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绿色农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2022-12-27李积莲
李积莲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 湟源 812100)
发展绿色农业是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以高产、稳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在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科学技术、智力、信息、人才等软投入。发展绿色农业,可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与农民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有利于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推进产业发展、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
1 湟源县发展绿色农业的具体实践
1.1搞好“两区”划定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的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图件、数据为基础,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划定小麦、青稞生产功能区面积2686.67hm2,涉及7个乡镇62个行政村,“两区”片块数193个,“两区”地块数11062个,将已经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入“粮食生产功能区”。利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优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化肥农药施用量明显下降,耕地质量显著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切实改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小麦、青稞生产基础更加稳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1.2夯实发展绿色农业的基础条件
湟源县努力加大农业建设投入,以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为重点,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灌区改造等各项工程。自2020年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1660hm2,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全面提高种植业增产增收和防灾减灾能力,深入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为绿色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3坚持绿色发展方向,保障可持续发展道路
1.3.1全面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紧紧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原则,通过“八个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分工到位、宣传引导到位、有机肥替代化肥落实到位、绿色防控技术落实到位、试验示范到位、有机肥资源利用到位、农产品品质提升到位),自2019年累计完成整县制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面积3.93×104hm2,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全覆盖、绿色防控技术全覆盖,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上年提高0.1%以上。通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的实施,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有多提高,有机肥施用面积保持在1.33×104hm2,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1.3.2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加强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建设,通过绿色防控示范样板区、绿色病虫害防治体系和农田鼠害防治体系建设,推进农药减量进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保持化学农药零增长。打造绿色防控示范样板区,制定湟源县农业绿色防控主要技术应用和推广标准。同时扶持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标准化防控,拓展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打造以生物农药为主导、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的综合防治体系。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化肥施用量2204.78t,农药使用量41.67t;2019年化肥施用量降至937.72t,农药使用量降至37.48t;2020年化肥施用量降至825.17t,农药使用量降至32.98t。化肥总量比2018年减少1379.61t,农药总量比2018年减少8.69t,实现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期间,湟源县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持续下降。
1.3.3农田残膜回收利用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工作奖励和绩效考核四个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工作运行机制的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行整村连片推进,建立起“激励企业保加工率,健全网点保回收率,行政监管保捡拾率”的工作机制,形成农户(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积极捡拾、回收点应收尽收、企业收购加工利用体系。2021年回收农田残膜12.67×104kg,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实现农田残膜变弃为用、变废为宝,确保田间地头无裸露残膜,村庄、道路、林带无飘挂残膜。
1.3.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养殖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农作物秸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突出问题,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原则,着力探索和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循环模式。农作物秸秆采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途径,着力提升综合利用水平,2021年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配备牵引式打捆机、自走式打捆机15台,年捡拾打捆秸秆6750t,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畜禽粪污重点解决有机肥加工工艺流程改造升级和其它利用方式,依托县域3家有机肥加工企业,年设计生产有机肥1.4×105t,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
1.4构建绿色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1.4.1扎实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湟源县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7个,重点推广马牙蚕豆提纯复壮、马牙蚕豆机械覆膜一体化播种收割技术、胡萝卜标准化生产与设施蔬菜秸秆反应堆种植技术、饲草混播种植技术,湟源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覆盖率均达95%以上,特聘5名产业专家对农业科技干部和农民科技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训,培养本地“土专家”,增强全县农业科技的支撑力量。
1.4.2强化农机推广服务
湟源县审验农机具22661台套,检修各类机具11337台套,培训农机操作人员541人次;推广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手机App等信息化技术,实现购机者线下申领补贴“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进一步提升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便民、利民水平;推广实施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及保护性耕作2000hm2(核心示范区333.33hm2)、深松整地2000hm2,进一步控制了杂草的滋生,同时通过无人机植保、青贮裹包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保护性耕作机具配套方案,2021年湟源县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68.8%。
1.4.3利用田间学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通过集中讲授实用生产技术和进行“手把手”式的现场上课两种方式,对农民进行生产的“零距离”指导。2021年完成2020~2021年度农牧民教育培训585名学员的后期跟踪服务,同时,湟源县被确定为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县。
1.4.4推动饲草产业发展
以先建后补的方式补助优质饲草2000hm2,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连片种植;以禾豆混播技术为主线,建立333.33hm2核心试验基地和推广示范基地,通过现场观摩、技术研讨交流等方式开展禾豆混播技术的推广,为全县饲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理论依据。
1.5做精绿色品牌
1.5.1加强溯源体系建设
湟源县建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坚持质量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构建职责明确、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保障公众消费安全,为巩固培育农畜产品品牌提供技术保障。2021年在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方面,共进行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80个批次,抽样检测800个样品,合格率达到100%;进行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毒死蜱等21个参数的农药残留专项检测3个批次,90个样品,检测合格率100%;进行盐酸克伦特罗ELISA定量检测3个批次,120个鲜肉样品,检测合格率100%。
1.5.2积极开展产品认证
抓住成功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的重大机遇,打好胡萝卜、青蒜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特色牌”,已打造培育“西湟日月山”区域公共品牌,“湟源品牌”建设步伐正在加速。围绕高原牦牛、藏羊等本土特色优势产业,加大“两品一标”认证力度,湟源牦牛肉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已为60家企业发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4000张,认证登记“两品一标”农产品38个。
2 绿色农业发展探索
2.1突出区域特色,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以先行先试工作为契机,以“农牧业产业绿色发展、资源环境持续发展、农村社会低碳发展”为目标,坚持种草结合、农牧互补、循环发展的思路,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农业绿色建设模式、农业绿色技术模式战略,进一步充实完善“粮草生产→牲畜养殖与加工→畜粪处理与有机肥生产→耕地地力提升→粮草生产”的循环农业体系,不断优化“农牧结合、草畜联动”农牧耦合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出一条农牧结合型青藏高原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促进特色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2强化生态优先,着力构建农业绿色生产新方式
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依据湟源县水、土壤、气候、生物等资源环境承载力,按照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的总体要求,以水资源高效利用、草畜平衡为重点,突出生态屏障、特色产业、稳农增收三大功能,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草牧业,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农田残膜回收综合利用,大规模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建设,发展农牧业清洁生产,努力构建具有鲜明青藏高原特色的农业绿色生产新方式。
2.3注重科技创新,着力探索农业绿色技术集成新形式
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种业创新、耕地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农药减施、高效节水、农田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治理、气候变化、草原生态保护等方面推动协同攻关,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集成组装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技术、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草畜联动生态循环发展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牧业大数据管理技术等现代技术,逐步探索农牧业绿色技术集成新形式。
2.4转变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新体系
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坚持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资源管控、环境监控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全面激活农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