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治淮70年水利经济效益分析
2022-12-26王浠浠WANGXixi袁文秀YUANWenxiu陈栋CHENDong张艳霞ZHANGYanxia姜中清JIANGZhongqing
王浠浠WANG Xi-xi;袁文秀YUAN Wen-xiu;陈栋CHEN Dong;张艳霞ZHANG Yan-xia;姜中清JIANG Zhong-qing
(①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扬州 225000;②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南京 210029)
1 基本情况
江苏省淮河流域地处淮、沂、沭、泗运河诸河下游,西接安徽,北毗山东,东临黄海,南以江淮分水岭、老通扬运河、如泰运河为界与长江流域相邻,承泄上游近27万平方千米的洪水过境入海,是流域洪水走廊[1]。境内以废黄河为界,以北属沂沭泗水系,总面积2.66万平方千米,以南属淮河水系,总面积3.83万平方千米。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七十年,江苏省淮河流域形成了较高标准的防洪、挡潮、除涝、调水工程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
2 治淮水利工程投资
治淮水利工程投资按资金来源分为中央及省级投入、地方投入、群众投劳(2005年取消)、水利事业费(包括水管单位机构经费及各类专项经费等)及其他投入(包括社会资本、利用外资及各类贷款等)五项[2]。按项目种类将总投入划分为防洪、除涝(含治渍、治碱)、供水(含南水北调、江水东引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以及其他工程投入(包括水生态保护、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水力发电等)。
根据《江苏水利年鉴》[3]等统计资料情况,各年水利投入由工程建设投入及运行管理投入组成。工程建设投入主要由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南水北调工程(2003年开始建设一期工程)及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组成。基建投入采用基建报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全社会统计表中的省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投入采用采用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完成情况表中的完成投资数,农田水利建设投入采用江苏省农村水利建设投资计划汇总表中计划投资数。运行管理投入主要包括水管单位机构经费和各类专项经费,专项经费含防汛、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水文测报、水质监测、水政执法监督、技术推广等,采用财务报表中地方水利收入支出统计表中行政和事业单位支出数。
2010~2019年江苏省淮河流域水利资金共投入1724亿元,其中淮河水系951亿元,沂沭泗水系为773亿元。按照资金来源,中央及省投资621亿元,地方投资259亿元,事业费630亿元,其他资金213亿元,详见表1。
表1 江苏省淮河流域2010~2019年水利工程投资 亿元
按照项目种类,防洪投入222亿元,除涝降渍治碱投入625亿元,供水投入647亿元,水生态保护投入49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159亿元,水土保持投入22亿元。
1950-2019年江苏省淮河流域水利工程总投资按当年价计算为2661亿元,其中淮河水系1458亿元,沂沭泗水系1203亿元。按项目类别分,防洪投入482亿元,除涝降渍治碱投入843亿元,供水投入1043亿元,水生态保护投入49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181亿元,水土保持投入64亿元,详见表2。
表2 江苏省淮河流域1950-2019年水利工程投资当年价:亿元
关于当年价与2010年不变价的换算,本次根据历年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推算当年价与2010年不变价的换算系数。1950年至2009年治淮60年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时采用2000年不变价和当年现行价,本次按2000年不变价统一折算为2010年不变价;2010年至2019年分别按当年价与2010年不变价的换算系数折算为2010年不变价。
1950-2019年江苏省淮河流域水利工程总投资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3139亿元,其中防洪投入2010年不变价602亿元,除涝降渍治碱投入979亿元,供水投入1249亿元,水生态保护投入45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170亿元,水土保持投入94亿元,详见表3。
表3 江苏省淮河流域1950-2019年水利工程投资2010年不变价:亿元
3 治淮工程效益
本次以治淮60年经济效益测算成果为基础,延伸测算2010~2019年治淮经济效益,并根据江苏水利发展内涵的变化,形成防洪、除涝降渍治碱、供水、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水力发电及水利生态保护等七个项目的经济效益。
3.1 防洪工程效益
3.1.1 防洪工程正效益
防洪工程主要包括以国家及省投资为主建设的大中型水库、堤防、有防洪任务的河道治理和蓄滞洪区建设等工程。防洪工程的效益是指通过修建防洪工程后,可减少的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按照实际洪水年份,假定无防洪工程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洪灾损失与有防洪工程情况下实际洪灾损失的差值计算。
防洪工程效益=减淹面积×亩均损失值。
其中:减淹面积为洪水年份建工程前(解放初期无工程情况)淹没面积与建工程后实淹面积之差,工程前淹没面积通过洪水还原计算得到,根据洪涝灾害统计表分析,2010~2019年江苏省淮河流域没有产生实际洪灾淹没面积,即工程前淹没面积即为减淹面积。亩均损失值根据调查的淹没范围内社会资产值及洪灾损失率确定。
根据现状的调度运用方式,淮河流域中淮河水系分洪泽湖周边地区、入江水道区间和里下河地区三片区进行洪水还原及减淹面积分析,沂沭泗水系分沂沭河下游区和南四湖湖西区两片区进行计算。详见表4、表5。
表4 2010~2019年江苏省淮河水系洪水减淹面积
表5 2010~2019年江苏省沂沭泗水系洪水减淹面积
按当年价格算,2010~2019年,淮河流域防洪正效益3070亿元,其中淮河水系505亿元,沂沭泗水系2565亿元。
3.1.2 防洪工程负效益
负效益是由于水利工程永久占用农用地减少农作物产量而产生的。负效益=历年累计占用农业用地亩数×每年亩均净产值。2010~2019年,防洪工程挖废耕地0.3万亩,防洪负效益73.66亿元。
3.1.3 防洪工程净效益
2010~2019年,防洪净效益当年价为2996亿元,2010年不变价2673亿元。
1950-2019年,防洪正效益当年价为5266亿元,2010年不变价为6336亿元;防洪净效益当年价为5104亿元,2010年不变价6142亿元。
3.2 除涝降渍治碱工程效益
3.2.1 除涝效益
除涝(治碱、降渍)工程主要包括区域内引排河道治理、平原洼地治理、湖洼及支流治理及配套工程、农田面上治理及配套工程以及排涝泵站工程等。
除涝工程效益=农作物减淹绝产面积×农作物单产×农作物单价。
其中:减淹绝产面积,为历年累计形成的除涝工程(工程后)与解放初期除涝工程(工程前)条件对比,在同等雨情下减少的绝产面积,通过还原计算得到。农作物单产、单价通过《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4]统计计算得到。2010~2019年直接采用年度灾情统计报表中农作物成灾面积、绝产面积统计值。
2010~2019年,淮河流域除涝免灾当年价520亿元,其中淮河水系292亿元,沂沭泗水系228亿元。
3.2.2 治渍、治碱效益
2010~2019年治渍治碱效益通过治渍、治碱面积与实际灌溉面积比例从计算的灌溉中分摊得到。根据江苏省农田水利建设情况验收汇总表,淮河流域治渍面积1962.34万亩,其中淮河水系1400.69万亩,沂沭泗水系561.65万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江苏省累计完成治碱面积1051.94万亩,淮河水系403.5万亩,沂沭泗水系432.1万亩。
2010~2019年,淮河流域治渍正效益当年价965亿元,治碱正效益当年价为406亿元。
3.2.3 除涝降渍治碱工程净效益
2010~2019年,除涝治渍治碱正效益当年价为1892亿元,2010年不变价为1738亿元;除涝治渍治碱净效益当年价为1878亿元,2010年不变价1726亿元。1950-2019年,除涝治渍治碱正效益当年价为3222亿元,2010年不变价为4030亿元;除涝治渍治碱净效益当年价为3196亿元,2010年不变价4002亿元。
3.3 供水工程效益
供水工程效益包括灌溉工程效益、工业供水效益、城市及农村生活供水、水产效益、航运效益等。
3.3.1 灌溉效益
灌溉效益通过农作物的增产进行计算,采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中的分摊系数法。
灌溉效益=农作物实际灌溉面积×农作物亩均增产量×农作物单价×农作物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农作物选择三麦、稻谷、油料、棉花、蔬菜、豆类、玉米、薯类和瓜果进行效益计算。由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5]、《江苏省水利综合年报》分别统计得到淮河流域各市(县)耕地面积、实际灌溉面积。
2010~2019年,淮河流域灌溉正效益当年价2018亿元,其中淮河水系1038亿元,沂沭泗水系980亿元。
3.3.2 工业供水效益
工业供水效益=工业增加值×工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工业供水量折扣率。
由历年《江苏统计年鉴》统计得到淮河流域涉及8市工业增加值。分摊系数采用供工业用水的供水工程固定资产与工业固定资产值的比值,本次选用1.4%。考虑淮河流域工业供水除水利工程供水,部分工业直接采用深井水等,工业供水效益按计算值的80%-85%考虑。
2010~2019年,淮河流域工业供水正效益当年价为1114亿元,其中淮河水系693亿元,沂沭泗水系421亿元。
3.3.3 城市及农村生活供水效益
考虑江苏已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本次计算将城市、农村生活供水效益一并计算。
城市、农村生活供水效益=城市、农村生活用水量×单价×城市、农村生活供水量折扣率。其中,淮河流域8市(县)城市、农村生活用水量根据2010~2019年《江苏省水资源公报》统计。单价采用2010~2019年淮河流域工业供水效益除以工业用水量。
2010~2019年,淮河流域城市、农村生活供水正效益当年价为998亿元,其中淮河水系576亿元,沂沭泗水系422亿元。
3.3.4 水产效益
江苏省淮河流域水产业主要是依靠大、中、小型水库、湖泊、河沟、坑塘等水面发展鱼类养殖。水产养殖效益指因建设水利工程而增加的人工养殖水面的水产量产生的效益。
水产养殖效益=水产养殖面积×水产亩均增产量×水产综合单价×水产分摊系数。其中面积、亩均增产量、综合单价均查询《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水产分摊系数采用产量对比法分析确定,计算得淮河水系水产分摊系数为0.085,沂沭泗水系水产分摊系数为0.035。
2010~2019年,淮河流域水产正效益当年价为25.95亿元,其中淮河水系16.60亿元,沂沭泗水系9.35亿元。
3.3.5 航运效益
江苏省淮河流域航运发达,涉及省级干线航道网的京杭运河、连申线、通扬线通道,均为三级以上航道,航运发展与水利发展密切相关,水利发展为航运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本次航运效益以船闸用水量为基数进行计算。
航运效益=船闸耗水量×单价。其中,船闸用水量采用南水北调二期工程规划船闸用水量成果,通过2010~2019年各年开放闸次数测算船闸用水量。单价采用工业供水单方水效益。
2010~2019年,淮河流域船闸年耗水量为299.3万亿m3,航运正效益当年价为1265亿元,其中淮河水系793亿元,沂沭泗水系472亿元。
3.3.6 跨流域调水工程效益
江苏省淮河流域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南(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工程。
跨流域调水效益=(江(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口门历年实测引江量×输水利用率)÷总用水量×总供水效益。其中,江水北调引江量采用历年江都站实测资料分析的抽江水量,江水东引引江量采用历年江都东闸、高港闸及高港站实测资料分析的引提江水量。考虑从口门到用水户的沿途输水损失及蒸发损失,借鉴全省灌溉水利利用系数,考虑口门引提江水量利用系数为0.65-0.8。
2010~2019年,按2010年不变价计,跨流域调水正效益占供水总正效益的占比为27.4%,1950-2019年占比为23.7%。
3.3.7 供水工程效益综述
2010~2019年,供水正效益当年价为5422亿元,2010年不变价为4956亿元;供水净效益当年价为5366亿元,2010年不变价4904亿元。
1950-2019年,供水正效益当年价为7820亿元,2010年不变价为8687亿元;供水净效益当年价为7714亿元,2010年不变价8568亿元。
3.4 其他工程效益
其他工程效益包括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水力发电及水利生态保护。
根据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水利综合统计年报》、《江苏省水土保持公报》等统计计算得出。具体成果见表6。
表6 江苏省淮河流域其他工程效益计算2010年不变价:亿元
4 经济效益分析
综上所述,按2010年不变价,70年治淮总投入共计3139亿元,直接经济净效益20150亿元,投入产出比1∶6.4。其中:防洪减灾投入602亿元,效益6142亿元,投入产出比1∶10.2,累计减淹土地面积21808万亩。除涝治渍治碱投入979亿元,效益4002亿元,投入产出比1∶4.1,除涝治理面积4639万亩,治渍面1962万亩,治碱面积836万亩。供水投入1249亿元,效益8568亿元,投入产出比1∶6.9,实际灌溉面积300216万亩。其它投入310亿元,效益1439亿元,投入产出比1∶4.7。
5 结语
通过多年来的积累和探索,江苏省关于防洪效益、除涝效益、工业供水效益等的计算方法已基本确定,并且结果真实反映江苏治淮发展的实际情况。
由于水利工程公益性特点,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经济、土地资源价值提升及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治淮经济效益是远大于目前测算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