉴赏练习,对经典美文诗词的背诵量不够,影响了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文化传承能力不足

想要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然而,根据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调查,大部分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而更倾向于西方的传统文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缺少传统文化的渗入,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兴趣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导致当前小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三、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创新路径

(一)创建语言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处于基础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此阶段中,应更倾向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进行认字、组词、断句、语言运用等内容的教学。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通常采用多次、重复的语言训练方式,虽然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纪律,短期内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但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趣味性的语言活动,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将核心素养融入语言活动当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小青蛙》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升学生对字、词、音、形的掌握能力,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熟悉本节课中容易混淆的字,如“清”“晴”“眼”“睛”“情”“请”“保”“护”“让”等均为左右结构的汉字,通过组词或象形转变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通过游戏方式进行巩固,小学语文教师可将本节课的生字拆分,制成卡片,如“氵、日、目、亻、扌、宀、忄、讠、青、呆、户、丰、口、上”,让学生动手进行组合,进而提升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度与熟悉度。随后,组织学生开展口语对话活动,让学生分成4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讨论,重点讲述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最后让学生找出描写青蛙特点的句子,青蛙吃害虫后有什么作用,让学生知晓青蛙对粮食以及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完成语言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美德,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

现阶段,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常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不仅能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能有效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空间,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商能力。当今社会,经济与信息共享要求学生具备合作能力,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协商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课堂探究中,与同学和教师分享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因班级内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年龄差距较小,思维模式与思考方式相近,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学生能互相学习,通过了解小组成员思考问题的不同切入点,寻找出更适合、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合作协商探究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将小组合作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蝙蝠与雷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蝙蝠是如何在嘴和耳朵的配合下进行探路飞行的,随后,出示雷达图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小组与小组之间学习能力相近,成员数量相同。引导学生探讨问题:

1.雷达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2.雷达工作原理与蝙蝠夜行之间有什么具体联系?

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表达自己独立思考时的想法,并进行交流,从而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某种联系,知晓科学家发明雷达的困难,学习迎难而上的精神。在课堂最后,教师可向学生科普如今的雷达如何运用于军事与民生当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品格,进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

(三)结合审美教学,提高学生鉴赏与创造能力

想要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就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进而提升小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优美文章以及语句的反复诵读,品味文字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养成对美好事物的鉴赏与创造的素养,不断丰富语文知识储备,为后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学中,教师可引领学生进行诵读,随后,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与秋天景色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欣赏秋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并进行仔细阅读,如“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随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这句话中在你脑海中形成了什么样的画面?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将水泥道比喻成什么?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进行创造,让学生描写自己发现的美丽景色,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审美思想,让学生内在潜力得到充分激发,进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注重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更多优美语句以及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冰心《一日的春光》、朱自清《荷塘月色》以及郁达夫《故都的秋》等,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为写作奠定基础。

(四)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范围,还要积极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在日常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使小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各地区的文化传统,从而学习到文化传承的态度。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与方向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这也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高标准。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当中,还要使学生形成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进而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精神文化建设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时,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通过阅读为学生讲述传统节日的习俗,并为学生拓展有关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或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形成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我国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识与尊重,通过教师不断拓展课外阅读,使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中华民族的价值与思想、道德与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进而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与此同时,可将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做对比,培养学生客观看待事物的意识,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观念,提升小学生的综合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文化传承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核心小学生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