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构建路径探析

2022-12-27杨扬王冬梅

长沙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导师共同体学术

杨扬,王冬梅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生态圈,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对研究生培养而言,导师与研究生形成良性的关系,是促进学术创新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积极构建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把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推向新台阶。

1 学术共同体的基本理论

共同体概念最早使用在人类社会学研究中。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首次区分了人类生活中的两种基本形态:共同体和社会。他认为:“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2]54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对共同体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在个别场合内,平均状况下或者在纯粹模式里,如果而且只要社会行为取向的基础,是参与者主观感受到的(感情的或传统的)共同属于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时的社会关系,就应当称为‘共同体’。”[3]66滕尼斯和韦伯主要从地域视角和精神视角来分析共同体内涵。我国学者江涛认为:“所谓‘共同体’就是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习惯等以及基于血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4]随着通信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手段变得更加便捷,人际交往和社会联系不再局限于地域和精神因素,人们通过社会化互动媒体(如微信、抖音等)建立超越真实世界的群体和组织等,形成信息化时代的共同体。可见,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共同体的内涵更加丰富,其空间意义更为广泛。

如今共同体的内涵虽然较之传统概念更为丰富,但基于学术维度的共同体,普遍意义上仍是从传统视角来定义的。“‘学术共同体’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英国哲学家布朗在《科学的自治》一文中首次使用。布朗把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并称之为‘学术共同体’,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作为致力于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学者群体,学术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的学术工作者相互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个学术活动平台,它要求其成员在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追求和学术操守等方面有相互的认同感和行为规范。”[5]

学术共同体具有多种要素,且每种要素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一是主体要素。学术共同体一般是由一群具有相同专业背景、专业知识且经过严格学术训练的人构成的。在整个学术共同体中,通常具有学术领域的标杆性人物,即所谓的“领头羊”或者学术带头人,能带领学术共同体成员围绕某些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展开学术对话与合作。其二是客体要素。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它有自身的研究领域,共同体成员都有大致相似的研究问题,这一研究领域构成了学术共同体的客体要素。学术共同体成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共同探讨的学术问题和学科范畴,深化其客体要素。其三是共同体的学术目标。学术共同体的目标是其建立的宗旨和归宿,立足于从微观上解决具体的学术问题,从宏观上探讨学术和学科的发展方向问题等。学术共同体要形成宏观和微观的具体学术目标,推进各共同体成员的学术发展。其四是学术共同体的规章制度。虽然学术共同体是学术领域的自治性组织,但需要一套程序和规章制度等维系其基本运作。它是松散的,但不是随意性的,要借助于规章制度来规范其活动。学术共同体需要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其实施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使之作为整体性组织尽可能地发挥其效能,促进学术事业的发展。其五是成员的认同与归属问题。学术共同体是各成员学术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平台,共同体成员都要充分利用这一机制和平台,服务于自我学术的发展,形成对学术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和心理归属,潜心于学术研究和交流。各成员要真正把学术共同体与自我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学术共同体作为自我发展的精神家园,并以之为依托,做到彼此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学术共同体需要坚持学术原则。学术共同体,无疑是用学术来衡量共同体的发展,学术是共同体的核心,把学术作为第一标准来反映和体现共同体发展的成熟程度,因此学术原则应始终贯彻于学术共同体,体现学术发展导向。学术共同体的实践,要坚持自由讨论、平等交流,不断地启迪成员的思想,使其探讨和追求真理。学术共同体要始终奉行学术原则,体现学术价值,最终反映到学术贡献中来,并使共同体成员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获得发展与提升。

2 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存在价值

师生学术共同体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形式,反映了导师与学生在学术共同体中的互动。具有现代意义的师生学术共同体起源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其创立者、教育改革者威廉·洪堡于19世纪提出把科研、教学和学习有机统一起来,学生与教师共同搞科研,学生把科研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并让科研成为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让科研成为一种教学方式。从本质上说,教学、科研与学习三者的统一贯穿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大学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发展学术和追求真理的共同体,它既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组织。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是以学术创新为目标,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把具有共同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导师与研究生聚合而形成学习共同体。

师生学术共同体有助于推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为理论发展和学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条件。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是导师与研究生在教学、科研与学习中的有效互动,导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学术问题,问题意识贯穿于导师与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进程中,通过解决学术问题深化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推动学术进一步创新发展。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并不只是改变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的被动性,同样也要求提升导师在教研中的创造性。师生学术共同体将根据导师和学生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通过学术讨论、专题研究、项目研究等不同形式的学术实践把科研、教学与学习一体化,使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参与学术研究,把导师的“教”、研究生的“学”、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导师与研究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科研人才。

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进而为塑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提供重要的条件。导师与研究生在教学与科研中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术共同体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改变过去那种导师把研究生当“企业员工”、研究生视导师为“老板”的不平等关系。导师与研究生在学术共同体中分工协作,共享学术资源,定期进行学术研讨、思想交流,分析与解决学术问题,实现学术创新,提升研究能力与水平。在学术共同体中,导师不是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教师,而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学生在师生学术共同体中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学术发展过程中成为能动的创造者,在学术研究中保持好奇心、探索精神等。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合作共赢;有利于增进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沟通,促进学术发展。

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有助于为学术自由保驾护航。学术自由是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根基,是高校繁荣学术、发展科学和探索真理的基本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学术自由是导师与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自由、教师教学的自由和学生学习的自由,即教师与学生从教、学、研三个维度自主教育、自主学习与创造性科研的自由。师生学术共同体有基本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能确保教师与学生进行自由地教、学、研等,真正为学术自由尽职尽责,守护学术自由的存在与发展。导师与学生为学术自由发挥责任意识,学术共同体为学术自由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确保学术能自由发展。导师的教授自由、学生的学习自由、导师与学生的科研自由通过责任意识和自主精神获得充分保障,并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来守护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学术自由不应该受到外部行政权力的干预,学生的学习与科研也不应该受到教师或其他因素的干扰,而是强调一种自主式学习与科研。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高校需要正确处理好学术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构建教授治校的学术发展模式,真正促进学术自由,而不是让其流于形式。

3 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为推动学术创新,培养高质量人才,构建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成为当前学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要构建起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学术获得发展的重要条件。就目前来看,诸多学科学术氛围还不是非常浓厚,有待进一步加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术压力过大,部分导师对学术慢慢地失去兴趣,甚至逐步放弃学术,渐渐退出学术圈;做学术是一项非常辛苦的脑力劳动,获得的经济收益相对较少,一些教师更愿意通过教学上课的途径获得更为可观的报酬。因此,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需要通过更多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导师们的科研热情,创造更好的学术氛围。

从学术竞争机制而言,不同学科差异较大,学术科研资源的分配不够均衡。有的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规模较小,在学术科研资源分配方面处于相对劣势,不利于学术发展。要更好地推进学科发展,就要扩大弱势学科的师资力量,使更多的学术资源向该专业倾斜,为促进导生学术共同体发展创造条件。从权力边界来看,学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存在博弈关系。如果行政权力“越位”干预学术权力,会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学术发展。构建良好的学术管理体制也是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向。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可能会导致职称评审中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或不民主的做法,这些都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朝令夕改的学术评价体系对学术研究非常不利。某些有关职称评审、学术考核的政策性文件变化非常快,教师还没来得及适应就已经发生变化。要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还需要相对稳定的学术评价体系和相关政策制度,为学术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第二,要形成民主平等的导生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导师与研究生在学术共同体中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双方在学术共同体中应该发扬民主作风,平等地探讨学术问题,教学相长。正如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所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6]251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说过:“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人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确实传授知识,但它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7]137梅贻琦与怀特海都深刻地描述了师生关系的理想状态,即共同追求学术事业与目标,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当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总体比较和谐,但并没有真正形成学术共同体中的民主平等关系。在学术研究中,导师掌握话语权,研究生处于从属地位,甚至会帮助导师处理一些私人事务,远超学术交流范畴。有的导生关系直接表现为利益共同体,研究生为导师课题结项做出学术成果,学生通过导师获得各种荣誉和证书等;有的导生关系淡薄,导师自身忙于各种课题申报和研究成果,对研究生培养不到位。因此,要改变这些不合理的导生关系,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导生理念,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导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事务,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权利,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学术思想;研究生也应敢于挑战学术权威,敢于对导师的观点持批判态度,能充分自由地表达自身对学术问题的认知和观点,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导师的意见。

第三,要确立学术共同体的共同目标——“以学术为灵魂”。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其初心和归宿都是以学术为中心、以学术为灵魂。大学的使命很大程度上在于学术创新,导师与研究生都应以学术为最高任务。以学术为灵魂,突出表现在导师与研究生要高度重视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导师与研究生作为共同体的主体,能客观、自主地潜心研究、独立思考、充分交流;导师要发挥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优势,高质量地指导研究生的学术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学术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成为研究生学术道路上的引领人与同行者;研究生要充分融入学术环境,构建起自身的研究领域,发展好自身的研究特色,耕耘好自身的学术土壤。在学术研究中,导师与研究生要坚守学术责任,要承担起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社会责任,要使学术与爱国主义情怀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学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不是简单的利益共同体,其落脚点更要凸显学术的重要性。学术之魂要在教学科研中得到深刻的体现,学术是联结导师与研究生共同成长的纽带,要把它作为灵魂来孜孜追求,实现共同体的理想和目标。

第四,要构建完善的导生学术共同体机制。机制是一个组织能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也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性保障。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同样需要完善的机制来保障,主要包括主体客体机制、实践方式机制、学术管理机制、人才培育机制、学术激励机制和学术评价机制等。主体机制,即导师与研究生机制,是对导师与研究生在学术共同体中的角色和作用有相应的规定。客体机制,即对特定的学术问题和研究领域的规定,是对客体的研究深度、广度等不同维度的规定性。实践方式机制,如学术研讨会、研究项目、工作坊、家庭讨论会等多元化的活动机制。导生学术共同体还应建立学术管理机制,如建立学术管理委员会,以确保学术共同体主体的学术权力与地位;建立人才培育机制,导师在学术共同体中应帮助研究生在学术道路上成长,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给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环境,助力他们的学术发展;建立学术激励机制,鼓励导师与研究生加强学术交流,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学术评价机制,以考核导师与研究生在学术共同体中的贡献。

综上所述,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确立共同的目标。这是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重要基础的基本路径。

猜你喜欢

导师共同体学术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动态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V eraW a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