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赠以玉如意,岂能动高禅
——浅谈紫砂《太极如意壶》的造型美感和文化意境

2022-12-24苏立晨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太极紫砂壶紫砂

苏立晨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仍经久不衰,就因为紫砂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擅于在文化中不断学习,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紫砂壶的发展也随之进步,制作技艺的不断加强和文化内涵的不断提升,作品中蕴含的艺术魅力使紫砂壶越发流行,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品,紫砂艺术汇聚了匠人的智慧,将传统文化不断地创新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让紫砂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提升了作品整体的文化深度。现就以这把《太极如意壶》为例(见图1),展开对其造型特征和文化意境的详细论述。

图1

一、紫砂《太极如意壶》的造型特征

紫砂是一种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紫砂艺术在陶艺历史上发展得如火如荼,当然一件优秀的作品除了要有突出的实用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人们通过作品可以领略到艺术带来的心灵上的享受和感悟,紫砂壶艺术是融合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的装饰性艺术,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都通过紫砂表达出来,在艺术表现力上将紫砂壶的造型特征和文化韵味都集中体现,紫砂艺术以文化为根基,从文化中汲取精髓,创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佳作,深受大众的喜爱。

《太极如意壶》是典型的花货作品,原料选用了上好的紫泥,质地光滑细腻,手感极佳,一件优秀的壶器上好的泥料是关键,壶身整体饱满圆润,庄重却不失典雅,灵动却不失大气,整个壶器充满着一种大肚能容的气势,极具东方审美。壶身与壶把、壶嘴的连接处分别加以如意的造型装饰,突出作品主题,壶把圆润自然,方便提握,壶流短小精悍,出水流畅,向上延展,恰到好处,壶口微微向上凸起,与壶盖完美契合,呈现出一种庄重之美;壶身被分成若干个面,每一处转折处理得十分圆润婉转,似乎在呼应主题中“太极”的处世之道;壶钮则是直接设计成“如意”的造型,使壶器与整体的风格更加统一,表达出对于壶器的精神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太极和如意都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元素,也是几千年来文化的精髓所在,将这些文化引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更能突出紫砂壶的主题,将具有东方韵味的紫砂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紫砂《太极如意壶》的文化意境

“太极”一词最早出自《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文化思想之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时至今日,中国阴阳太极的文化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灵魂,在紫砂壶的创作中,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将更多文化的精华引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如意”同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产物,是一种吉祥和谐的象征,是人们寄托希望和寓意美好的情怀,同样在古代也是身份尊贵的象征,历朝历代深受大众的喜爱,因此,紫砂艺人在进行创作时将这两个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物品作为创作主题,不但增添了作品的艺术美感,还大大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境界,为大家营造了一种对于文化赏析的氛围,紫砂壶自诞生之日起便与传统文化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我们在进行紫砂壶创作中,首先会在文化中找寻创作的灵感,从而继续不断创新,寻求突破,提升紫砂文化的文化境界,只有民族文化才能够历久弥新,才能经得起大众的检验,才能不被历史的潮流淘汰,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够称之为艺术品。

生活是素材的发源地,而文化则是生活的缩影,中华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影响紫砂壶创作的精华,并且每一件优秀的紫砂壶器都有一个美好的主题和愿景,紫砂艺人在创作之时便有了对作品的认知和对文化的熟悉,才能够得心应手。紫砂壶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喝茶器具,它特殊的泥性决定了它的不一般,而与文化的交融程度决定了它的艺术高度,与传统文化的不谋而合更是令人爱不释手,同时新时代的紫砂艺人也在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如何丰富紫砂作品的多样性,使作品能够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使紫砂壶能够与文化完美融合,并且唤起人们对民族工艺品的审美热情和文化兴趣,让紫砂壶的发展能更加灿烂才是日后紫砂壶发展的重心。

三、总结

《太极如意壶》通过艺术表现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喜爱,在紫砂壶的创作中,如何充分运用紫砂壶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是新时代的紫砂从业者应该探索的问题,把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文化思想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散发出具有东方韵味的阵阵芳香,新时代的紫砂艺人应该要继续不断开拓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提升文学素养,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具艺术魅力和文化深度。

猜你喜欢

太极紫砂壶紫砂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