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到故宫见证中国文保之路
2022-12-26林小艺
林小艺
“站在世界看故宫”
上任3年,王旭东几乎走遍故宫9000多个房间,见过故宫40个部门超过1400名工作人员。“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我每天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会晤,同时还需推进自己的研究项目。在工作中,我心情最为放松的时刻是和各个部门,文物、古建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们进行探讨。”
在故宫,王旭东坦言当前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进一步激发故宫人才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同时融汇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力量,在故宫的文保科技、学术科研、开放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听不同的人分享观点,互相讲故事。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姓,寻找彼此的共识,才能打开故宫事业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思路,也才能真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王旭东说。
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王旭东表示,故宫同样是兼容并包的典型代表,紫禁城建城602年,却承载着中华5000年各民族、各思想流派的璀璨文明。“在国家、民族祝域中,故宫和敦煌的命运实际上息息相关,1900年敦煌的藏经洞被发现时也正是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烽烟岁月。而放眼历史,当我们试图去梳理两个文化遗产地浮浮沉沉的前行轨迹,就会发现,当其开放时,经济文化一定强盛,当其保守封闭时,就一定走下坡路。”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合作办展、国际论坛、业务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与各国文博界的交往不断深化,使得故宫博物院能代表中国在业界发声,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王旭东透露,当前故宫已经敲定明年和境外相关国家与地区交流的学者名单,他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走进故宫,来寻找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元素,也希望中国的学者能够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进行学习和交流。与此同时,故宫此前与奥地利、意大利、法国以及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共同策划,但因疫情而推迟的展览也将在明年提上日程。“我们也在规划,更多地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物进行展览,了解这些国家的灿烂文明。”王旭东说。
“我们不应只是站在故宫看世界,而是应站在世界看故宫。”王旭东说。当前,秉持“开放办院”的理念,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作为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举办了一系列展览活动,打开了与其他国家交流对话的平台;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顼目正在积极准备开工建设事宜,将在不远的将来进一步满足社会公众对于教育、鉴赏、展示、传播等不同需求。
“我们期待将自己置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刻度上去审视,打开心胸后坚定地肩负起真实完整地保护、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王旭东说。
进一步让文物“活起来”
当下,故宫和敦煌两大文化IP勇立“文博热”的潮头,持续吸引着中国乃至外国民众到故宫和敦煌莫高窟“打卡”,并在线上线下热购这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延伸出的文创产品。
对此,王旭东认为,“文博热”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这是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的体现,也得益于博物馆展览教育水平和管理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在王旭东看来,这离不开对文化遗产的扎实研究与阐释工作。
王旭东表示,故宫与敦煌都肩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我们时刻保持着清醒和警惕,文化创意不是简单拷贝复制,不是把故宫元素简单地处理成没有灵魂的文创产品,是让文物活起来,形式还要更加多样。我们需要积极且负责任地挖掘自身文化价值,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从多元视角展示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
展览、教育活动、网络宣传、综艺节目、文艺作品等,都是故宫博物院把文物资源、数字资源、学术研究成果变成百姓喜闻东见的文化形式的主要方式。
与此同时,王旭东表示,以科技手段做好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落实“文物+科技”的仓U新实践,是故宫博物院这些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现在我们按照每年7.5万件的速度来推进文物数字化。目前故宫已经完成80万件文物的数字影像采集,还有100多万件尚未采集。”王旭东说,故宫博物院将持续完善中华文化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加速文化资源的数字成果转化,同时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
中国的文保理念在不断改进
“从敦煌莫高窟到故宫博物院,从石窟寺到皇家古建筑群,我面对的是两种不同保护保存状态下的世界文化遗产。在转换过程中,虽然具体的文物保护实践技术手段有区别,但是保护文物的规矩和原则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中国社会对文物保护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旭东告诉记者。
王旭东永远不会忘记,在1993年,他刚参加工作两年后,在甘肃省榆林窟壁画修复现场经历的一次惊险的“小事故”。当时,王旭东和同事对自主研究开发的壁画灌浆材料在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过度自信,“结果到现场操作时,修补的墙面立刻鼓了起来。幸好补救得比较及时,如果有一块壁画真的掉下来了怎么办?它不可再生,我当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那一次历险永远拉紧了王旭东在工作实践中的心弦。后来,从带领敦煌研究院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以敦煌为主体的、辐射整个西北石窟寺遗址的保护体系,再到故宫博物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等大考,王旭东都交出出色的文物保护、传承“答卷”。“我时刻告诉自己,不能太自信,对文物古迹要有敬畏之心。”他说。
王旭东表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和弘扬王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地提高。“几十年前, 经济发展的压力束缚了中国文物保护前进的步伐。后来,中国人在短时间内扭转了这样捉襟见肘的局面。而在当下,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民众的殷切期盼鞭策着我们不断发展和自我更新。”
王旭东表示,这些年,随着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中国的文保理念也在不断改进,由原来抢救性保护为主的阶段,向预防性保护为主、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保护并重阶段转变。“我们必须走在前沿,引领技术规范、文物保护工作标准以及管理理念,阐释、挖掘、传播故宫甚至更多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它,珍视它。”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