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探索
——以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2022-12-27朱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新疆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职教教师队伍职业院校

文│朱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新疆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指出“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并起家来。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通过“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得到真正的职业训练,掌握所需的职业技能。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教师既是懂教学的老师,又是通技术的师傅;职业院校教师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只有通过企业的锻炼与实践。

一、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为加强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与锻炼,国家从顶层设计方面出台政策,加大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设。

2014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这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创新和完善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要求,2019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四部门联合发布《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遴选102家共享开放的省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引导职业院校整合校内外企业资源建设具备生产能力的校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企业实践体系。

二、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动力引擎。根据某一高水平职业院校师资状况调查,该校现有专业教师中超过80%的教师属于非师范院校毕业;虽80%以上的教师达到了双师型的标准,但是在5年内具有企业实践经历与经验的教师比例却很低,说明近年来该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的事实,这个现状从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职业教育20条提出,双师型教师占职业院校占专业教师一半的目标相比,职业教育教师双师型队伍在存量上还有较大的缺口。

因此,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新要求新进专业教师原则上要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要求自2020年起,职业院校教师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要求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推进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全员化、常态化。

三、中国牧工商集团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基地建设的有益尝试

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工信部、国资委等部门出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鼓励央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与职业院校一同建立示范性产教融合型职教平台,共同创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这一政策也鼓励了企业积极参与其中。

成立于1982年的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牧集团”),是集生产经营、贸易服务、科技开发和投融资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业大型中央企业。拥有职工一万一千余人,年销售额超百亿元,其下属通过GMP、HACCP和ISO认证的现代化生物制药、化学制药、饲料及添加剂生产基地,在畜用疫苗、禽用疫苗、特种疫苗、多维饲料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领先地位。作为央企的中牧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联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创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模式、教师实践方式、基地企业产权结构等方面先行先试,具有做法值得借鉴。

1.借力职教集团,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基地平台。2014年10月,在原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及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牵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和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及畜牧行业、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起成立中国现代畜牧业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理事长单位。6年来,中牧集团充分借助职教集团这一平台,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本着“产教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化教师企业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内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劳动者素质,以促进畜牧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2.尝试产权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基地体制模式。近年来,我国各高职院校虽然纷纷建立了实践基地,但是校企合作限于浅显的表面,产教融合流于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实践基地大多建立在双方自身短期的利益目标之上,缺乏长期合作的有效支撑,花大力气建成的实践基地,也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相关管理和运行机制僵硬老化,发展的后劲不足。

为此,中牧集团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从实践基地的产权改革上进行突破,创新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基地体制模式,合资兴建江苏中牧倍康药业有限公司,不但增强了企业的科研能力与发展活力,而且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优势互补,把企业打造成为江苏省兽药生产的标杆企业,并成为涵盖临床兽医学、兽医药理学、毒理学、微生物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化学、制剂学、实验动物学等领域的职院院校教师的实践基地。

3.深化校企合作,多种形式对接高职院校教师实践培养。中牧集团根据企业自身资源,主动对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共同制定实践计划,提供兽药生产、检测、新兽药研制、畜禽饲养管理、养蜂及产品加工检测、畜禽技术服务等数百个岗位供教师实践锻炼。同时鼓励各职院院校教师积极来中牧集团下属各个企业参加实践与锻炼,通过实践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为学生做出正向表率。

同时,高职院校教师不但可以在中牧集团的下属企业进行实践;而且还通过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理事会之际,采用专家论坛主题论坛的形式对实践教师进行培养;同时还利用遍及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网络、研发合作单位,通过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对职业院校组织境外中短期培训与实践活动,目前已经向职教集团内40多所院校组织了3期教师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院校与企业,采用国际专家讲座、参观实训基地、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交流与实践活动。

中牧集团在职业院校企业教师实践基地方面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2019年10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公布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中牧集团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四、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

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国家发挥了良好的政策导向作用,通过培育示范性实践基地、搭建建设校企合作信息服务的系统,搭建智能化的服务体系,得到了企业和职业院校的欢迎。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项目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职业院校需要完善教师企业实践的相关制度,职业院校要从自身发展、师资建设上提高站位,切实落实专业教师5年一个周期的企业实践要求,制定教师企业实践的规划,建立组织实施,人员管理,日常考核,绩效评估等制度,形成校企之间沟通反应,协同管理的机制,赋予企业对教师实践期间的考勤管理、身份管理,岗位管理、安全管理的权限,并可以将教师企业实践表现纳入评优评先等条件,予以鼓励;在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教师发展、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

其次,企业基地要积极主动参与。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基地要结合企业实际条件,在硬件上完善教师实践工作必须的条件。在实践工作中提供必备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人员;在生活中给予必要的保障措施。企业在实践项目上进行深入开发与设计,把实践基地的技术、工艺等特长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安排技术和管理人员,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让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企业平台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助推力量。

最后,基地与院校在教师实践过程中要明确责权利,职业院校对参加实践的教师要加强引导与教育,遵守基地的劳动纪律;实践基地也要对实践教师做好职业安全教育,做好劳动保护,做好考勤与考核;院校、教师、基地三者之间签订三方协议,明确责、权、利关系,建立双向流动机制,完善政策和经费保障,探索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支持教师到企业任职、兼职,吸引企业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工巧匠进校园,保障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

五、结语

政府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指导,院校与企业基地需要紧密合作,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这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对于创新和完善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职教教师队伍职业院校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